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心淨國土淨》

《心淨國土淨》 《維摩詰經、佛國品》:『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這句話或有人誤解為「只要心念當下沒有妄想,憶念清淨,就是心淨,當下就是佛土。」甚至有人高唱「心淨就是所謂往生淨土」。那就大大偏離了《維摩詰經》的旨義,也當未了解「念佛法門」了。 《維摩詰經》此品在說菩薩「發菩提心」,要如何來成就「佛國淨土」?不同於「淨土法門」的極樂世界,那是彌陀如來已成就的「佛土」,並且成就如何接引眾生往生「彼國淨土」。 《維摩詰經》說:『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世間紅塵中無盡煩惱的眾生,是菩薩成就佛土的道場;菩薩必須自心清淨,並且教授眾生直至「眾生心清淨」,才具備「成就佛土」的當中一個條件。 又說:『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維摩詰經》強調要成就佛土,就得發菩提心,為眾生行「菩薩道」,而非安住在「空性」中所能夠成辦。更不是心中無妄念,就是心淨,就是淨土了。「淨土」的「淨」,包含了三方面:自心淨、眾生心淨、環境淨,缺一不可。 菩薩如何成就眾生?《維摩詰經》:『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四攝法是菩薩淨土---;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必須先成就「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等等方便道,才能教授眾生「心清淨」。並且發願「菩薩成佛時,具足一切功德,國中沒有「三惡八難」,命不中夭,人人具足清淨持戒---。」等等無量功德藏,何其深廣。 「自心淨」是妄想淨盡、貪瞋痴淨盡如舍利弗尊者,非是尚具煩惱的眾生。《維摩詰經》的應機眾都是已解脫的大阿羅漢,或已發「菩提心」的菩薩眾。不同於《念佛法門》的應機眾,多是在苦海中無以出離如韋提希夫人。《彌陀經》的應機眾雖然也是舍利弗尊者,但是世尊說《彌陀經》時,是無問自說;因為如來所成就的佛土,唯佛與佛能知了,舍利弗尊者當時只能是聽眾,無以發問。世尊在《彌陀經》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請眾生求生淨土,而非要「念佛人」在紅塵中成就淨土。 「念佛法門」號稱「三根普度」,走的路是「易行道」,到了極樂世界成就「無生法忍」再行菩薩道;不同於《維摩詰經》的「難行道」,直接深入紅塵行菩薩道來成就佛土,兩者有極大的差別,不宜混為一談。 《心淨國土淨》 《維摩詰經》佛告訴你,心淨則國土淨,心一淨了哪裡都清淨。什麼叫環境不好,你心不好了環境就不好,心好了環境樣樣好。你說這個地方吵死了,還有人要聽那個最吵的音樂呢, 阿難天天要明心見性,他說你到哪裡見啊?「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境隨心轉」,比如心地喜愛整潔者,他的房間也一定乾淨、整齊、美觀;佛國淨土也如是由「心淨」引生。 《大智度論》:『深心清淨故,能教化眾生,何以故?是煩惱簿故.不起高心、我心、瞋心故,眾生愛樂信受其語,教化眾生故得淨佛世界。』菩薩心地清淨,沒有眾生的貢高傲慢心,不會有自私心、貪心、瞋心;唯有謙卑、柔軟、寬容、慈悲,才能獲得眾生的信任而喜愛親近;菩薩也才得以度化眾生,共同成就莊嚴道場、清淨國土。 聖賢的言行會影響身邊的人,小則家庭和樂,大則國泰民安。如「經典」也記載「國王」若能力行「十善業」教化人民,他的國土、他的人民多能行十善,過著祥和安樂的生活。 《大智度論》說:『彌勒佛出時,人皆行十善,故地多珍寶。』彌勒菩薩成佛時,世人受到菩薩的感化而行十善,才感得世間多七寶的莊嚴世界。娑婆眾生則是染著貪瞋痴,有惡口、諂曲心、慳貪心、自私自利心等等不善心,才會感得穢土;充滿荊棘、高山、沙躒,有風災、水災、火災等等眾多天然災害。 《維摩詰經、佛國品》:『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句話或有人誤解為「只要心念當下沒有妄想,就是心淨,當下就是佛土淨。」不知「淨」包含了三方面:自心淨、眾生心淨、環境淨。 《維摩詰經、佛國品》:『(菩薩)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佛國淨土」是如來清淨心教化眾生,令眾生心導歸清淨而成就莊嚴國土。 換句話說,眾生心若心懷「貪瞋、惡口、諂曲、慳貪」當是不相應如來的淨土悲願。 帶業往生,伏住「貪瞋心」,放下世間的執取。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都攝六根、淨念相續》


楞嚴經》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得三摩地。」「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是「念佛法門」的綱領。印光大師說:「今人若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佛,絕無實證之希望!」
「念佛」三歲小孩都會念,但是要能夠念佛專一,問題就很大了。我們的妄念會不自主的跑出來,想要它停下來,偏偏做不了主,難以「攝心歸一」。
攝心歸一的良方,莫過於「都攝六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前五識只要一生起,第六意識就隨之而起,所以說「意為諸根所依」。
心繫「佛號」時,不論出聲念或默念,心中只要聽得明明白白,舌根、耳根、意根就攝受專一;此時眼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去聞別的氣味,舌根也不會分別味覺,身也不會放逸動搖,「六根」不再放逸,全攝於「佛號」,名「都攝六根」。亦即佛號口念心聽,入心明明了了時,六根就攝在佛號中矣。
蕅益大師用「健人突圍」的決心來比喻「全神貫注」的「都攝六根」。健人決心要突圍時,生死決定在當前,自然全神貫注,不容一絲一毫的雜念,此時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已歇下對外境的攀緣,全攝在「一心突圍」。這樣的「一心情境」,正是「都攝六根」的寫照。
以「健人突圍心」來念佛,近似「追頂念佛法」,一句緊接著一句,快速念佛。在作意上,屬於「勵力作意」,能強而有力的「都攝六根」,具有強力截斷攀緣習性的力量。「念佛心」不可悠悠蕩蕩,意念虛浮,否則毫無斷妄想習性的力量。
印光大師提倡「十念記數法」來「都攝六根」。印光大師說:「(妄念)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又說:「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計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大師強調這個方法能夠有效的對治強大的妄想,而且「屢試屢驗」,值得我們效法。以前的淨土祖師所以沒有提倡,在於當時的人,善根比較好,根性遲利者多;現今眾生根性,則是純根者多,必須以「方便道」來對治,方能止息深根蒂固的「攀緣習性」。
我們的心如果看電視看到入迷,覺性就只在電視上。如果「攝心都攝六根,耳聽八方」,覺性則彌之八方。「都攝六根」旨在淨化粗分妄念的良方,在粗分妄念尚未淨化前,六根就會時時攀緣外境,「念佛心」就會時時中斷,難以相續不斷。也唯有「都攝六根」淨化攀緣習性,才能令佛號」聲聲分明。六根既攝,「念佛心」自然而然的趨向「淨念相繼」。

《大乘大義章》定中見佛

前言: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中談到「定中見佛」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行般舟三昧,雖未離欲,也能以定心見佛)
《大乘大義章》的「定中見佛」是屬於第二種。
白話:唐岐
遠問曰。念佛三昧。如般舟經念佛章中說。多引夢為喻。夢是凡夫之境。惑之與解,皆自涯已還理了。而經說念佛三昧見佛。則問云。則答云。則決其疑網。
慧遠法師問鳩摩羅什大師說:關於「念佛三昧」,《般舟經》在「念佛章」中多引夢來作比喻。「夢」是人人都會有經驗的。然而,「夢境」不論能理解或無法理解,都猶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自己的心識活動現象而已。但是,經中所說的「念佛三昧」中見佛,卻可以與佛來問答,而且佛還會回答所問的疑難。
若佛同夢中之所見。則是我相之所矚想相。專則成定。定則見佛。所見之佛。不自外來。我亦不往。直是想專理會,大同於夢了。疑夫我或不出。境佛不來。而云何有解。解其安從乎。
如果說定中所見的佛,同於「夢中所見的佛」一樣,那就只是自心的想像而已,不會有什麼疑惑。「定中見佛」是由憶想專一,成就三昧定心而見佛,所見的佛不由外來,我也沒到佛國去,這樣的專一而見佛,如果只是憶想比較專一而已,就與夢境沒多大的差別。我的疑問在於「我沒有到佛國見佛,佛也沒有來我這兒」,但是「定中見佛」時,又能回答問題,這樣情形與夢境的虛妄心就確實不相同了,要怎麼來理解這個問題呢?
若真茲外應。則不得以夢為喻。神通之會。自非實相。則有往來。往則是經表之談。非三昧意。復何以為通。
如果「定中所見的佛」是外來之佛,那就不能比喻為夢了。定中所感的佛,既然不是真佛來到我面前,我的生身也沒有去真佛那兒,但是能夠一問一答,心念就有來有去,心念有來去就不是「三昧」境界,怎麼還能夠感通「定中見佛」呢?
般舟經云。有三事得定。一謂持戒無犯。二謂大功德。三謂佛威神。為是定中之佛?外來之佛?若是定中之佛。則是我想之所立。還出於我了。若是定外之佛。則是夢表之聖人。然則成會之會。不專在內。不得令同於夢明矣。念佛三昧法,法為爾不。二三之說。竟何所從也。
《般舟經》又說:「定中見佛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持戒清淨;二是有禪定功德與福德;三是佛的威神力加持。這三個條件與「定中見佛」緊密相繫,比如持戒清淨會與或者定心深淺,涉及所憶想的佛,有清明與否的差別,也涉及能否感得佛的威神力。佛的威神力,更涉及「外來真佛」的問題。
若是只是憶念出來的佛相,就只是自己憶想出來的而已,與一般凡夫的夢想就沒有什麼差別。若是定中所感的佛是外來的,就有外來的真佛,就不同於夢境了。我們要如何來理解這幾個問題呢?
什答。「見佛三昧」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鳩摩羅什大師答說:念佛三昧」有三種:
一者。具備大威德的大菩薩或已証得天眼通、天耳通的聖者,能夠看到聽到十方諸佛說法,又能在定中請法斷疑解惑,或者飛到佛的世界,當面請法解開心中的疑惑。
二者。雖然沒有証得神通,但是能依於「念佛法門」,專念「阿彌陀佛」或專念「釋迦牟尼佛」,或念其它諸佛名號者。依於專念,念到一心不亂時,也能在定中見佛,也能在定中提出心中所疑的問題,讓十方如來解開疑惑。
三者。無法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定境,但是能夠依於謹守清淨戒律,遠離世間欲,或者尚未離世間欲,也能在淺定中見到所憶念的佛像或在見到世尊,或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雖然無法請法發問,但是也名為「定中見佛」。
是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其實不同。上者得神通見十方佛。餘者最下。統名念佛三昧。
復次若人常觀世間厭離相者。於眾生中。行慈為難。是以為未離欲諸菩薩故。種種稱讚般舟三昧。而是定力。雖未離欲。亦能攝心一處能見諸佛。則是求佛道之根本也。
這三種「定中見佛」,雖然都名為「念佛三昧」,但是定心有深有淺的差別。
在修解脫道的初期,會有人在觀照世間無常,色身充滿臭穢不淨,因此對世間欲生起強大的厭離心。這類「厭離心強」的菩薩,「定慧」尚未圓滿,若在世間行大慈悲心來濟度廣大有情,不免還會生起貪欲煩惱。諸佛為了讓這類菩薩能生起究竟解脫世間欲念,會為他們讚嘆「般舟三昧」。雖然尚未究竟出離世間欲,也能依於「般舟三昧」力,在定中見佛。這樣的「定心見佛」也是証得「菩提道」所必須具備的根本定心。
又學般舟三昧者。雖言憶想分別。而非虛妄。所以者何。釋迦文佛所說眾經。明阿彌陀佛,身相具足。是如來之至言。又般舟經種種設教。當念分別阿彌陀佛。在於西方。過十萬佛土。彼佛以無量光明。常照十方世界。若行如經所說。能見佛者。則有本末。非徒虛妄憶想分別而已。
依於「般舟三昧」的定心而見佛者,雖然也是依於「憶想分別」所成就,但是絕非是凡夫妄想紛飛的虛妄心,為什麼呢?因為世尊在淨土經典中,明確的告訴我們觀佛見佛的方法,若依經而觀阿彌陀佛,就能見「阿彌陀佛」無量相好。如來乃真實語者,不妄語者,所說的話,絕對不會是虛假。
何況《般舟三昧經》在明述修習方法時,要確實的憶念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阿彌陀佛」,以及佛身光明無量,常照十方諸佛世界。只要依《般舟經》的方法實修,就能有因有緣在定心中見佛,不能說是無了真實的虛妄境而已。
以人不信。不知行禪定法。作是念。未得神通。何能遠見諸佛也。是故佛以夢為喻耳。如人以夢力故。雖有遠事。能到能見。行般舟三昧菩薩。亦復如是。以此定力故。遠見諸佛。不以山林等為礙也。以人信夢故。以之為喻。又夢是自然之法。無所施作。尚能如是。何況施其功用。而不見也。
人們因為沒有禪定力,所以無法體會「定中見佛」的三昧功德力,也會認為「沒有証得神通之前,那能看到諸佛世界?十方如來為了讓這類眾生能對「三昧力」生起信心,由此走入菩提道,才會用「夢」來比喻。有些人對某些事一直掛在心頭,也能在夢中夢到還沒發生的事,事後與所夢相差無幾。修習「般舟三昧」的菩薩,也是這樣,依於定力,能超越世間山林的障礙,相應諸佛願力。「夢」是自然的現象,尚能依於憶想相應某些事,何況三昧力是依於定力以及如來的威神力,豈有不相應而見佛?
又諸佛身有決定相者。憶想分別。當是虛妄。而經說諸佛身皆從眾緣生。無有自性。畢竟空寂。如夢如化。若然者。如說行見諸佛身。不應獨以虛妄也。若虛妄者。悉應虛妄。若不虛妄。皆不虛妄。所以者何。普令眾生。各得其利。種諸善根故。如般舟經中見佛者。能生善根。成阿羅漢。阿惟越致。是故當知。如來之身。無非是實。
三昧力所見的佛身,不會是虛妄相;如果是自己妄想出來的,當然是虛妄的,就像皮影戲,本來就是假的,也沒有實質的作用。經論中明確的說明諸佛身相,是依於因緣所現,沒有固定的體相,體性本來空寂,如夢如幻;但是空寂性能顯現無量妙德,比如藥師如來依於願力而成就藥師佛,正是依於因緣所生,只要以三昧力契應藥師佛願力的眾生,就能如實獲得藥師佛的攝受,並非虛假,不是無因無緣的虛妄相。
凡是虛妄的,就全部都是虛妄;若不是虛妄,就有它的作用。三昧力所見的佛相,能讓所「見者」獲得利益,生起種種善根,比如修「般舟三昧而見佛者」,能生起大善根,乃至成就阿羅漢果位,甚至於成就不退轉菩薩,有這樣的大利益,怎能說是虛妄相呢?
又憶想分別。亦或時有。若當隨經所說。常應憶想分別者。便能通達實事。譬如常習灯燭日月之明。念後障物。便得天眼。通達實事。又下者持戒清淨。信敬深重。兼彼佛神力。及三昧力。眾緣和合。即得見佛。如人對見鏡像。
我們凡夫的憶想分別,都是在追逐所喜歡的境,喜歡時才會去憶想它,不會無間斷的憶想,憶想會時有時無。如果依於經典所說修習,專注於一境,無間的憶想,就能通達所憶想的實境,與散心妄想的凡夫憶想是不同的。修天眼通者,開始先憶想燈燭的光明,漸漸的擴大到日月的光明,當成就三昧時,便可証得天眼通,能夠確確實實看見天界的天人,不是虛妄相。又如持戒清淨者,對諸佛生起堅定的信念,雖然沒有神通力,也能依於憶佛的三昧力,與彼佛願力互相感通而在定中見佛,猶如面對明鏡,確確實實的看到彼佛,不能說為虛妄想。
又一凡夫。無始以來曾見。皆應離欲得天眼天耳。還復輪轉五道。而般舟三昧。無始生死以來。二乘之人。尚不能得。況於凡夫。是故不應以此三昧所見。謂為虛妄。
凡夫無始以來就有的妄想見,與三昧力所証得的天眼、天耳,必然截然的不同;沒有三昧力的凡夫,不會有天眼天耳的神通力。《般舟三昧經》也說,二乘修行人尚不能証得以「般舟三昧見佛」,何況是凡夫?所以不能把依於三昧力見佛與凡夫的妄想境相提併論。
又諸菩薩得此三昧見佛。則問解釋疑網。從三昧起。住麁心中。深樂斯定。生貪著意。是故佛教行者。應作是念。我不到彼。彼佛不來。而得見佛聞法者。但心憶分別。了三界之物。皆從憶想分別而有。或是先世憶想果報。或是今世憶想所成。
能依三昧力而見佛的菩薩,與佛一問一答,解開心中的疑惑後,從三昧的定境中出定,心境雖然離開了定心,不免會對「入於三昧中見佛」有著強大的湧動法喜,而且很容易就貪著。諸佛為了避免菩薩染著法樂,才會告誡說:「依三昧力在定中見佛,所見的佛並沒有來到你的面前,你所見的佛,是依於憶想而成;不但所憶想的佛是這樣,三界的一切現象,也能依於憶想而有。成就「定中見佛」,有的有著過去世的善根種子,才會今生很快就成就「定中見佛」;有的是必須依於今生勤修修習,才能成就三昧力。

「專修、圓修」與「雜修」


文:唐岐
印光大師在複卓智立居士中的書信上說:「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修淨業者,有「專修」、「圓修」種種不同,譬如順水揚帆,則更為易到;亦如吃飯,但吃一飯,亦可充饑。兼具各蔬,亦非不可。」又在「無量壽經頌序」中說:「末法學人,如其智力充足,不妨圓修萬行,迴向往生。否則固當專修淨業,以期仗佛慈力,橫超三界,直登九蓮也。」
「念佛者」的根機有利有純,在行門上也就有「專修與圓修」的差別。印光大師認為「智力充足」者,不妨「圓修」,否則最好「專修」就好。「專修」在往生品位,或許不及「圓修」者,但是智力不充足者,若是硬要廣修其它法門,心志容易紛雜,難以一門深入,反而得不到「念佛」的大利益。就「往生」而言,沒有「專修與圓修」的差別,兩者都能往生,猶如吃飯就能充飢,不一定要再食用其它蔬菜才能飽。
在「圓修」方面,印光大師在複慧海居士書說:「金剛等持誦,亦不必廢。但以持經咒之功德,迴向往生,則六度萬行,皆為往生助緣,是為圓修。」持誦《金剛經》,能開啟般若慧,有助於瓦解對世間的妄執,成就一心念佛。
善導大師雖然是一位致力提倡「專修」者,但是大師本身是一位「圓修成就者」。善導大師念佛一聲,就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被稱為「光明和尚」。善導大師若是沒有成就「念佛三昧」,豈能有如此境界?又在《新修往生傳》中記載善導大師隱居終南山的情形說:「後遁跡終南悟真寺,未逾數載,觀想忘疲,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這也明証大師是一位成就「念佛三昧」者。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說:「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善導大師所提倡的「正行」,近似「專修」。「正行」,是指「身口意」都不離「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口稱佛名」等五個行門。讀誦的經典不離「淨土三經」。觀想不離「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禮拜、讚嘆、稱名,都不離「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又說:「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口稱佛名」等五個行門中,「稱名」為「正行中的正行」,名為「正業」,其餘歸類為「助業」。「正中之正」近似「總持」,意即念佛名號時,所觀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全攝在名號內,「名號」總持五正行。
「正行業與助行業」之外,則歸類為「雜行」。「雜行」功德雖然也可以迴向「往生極樂」,只是雜行不容易成就「無間念佛」的專一力量。比如廣修善行迴向往生極樂,也能往生,但是在行善行當中,求生的心念上會有間斷性,不若執持名號「相續無間」。有「間斷心」,力量就沒有「無間」來得大,這也是「一心持名無間」即具大福德的道理。
《觀經》下品下生,說明五逆惡人也能往生。五逆惡人現生時已滿身罪業,沒有積福的善行,也能仗持一心專念佛名而往生,這是「無間心」的強大力量所致。
至於「專修」好呢?還是「圓修」好呢?印光大師在覆永嘉某居士書中說:「淨土法門,修有專圓。由眾生根器不一,致諸祖立法不同。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者。恐中下人以業雜致心難歸一,故示其專修也。永明令人萬善齊修,回向淨土者,恐上根人行墮一偏,致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也。」
提倡「專修」或「圓修」,都是祖師依於眾生根機所應對的方便差別,我們不能把它執為「定法」。善導大師所以致力提倡「專修」,在於顧慮到「中下根性」的念佛者,若是廣學其它法門,心志容易分心,難以「一門深入」,到了臨終時,反而有落得兩頭空的危險,並非要念佛人都持專修。而永明壽禪師提倡「禪淨融合的圓修」,是顧及當時的「上根者」若是只求專修,會失去「福慧圓滿」的機緣,令「上根者」廣學一切法,深化般若,成就廣度眾生的智慧。
一般「念佛者」除非年紀已大,或身染重疾,來日無多,必須一心專修來求生極樂外,一般青壯年者,理應隨自己的根機與智力,於福於慧,並行精進才是。
「福業」雖然不是「往生」要素,但是不只涉及品位高低因緣,因為福業好,成就往生極樂的因緣也隨之更好。何況「念佛者」實在沒有理由只是滿足於「下品往生」。
只是一昧講求「專修」,也會有「懈怠」的幣端,印光大師在複周群錚居士書中說:「“一門深入,盡廢餘門”,唯打七時方可。平時若非菩薩再來,斷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則生厭故 也。天之生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實際。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則普天之下,了無一物矣。況吾儕心如猿猴,不以種種法對治,而欲彼安於一處,不妄奔馳者,甚難甚難。人當自量其力,不可偏執一法,亦不可漫無統緒。」
一般在「精進念佛時」,或參與「打七法會」時,才好用上「專修」。一生都能只依「專念名號」就能一門深入,除非他是菩薩再來人,否則沒有不造成「懈怠」的幣端。因為凡夫追逐外境的習性根深蒂固,只是單一執持一句「名號」,一旦執久了,就會感到淡而無味,失去「精進」的動力,「懈怠心」就會現起。若是有其它的助行相輔,能令「欣樂心」持久不墜,猶如萬物必須有晴有雨,有冬有夏,互相交替,才能生生不息。如果只下雨,沒有晴天,或者只有晴天,沒有下雨,萬物就會滅絕。「欣樂心」與「精進心」有「助行」來交替,更能綿綿運行。
「念佛者」不離「信願往生」的原則下,依於自己的力量,對有助於「念佛法門」的教法、教理,理當量力學習,不能只是偏執「一法」,當然也不可以亂無章法的廣學其它法門。
「專修」與「圓修」是祖師依於眾生根機不同而設的,不能截然分開,也沒有高下。蕅益大師說:「方便門,有一病隨有一藥,病旣萬端,藥亦千變;良醫合宜而用,砒霜活人,庸醫昧機而施,醍醐傷命。立一法必伏一幣,有一利,必具一害。」又說:「眾生根性,萬別千差,或顯悟,或密證,或須助,或不須助,事非一等,皆是一門深入。」一切方便法門,都有它的利與幣兩方面,有一病就有一藥。病因有無量,藥也無量。良醫能針對病情不同而施藥,善用砒霜也能救人;庸醫不知道依病情施藥,醍醐也會醫死病人。同理,有一法就有一弊;有一利就有一害。眾生根機無量,有的眾生需要「助緣」來引導,才有成就的希望,就像現今學校,也善於利用「輔助教材」,也猶如「助行」的善巧方便。
蕅益大師又說:「不知一切法即一法;廣修誠屬二心。若一法中透一切法,專習即是總持。」不能明白「一切法的本身就是一法;多即是一」的道理,「圓修」就會變成二心,轉成弊病。明白了「多不離於一」,「專修」就成了法門的總持。
以求生極樂的「念佛者」來說,以「念佛」來統攝其它法門時,「禪、密、般若」都成為「助行」,看《金剛經》、《楞嚴經》、《地藏經》等等,都會增長往生的信願心。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念佛三昧、觀佛三昧」札記

一.印光大師談「念佛三昧」

《印光文鈔》中說:「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若能都攝六根,憶佛無間,就是所謂「淨念相續」。能時時「淨念相續」,就能自然而然的達到「一心不亂」,乃至証得「念佛三昧」。

又說:「既有真信切願,必須志心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聖號。無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及大小便利等,總不離此六字洪名。(或四字持亦可)必須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無二,心佛一如。若能念茲在茲,念極情忘,心空佛現。則於現生之中,便能親證三昧。」

二.觀佛三昧
《觀無量壽經》說:「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所言「異方便」,就是世尊所開顯的「觀經十六觀」來引導眾生作觀,成就「觀佛三昧」。
《坐禪三昧經》對於「觀法」說得相當詳細。坐禪三昧經》說:「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還至靜處,心眼觀佛像,令意不轉,繫念在像,不令他念,他念攝之令常在像。若心不住。師當教言。汝當責心。------如是不已,心不散亂;是時便得心眼見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如是心住,是名初習行者思惟。」
分成四個過程:
其一。找一尊莊嚴的佛像,用眼睛仔細觀察佛像的莊嚴,而且觀察得越清楚越好,並且要明記在心,執持不忘失。
其二。找一個寧靜的地方坐下來,先閉上眼睛,慢慢的讓所觀察的佛像莊嚴在腦海中浮現。如果發現有煩惱在干擾,這時就得先想辦法放下這些煩惱的人、事、物。
其三。若是受到煩惱時時的干擾,比如總是想到所愛的人、事、物,就要起心呵責貪欲染著,思惟生命無常,發心精進修行,直到放下這些貪欲。若是過去做錯事,造成懊悔心擾動觀察的專注,當先行懺悔。總之,一定要先排除「禪觀」的障礙。
其四。要持之以恆,能慢慢的降伏這些妄念。當妄想消除一分時,所觀的佛像就會增一分光明相。持續到閉上眼睛與所親眼所觀察的佛像,完全沒有差別,這樣才算成就初步的「思惟觀」。
如果觀察完佛像,閉上眼睛後,所觀察的都無法浮現起來或很模糊,這要怎麼辦?《觀佛三昧海經》說:「若比丘,犯不如罪,觀白毫光,闇黑不現,應當入塔觀像眉間,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一心諦觀。」比如有人觀佛的白毫相光,但是業障深重,觀不起來;這時要再回到寺院,用眼睛看,仔細作觀,並且真誠的一心求懺悔。所言「一日至三日」,只是一個大慨,若不能真誠的懺悔,就算一年到三年,恐怕也觀不起來。若已能觀得起來,但是不清晰,就得再精進努力,常常用眼睛去觀察佛像,再到靜處閉眼起觀,不斷的攝心入觀。若是再加上禮拜佛菩薩,或持誦佛菩薩名號,或參與種種法會來勤修功德,懺悔往昔貪瞋痴的力量就會越大,應當能逐漸如法相應。
三.修「念佛、觀佛三昧」必需具備的條件。
唐代窺基法師在《阿彌陀經通贊疏》中說:「《觀佛三昧經》云:『此念佛三昧欲使成就,有五因緣。一持戒不犯。二不起邪見。三不生諂慢。四不恚不嫉。五勇健精進。』 
《十住毘婆沙論》則細述在家菩薩必須具備二十項資格;出家菩薩更得具備六十項條件。 《十住毘婆沙論》說:「若在家菩薩欲修習是三昧:一當深以信心。二不求業果報。三當捨一切內外物。四歸命三寶。五淨持五戒無有毀缺。六具足行十善道。亦令餘人住此法中。七斷除婬欲。八毀呰五欲(呵離五欲)。九不嫉妬。十於妻子中不生愛著。十一心常願出家。十二常受齊戒。十三心樂住寺廟。十四具足慚愧。十五於淨戒比丘起恭敬心。十六不慳悋法。十七於說法者深愛敬心。十八於說法者生父母大師想。十九於說法者以諸樂具敬心供養。二十知恩報恩。如是在家菩薩,如是等功德者,則能學是三昧。」
()「念佛三昧」摸象記擷錄   淺解:唐岐 
《印光大師文鈔》中的這篇「念佛三昧摸象記」,並不是印光大師的親作。「擷錄」是摘錄,是印光大師摘錄古德所說的法語。
(原文)一日.有客詣關而間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餘年。于生信發願修行.非不真切。而業深障重.終未能到一心不亂境界。窺吾根性.祇合帶業往生。雖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與所得之相,師其為我言之,予曰三昧境相唯證方了,如人飲水冷煖自知,我既未證焉能宣說。客固請不已。
有一天,一位淨土行者來關房請古德開示說:「我修持了二十多年的「念佛法門」,也由衷的發起往生彌陀淨土的真誠願力,只是感到自己的業障深重,雖然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努力,念佛工夫還是無法達到一心不亂的境地。經過二十多年來的自我觀察,更覺得自己的業障深重,根性低劣,若要往生上品已是不可能的,我只有帶業往生的份而已。我每次聽到善知識講到「念佛三昧」的殊勝,就會生起無限的讚嘆與嚮往,只是我根性低劣,只能隔洋興嘆罷了。今天有幸得知法師在此閉關,請求法師能為我開示「念佛三昧」是怎麼樣的境界?要如何來証得?」
古德對對這位行者說:「念佛三昧無法用語言來明確形容,也必須親証才能親切的領受它的殊勝,猶如飲水,冷暖自知。」古德也謙虛的說:「我也尚未親証,那能為你宣說念佛三昧呢?」
(原文)予曰.若論其法.必須當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
這位行者一再的請求說,這位古德只好勉為其難的說出自己對「念佛三昧」的體會。古德說:若論念佛三昧的修証,必須在念佛時,念念返觀所念的佛號,不令心有所對外攀緣。佛號句句清明無雜,就能念念入心,契達心源,心心契合心體。
(原文)返念自念.返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使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觀念雖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須向者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重重體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親。及至力極功純.豁然和念脫落.證入無念無不念境界。
當返觀所念的佛號,要明白是自心所現,「能念與所念」、「能觀與所觀」,都是自心所現,才能進一步泯絕「能所」的分別,令「能念」與「所觀」交融不二,達「念即是觀,觀即是念,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水乳交融。但是這樣的境界,還不是清淨心的本來面目。
若要進一步體究清淨真心,必須繼續於專念的佛號上去深入體究。這個體究的念佛心,要能相續無間,才能越參究越親切,越參越發現自己心性的奧妙,直至脫落分別妄念,令「能所」消融無二,才能証入「無念無不念」的心境。
(原文)所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謂也。工夫至此.愈佛法得。感應道交.正好著力。
頓落妄想分別,清淨的心性就會超脫根塵分別見,露出清淨心體與智慧光。清淨心體,無染無垢,其境非語言所能形容,乃語言道斷,心行處滅。
妄想深根蒂固的眾生,只要能離一切妄念,就會自然的顯露這個如如的體性,所以說「但離妄念,即如如佛。」工夫到此境地,於念佛中,念念都能相應於真心妙露,得力而感應道交。
(原文)其相如雲散長空.青天徹露。親見本來.本無所見。無見是真見.有見即隨塵。到此則山色溪聲.咸是第一義諦。鴉嗚鵲噪.無非最上真乘。活潑潑應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諸境.而了無一物。
清淨心體的妙相,猶如烏雲散去,萬里無雲萬里天。雖然親賭如如清淨心,卻不落在「知見」中。明照「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澈見「見諸相非相」的「般若真見」。到此境地,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一切蟲鳴鳥叫,無非在闡述第一義諦,無非演說最上乘禪法。此時心境隨緣應物,根塵相觸,則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所生心處,緣過心息,猶如日月輪轉不著空。不執一法,不染一塵,心光朗照澈空,卻了了無一物。
(原文)語其用.如旭日之東升.圓明朗照。語其體.猶皓月之西落.清淨寂滅。即照即寂.即寂即照。雙存雙泯.絕待圓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萬派。唯是一色.了無異味。無罣無礙.自在自如。論其利益.現在則未離娑婆.常預海會。臨終則一登上品.頓證佛乘。唯有家裏人.方知家裏事。語于門外漢.遭謗定無疑。
了無一物的清淨心體,它的妙用卻如旭日東昇,朗照大地。真心的體性,也如明月西落,寂寂無痕跡;寂寂中不失朗照的妙用,即寂即照,即照即寂,絕待圓融,猶如大雪覆山,海天一色,了無分界;於了無差別中,無罣無礙,任運自在。
若說「念佛三昧」的利益功德,當下的色身雖然尚在娑婆,但是心境遊於清淨海會,臨終也必能預知時至。往生後也當登於上品,開花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此「念佛三昧」,唯証乃知,因此才說「唯有家裡人,方知家中事。」
「念佛三昧」難信難知,若非過去世已具備聞法之善因緣,不得對他說,因為未具足善根性者,聽到此念佛三昧,不但不相信,恐怕還會有毀謗之嫌,正如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省一大師的「念佛三昧」

本文譯自《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淺解:唐岐

省一大師,俗姓高,揚州江都縣人,世代務農。十二歲時,因為喪母之痛,感到世事無常,於是發心要出家修行;他的父親執意反對,大師只能暫時放下了出家念頭。直至他的父親往生,才到天峰寺剃度出家,年時十九歲。剃度不久,正好遇上傳戒,於是到揚州天寧寺受比丘具足戒。

大師幼年時,每次聽到有法師修証到解脫聖果時,心中就法喜充滿,響往著這樣的境界。出家後,一心追尋修得聖果的法門,只是一直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直到在“焦山僧”那兒聽到了淨土法門,才自覺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証法門。於是一心「持名念佛」,也立下了嚴謹的修行功課,就這樣自我精勤數年。
有一天,遇到善知識對大師說:「以前的淨土祖師,都有發願閉關專修,立志在閉關期間証得『念佛三昧』。」大師聽到古德如此勇猛精進,心中大喜湧動的說:「出家修行,應該圓証到這樣的念佛三昧,才不枉費發心出家,才不空在人間走一回。」於是發願閉關念佛一百二十天,刻期求証念佛三昧。

未閉關時,心念不會感覺受到妄念嚴重干擾,但是一閉關,專志念佛時,才感受妄念紛擾的困擾,也找不到對治的方便,心念根本無法專一念佛,更遑論要達到一心不亂。一百二十天就這樣與妄念奮戰中過去,了無所得。出關後,大師心中雖然很懊惱,但是立下了有生之年,必定再回來閉關的心願,不取証「念佛三昧」絕不罷休。 

又過了數年,才在楊州進行第二次的閉關。剛閉關時,雜念的困擾與第一次閉關一樣。大師雖然精進不懈五十天,還是無法克服雜念的問題。大師心中大為悲傷,同時也生起更加懇切摯誠的念佛決心,湧起一股非証到「念佛三昧」的精進心。就這樣又精進了二十多天,當大師返觀心境時,發覺過去妄執世間、妄執色身的執著心,已經大為鬆動了,攀緣情識也漸漸淡化下來了;妄念也漸漸止息,念佛漸漸得力。此時,心中法喜稍稍的升起。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發覺妄念的干擾越來越少,一天之中,已只剩三或五次而已,已能一心不亂的念佛,漸漸成片。

就在一心念佛中,忽然間,見到阿彌陀佛聳立在虛空中,莊嚴的金色身,無比殊勝,超出了世間的文字語言所能描述。大師感動得立即伏身禮拜阿彌陀佛。禮完佛後,不論張眼閉眼,阿彌陀佛都很清楚的聳立在眼前,大師心中自我疑惑說:「阿彌陀佛已現在眼前,若是在佛前睡覺、上廁所,不就對阿彌陀佛不恭敬了?這要怎麼辦才好呢?」後來就想通了說:「父母養兒育女的愛心,為兒女清理大小便,從來不會嫌髒、嫌臭,何況諸佛的慈悲心,乃超出世間的父母的愛,如來當能體會眾生身不由已的處境。」於是放下了掛礙,一心勇猛精進念佛。這樣繼續精進念佛一段時間後,發覺妄念已止息,心境清明猶如同太虛,萬里無雲萬里天,一切微細雜念都盪然無存;或坐或經行,乃至行住坐臥,一切動靜中都保持這樣清明心境,心念只存著清淨的念佛心。即使想要刻意起妄念,所起的念,都融在淨念的念佛心中。此時「全心即佛,全念是佛,佛外無念,是心是佛。」了無妄跡,精神奕奕,寐醒一如,不會感覺需要睡眠休息,也不會有飢渴的感覺。為了滋養色身,該吃時,還是吃一點食物,吃了也不會感覺色身為了消化食物,而有昏沉的現象。雖然色身處在關房中,但是所見的境,猶如極樂蓮邦,關房的牆壁全都不見了,目力所見,廣虛無邊,佛菩薩也充滿整個虛空中,也看到了佈滿各種珍寶的蓮花池,以及無量七寶行樹;又見虛空中及地上有無量樓櫊、樓台,莊嚴無比。這樣的境界,不論或坐或行,境界都清明在前,不動不搖,光明照耀無間,日夜一如。當中很多殊勝的景像,都超出了世間所能想像,無法描述,連淨土經典也沒辦法把些殊勝的景象清楚的描述出來。 

就在某一天,大師在正坐念佛憶佛時,看到了有二個寶蓮華,華上坐著天人,相貌與菩薩一模一樣,漸漸的接近過來,大師發覺相貌與他的父母很相像,正要專注看時,其中一人已輕步的走到大師的面前,大師仔細一看說:「果然是我的母親」。他的母親很欣慰的對大師說:「我的往生因緣,讓你而發心出家,又已証得念佛三昧了,我跟你的父親也因為你的修証功德,而得以往生極樂蓮邦。我們是阿彌陀佛特地安排來來安慰你的,來對你的精進以示嘉勉。」大師正要起立,他的母親立即阻止說:「你現在正處於現觀極樂世界的三昧中,千萬不要因為我而動搖了你的三昧力。你已証得「念佛三昧」,他日我們必定於淨土中再次相逢,不必急於一時,你現在要繼續精進努力才是。」說完就隱沒不見了。大師再看父母所坐的蓮華時,已與大地的無數蓮華,漸漸失去清明景象,像似被風吹散而消失無跡。

自從証得「念佛三昧」後,心境清明,猶如一輪明月耀大千,日夜中、動靜中,都不變不退,這樣的定境直到出關後才消失。

大師出關後說:「當時在關中時,心境完全處在寂靜中,心念已超脫時間與空間的慨念,根本不知道已閉關了多少天了。直到出關時,想想這段閉關的時日,感覺只是過了二十天而已。」

大師証得「念佛三昧」那年,才三十歲。大師雖然已不再為世間煩惱所牽絆,已是証道的聖者了。往後數十年,大師依然終日念佛、誦經,日日精進不懈,不曾有所懈怠。年紀大了後,眉毛、頭髮都白了,但是面貌卻是顯得很紅潤,讓人看了有一種超脫塵俗的感受。

很多人聽到大師証道因緣後,都慕名而來參訪,大師都只是實實在在的說出他的修行經驗,怎麼用功修行,才能怎麼証到這樣的境界。說完都會慎重的對參訪者說:「要真誠的念佛,要信佛語不虛。」又說:「若能這樣親証念佛三昧,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要親証念佛三昧,就要精進的閉關專修,要一心念佛不輟,才能証得念佛三昧。」

有些學禪者來問「非空非有」之類的深妙禪,大師都不談念佛以外的法門,都很謙虛的故意推說「那個我不知道」。大師引導他人時,完全沒有矯作,讓人感覺很親切,完全出自於一片和謁的慈悲心、真誠心。那些只求虛名,未能實修實証,只落在口說般若者,在見到大師的後,沒有不被大師的慈祥容貌,以及精誠的念佛心所撼動。

大師在六十多歲時,曾住持天寧寺,但是不久就離開了。光緖 十一年四月六日 ,大師圓寂於丹徒竹林寺,世壽七十四歲,法臘五十五年。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三昧」
摘錄於《廣欽老和尚文集》
金博士開了口,問說:他曾看佛學書籍中提到有個「念佛三昧」,到底有沒有這回事?老和尚是否得過這種境界?
老和尚這下又說:「你來以前,我莫知你來,你走了,我也莫知你到那裡去,現在你問我問題,我憑我的記憶回答你。我在五十幾年前,有一次情況我認為是念佛三昧,你以為怎樣我不曉得。」
金博士一聽,精神來了,說他喜歡聽。我趕快從旁翻譯道:「他請師父開示啦!」
老和尚說:「五十幾年前,我在福州鼓山時,有一次隨眾在大殿行香念佛,大家隨著木魚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手結定印,邊走邊念,突然我那麼一頓。......
老和尚的話我逐句翻來,到了「那麼一頓」這裡,我頭大了,勉強譯成「Once suddenly a stop」。老和尚馬上對著我說:「你不要翻錯啊!不是『停止』哦。」這時金 博士看了老和尚「那麼一頓」的身勢與手勢,表示他懂得老和尚的意思,而我也覺得我的翻譯有誤,慚愧莫名。
老和尚接著表示,當時「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先在大殿地面盤繞,然後再冉冉地迴旋上升起來,老和尚講到此處,邊作緩緩盤旋手勢,同時念佛,聲音深沉而渾厚。他說當時沒有什麼寺廟建築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覺,只有源源不斷的念佛聲,由下至上一直繞轉,盡虛空、遍法界盡是彌陀聖號。
老和尚說,那時他也不曉得行不行香,也不曉得定在那裡,光是「南無阿彌陀佛」而已,最後維那引磬一敲,功課圓滿,大眾各歸寮房,他還是一樣「南無阿彌陀佛」下去,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上殿過堂,完全融於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聲中,鳥語花香,如此有三個月之久。

老和尚笑著說:「那真的很爽快!不過這只是我記憶中的體會,是不是念佛三昧,我給你作個參考,我覺得是個念佛三昧,你認為是不是那是你的事情了。」

《虛雲和尚法彙—開示》

當民國廿二年春季,閩省福建功德林居士,發起佛七時,至第三日,虛雲老和尚,由鼓山湧泉寺下省公幹,順途到功德林慰問大眾。剛好佛七止靜默念,大眾一聞虛雲老和尚駕到,大半離座迎接,叩頭禮足。
當時虛雲老和尚大喝一聲說:「你們學佛好多年,今天對這樣嚴肅佛七道場,給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門中,無論是禪是淨,貴在六根門頭用事。掉舉與昏沉,都是失念的病源。你們記得嗎?《彌陀經》中說過,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於七天,都一心不亂,那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諸聖眾,現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

現在你們諸位能不能一心不亂?如果一心不亂,怎樣會聽到老僧到來?如果一心不定,念到阿彌陀佛現身到來,你也不認識;他是佛是魔,你還不認識;是定是亂,也弄不清楚。那前途危險,真是可憐,可憐!」
大眾給他教訓一番。都不知道怎樣是好。到佛七場中開靜了,虛雲老和尚就同大家入殿禮佛,向大家開示說:「你們打佛七,貴在一心。如果心不一,東看西聽,這樣的念佛,就是念到彌勒下生,還是業障纏身。佛法世法,都是一樣,世法無心,尚且不可以,何況佛法呢!
   
念佛的人,從頭到尾,要綿綿密密,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亂的念去。佛來也這樣念,魔來也這樣念。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這樣才有成功的日子。為什麼呢?佛者是覺也,既然能覺悟,自然知道用力專心念去。魔者是惱也,惱害眾生慧命,知道他惱害慧命,當然更加用力專心去降伏他。所以當能夠覺時,就是見佛。如果遇害,就是著魔。
現在佛七場中,如果坐在本位不動,繼續念下去的各位居士,算是見著佛了。你們叩頭接我的有幾位,你們說接到什麼?既說不出好處,豈不是虛耗時光,空無所得?豈不是我來惱害你們一心大事,擾亂你們一心淨業?這樣就是你們置我于魔羅邊處了,可歎。」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文:唐岐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三摩地即是所謂「三昧」。亦即先以「念佛心」令心「淨念相續無間」入於「三摩地」,再依於「三摩地」証「無生忍」。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八個字是「念佛法門」的綱領,也是入「無生忍」的前行。「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也就涉及三個過程:
一什麼是「念佛心」?
二如何才能「淨念相續」?
三何謂「無生忍?」
什麼是念佛心?
各人在學佛過程中的學習因緣各各不同,「念佛心」的下手處也就自然的不同,略說為三:憶念佛的智德、斷德、恩德。本文以《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文中的「如母憶子」與「如子憶母」的「憶念心」來闡明「念佛心」。
「母愛」是世間的至愛,也是絕大部分的人都有過經驗的感受。每個人在出生後,必須依持於母親才能生存。嬰兒飢餓的哭叫聲,能立即獲得母親的餵飽;一切大小便,母親自會細心清理;遊戲時,在母親的呵護下,可以安全的盡情遊戲。世上也沒有其它方式能夠取代母親懷抱在嬰兒心中的地位。
小孩長大後,出門在外生活,難免會遇到挫折或種種委曲。遊子在夜深人靜時,「委曲之情」與「思鄉之情」不免會翻騰交集;就在此時,會自然而然的湧起思念母親的至愛,會強烈感受到母親的恩澤與無限思念。
「念佛者」對彌陀的憶念,若能猶如離鄉背井的遊子,日夜思念母親那般親切,即是「如子憶母」的「念佛心」了。
母愛的無我付出,雖然是人間的至愛,然而母愛除了保護幼子、養育幼子外,智慧的給予則相當有限,比如母親無法保証生下來的小孩五官俱全,也沒有能力令小孩不生病,更無法保証小孩毫無意外的平安長大。就算小孩能夠平安長大,成家立業,母親也漸老邁,無法照顧小孩一生。何況離世後,本身也茫茫無歸依處,又如何再對小孩關懷呢?
娑婆眾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能深刻感受母愛,卻無法從生活中感受彌陀的慈愛;必須透過「淨土經典」的詳述,才能領受彌陀深澈的悲願,才能親切生起對皈依彌陀的「念佛心」。
母親的大愛,照顧我們十數年,才能長大成人;彌陀為了成就極樂世界,卻必須歷經「億劫兆載」。母愛無法讓我們解脫輪迴,彌陀的圓滿智慧,則能引導眾生永離苦趣,成就正等正覺。母親無法令自己的小孩聰明又不生病;彌陀則能令往生極樂世界的有情,個個都是金剛不壞之身,身頂都有光明,莊嚴無比。
「念佛者」若能親切體認彌陀的大慈大悲心,以及感受無始以來輪迴至今,而今生有幸逢遇彌陀的攝受救度,在無限的感懷中,領受彌陀慈悲的呼喚,契入「如子憶母」的「念佛心」。
如何淨念相續?
所謂「淨念」,也是沒有妄想的「念佛心」。「念佛心」相續無間,就是「淨念相續」了。《楞嚴經》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的心念若是無法「都攝六根」,就一定隨順攀緣習性,流轉不息。
念佛時,「佛號」句句念得清楚,就是攝舌根;佛號句句聽得清楚,就是攝耳根;聽得清楚,念得清晰,心就內攝不亂,意根也攝受了;心正念時,眼就不會邪視,即是攝眼根;也不會再生起想聞什麼香的攀緣心,即是攝鼻根;心處於內攝時,身體更不會無故亂動,也不會想到處遊走,即是攝身根。都攝六根,自然無妄念而淨念相續了。
不論是「持名念佛」還是「觀想念佛」,當形成「淨念相續」時,五根都歸於「意根」總攝。妄念若是乘虛而入,必是「意根」已在攀緣外境了。「念佛者」無不念念覺照當下,守護「意根」。印光大師說:「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喻如兩軍對壘,必須堅守己之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候其賊一發作,即迎敵去打。必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俾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彼自懼獲滅種,即相率歸降矣。其最要一著,在主帥不昏不惰,常時惺惺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為賊滅。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攝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攝心,則妄念當漸漸輕微,以至於無耳。故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這段話把「意根」攝五根的說得很明瞭。「主帥不昏不惰」是「意根」攝受五根,不失正念。
我們眾生的無明妄想非常深厚,在念佛中,妄想總是三不五時的乘虛而入。當心覺察到隨著妄想情境現前時,《圓覺經》告訴我們應對原則,就是「知妄即離」。覺察到妄念時,當下的心,已回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心念只管念佛,莫要回顧已歇的妄念。只要純熟「知妄即離」這個方便,「無明妄想」就應該會自然漸漸消。
《楞嚴經》明示念佛憶佛,能入「念佛三昧」而証得「無生法忍」。《楞嚴經》說:「猶如染香的人,自然而然的身上就會有香氣」。念佛憶佛的人,日日熏習,自然而然的轉「攀緣習性」為「念佛心」。「禪定與智慧」就在息下「攀緣心」的的當下增長。「念佛心」也隨順「定慧增長」而入於「三摩地」。
扭轉「無明妄想習性」上,通途的方便,必須先明白「諸法畢竟空」的諦理;再從「起心動念」中,以「諸法畢竟空」消融「妄想執著」。所以「通途方便」對治「無明妄想習性」,要具備相當的禪定與般若,才能照破無明妄想。倘若欠缺「禪定」,必然在「起心動念」中,身不由已的隨順妄想習性流轉,覺察不到「無明妄動」。「諸法畢竟空」的諦理也就派不上場,所知的道理,會流為「戲論」。
念佛者是以「念佛心」來「都攝六根,淨念相續」,由此消融「無明妄想習性」,比之於通途的方便,就有著難以言喻的殊勝。所以殊勝,在於「念佛者」即使尚未具足甚深「禪定與般若」,也能由念佛憶佛中,掌握到修行要領。日久功深,形成「淨念相續」後,禪定與般若自然的在當中成長,並且不知不覺中淨化了「無明妄想」。
入無生忍
《大智度論》說:「能信、能受、能持故,名為忍。」又說:「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仁王般若波羅蜜經》把「忍」分為五個修行次第。《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說:「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中下,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佛光大藏經》把這五忍歸類為:
()伏忍,地前三賢之人未得無漏,煩惱未斷,但能伏住煩惱令之不起。其中十住為下品,十行為中品,十回向為上品。
()信忍,地上菩薩得無漏信,隨順不疑。其中初地為下品,二地為中品,三地為上品。
()順忍,菩薩順菩提道,趣向無生之果。其中四地為下品,五地為中品,六地為上品。
()無生忍,菩薩妄惑已盡,了知諸法悉皆不生。其中七地為下品,八地為中品,九地為上品。
()寂滅忍,諸惑斷盡,清淨無為,湛然寂滅。其中十地為下品,佛為上品。
由上得知証得「無生忍」者,已是「圓教」七地菩薩以上的果位了。
以「般若」的角度上說,「無生法忍」乃澈觀現象緣生緣滅,諸法畢竟空,証得心性本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清淨無染。如《大般若經》說:「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就是依「念佛心」來來形成「念佛三昧」而証入「無生法忍」。《觀無量壽經》則是依於「觀極樂世界的正報與依報」証得「觀佛三昧」入於「無生法忍」,如《觀無量壽經》說:「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無生法忍。」

《觀無量壽經》明述眾生得無生忍有兩個方式:一是往生後得無生忍;二是現生証得「觀佛三昧」而得無生忍。如《觀無量壽經》在第九觀時說:「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這是往生後,方能得「無生忍」。
在《觀無量壽經》中,當世尊說完十六觀後,「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這是現生即得「觀佛三昧」後,當下豁然大悟,得無生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