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十念法門》、《隨息念佛法》

 ) 十念法門
文:唐岐
「十念法門」源自於《無量壽經》:「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至心信樂」是至誠一心,欣樂往生極樂世界,由此真誠心呼喚彌陀,必能感通彌陀如來,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簡便的「十念法門」是宋代「慈雲懺主」遵式法師所提倡。這十念法最主要的應機對象是對忙碌人所設立的方便,整個儀軌過程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倘若有閒暇者,就不應只滿足於「十念法門」,理應「朝也彌陀,暮也彌陀。」一心求生上品才是。
慈雲懺主十念法門的方法:
每日早上,洗臉刷牙後,穿整齊的衣服;有佛堂者,面對西方三聖;無佛堂者,面對西方,合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亦即吸滿一口氣,念「阿彌陀佛」念到氣盡,不論念多少聲都稱為一念;就這樣重復十口氣為十念。
念佛時,聲音要不高不底,不緩不急,平穩的念,千萬不可為了趕時間,急急的念完;若是太過急燥,氣會不平隱,會有傷氣的情形。連接十氣不間斷,就有「藉氣束心」的功能,就有令心「集心一處」的功效。念完十念後,必須接著念「發願迴向文」來生起欣樂極樂世界的信願心。「迴向文」也名為「慈雲懺主淨土文」。「慈雲懺主的迴向文」念起來有些不順暢,現今流通的「迴向文」已修正得非常順暢,「迴向文」如下: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慈雲懺主說:「十念是淨因要切,必不可廢。」這「十念法門」對往生淨土有著「至切至要」的關鍵。聰明人總是覺得這「十念法」太過簡易而不肯去實踐,這是因為太過自我聰明,才不能領受彌陀的不可思議大悲願。如果能一生奉行這「十念法」,「信願」就會日趨堅定,於臨終時,必得彌陀接引往生。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也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往生。」臨終十念,尚且能往生,何況一生奉行「十念法」,那有不決定往生之理。
 ) 隨息念佛法
 唐代飛錫大師的《念佛三昧寶王論》說:「夫含齒戴髮,死生交際,未有無出入息焉。又一息不還,即屬後世者。亦誠如所問,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一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今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已,三昧成焉。面睹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失也。子宜勉之。」
 人一出生就有出入息,如果一息不來,生命就離世了。呼吸與生命,兩者互相緊密相繫。現在的念佛人都用寶玉、水晶或菩提子串成捻珠,念一聲佛號就掐一珠,作為念佛的方便。我則是用出入息來代替捻珠。隨著出入息而念佛名號,呼吸與名號相繫,「阿彌陀佛名號」成為生命的仗恃,還怕什麼一息不來?能在念佛中往生,不就正好往生西方面謹彌陀嗎?我行住坐臥,常用隨息念佛法。縱然心念有所昏沉,也是隨息念佛而睡去,醒來就繼續隨息念佛。若能這樣,必能於夢中見阿彌陀佛,猶如鑽木生火,要生起火之前,會煙生起,這煙是火相的現相。若能隨息念佛,並且能常在夢中見彌陀,這是念佛三昧的象徵,必然能在臨終時,面見彌陀,親蒙授記;也是萬無一失的大方便,與你一起共勉。 
《念佛三昧寶王論》並沒有詳述行持的方法;直到宋末元初時,有《蓮宗寶鑒》記述著隨息念佛的方法:「凡修禪定,即入靜室,正身端坐數出入息。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此身兀然,此心寂然,與虛空等,不煩禁止。如是久之,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時覺此息,從毛孔中八萬四千雲蒸霧起,無始已來諸病自除,諸障自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爾時見徹不用尋人指路也。」
 這段說明如何數息與止息,這個程序完全是「觀呼吸禪法」。亦即在妄念紛雜時,先入靜室禪坐,身子端正又自然的姿勢,雙盤、單盤,或正坐皆可。初學者,可以先把注意力放在鼻瑞數出入息,要數出息或入息皆可,從一數到十,再從十數回到一,如此重覆百遍、千遍,乃至萬遍,身子就會漸漸止住妄念奔馳,心念就會寂靜下來。
 天台把觀呼吸的過程分成六段「數、隨、止、觀、還、淨。」先由「數息」來息滅粗的妄想,粗妄想歇下了後,就不要再數息了;因為心一直在數,心是浮動的,無法讓心深入寂靜。
大妄想息下來後,就要換成隨息,隨順呼吸進出而念佛,心才會越來越靜,慢慢的達到息與虛空合一,唯存一息。這一息已沒出與入了,心的覺受與虛空等齊。此時若反觀自身,覺受到全身毛孔都通暢。達到這樣的境地,能消除業障,去除百病,並且能明悟心地秘藏,猶如盲人,忽然有眼似的。這時候,修行方向能了然自知,猶如盲眼人突然看得見,認得了路。《蓮宗寶鑒》強調了調息能調和色身與消除業障、疾病,而後澈悟心性,這也是通途「禪觀」的特色。
 《念佛三昧寶王論》又說:「今此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  對治昏沉與散亂,「數息念佛」非常有效。亦即在靜坐念佛時,先觀想自己處在一個圓光中,雙眼垂下,默觀鼻端的出入息;從鼻端觀察,可以比較明顯的感受到呼吸的進出,心能明確的緣住念佛心。
心隨順自然的出入息,每一息默念一聲「阿彌陀佛」,自然的呼氣時,心隨著息而默念佛號,一般方式有三種:
一者。吸時不默念,呼時默念佛號。
二者。吸時默念佛號,呼時不默念。
三者。吸時默念「阿彌」,呼時默念「陀佛」;或呼時默念「阿彌」,吸時默念「陀佛」。
就這樣隨著呼吸無間的來回而念佛。
 當大妄想息下來後,就不要再觀鼻端了,要改成「心息相依隨其出入」,就是改成「隨息」了。「隨息」時,意念已沒有放在呼吸的進出,氣息散在全身毛孔,佛號與息融化成為一念,進入「心息相依」。在因緣成熟時,心眼開通,明悟心地秘藏,這時就能明白所謂「唯心淨土」了。
「念佛」可以分成「動中修」與「靜中修」。「隨息念佛」適合靜中修,不宜動中修,不然容易傷氣,胸部與背部易有鬱傷。
「隨息念佛」以「調息」為先、為急。佛號要配合調息,若是息有所不調,就容易有「氣傷」的情形。「息」又與「調心」緊密相連,比如在生氣時,氣息就短而粗,所以「隨息念佛」一定先完成「調身」、「調息」、「調心」完成後才能適用。最適宜靜坐時修,不宜在工作中修,因為工作中,必須專心於工作,心息容易分散,不但工作做不好,也會傷氣;在運動中修,最易傷氣。 
當煩惱現前,妄念紛飛,難以止息,這時不宜用「隨息念佛」,因為心受到煩惱的干擾,勉強「隨息念佛」,不但顯不出效果,反而有氣傷之嫌。這時要先令煩惱平息為先,先用「追頂念」或用「數法」,即是《念佛三昧寶王論》所說:「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直到大妄念歇下來,才好「隨息念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