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淨念相繼》(已刪)

《淨念相繼》 《楞嚴經、念佛圓通章》:『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把成就「三摩地」(三昧),分為三個過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 一者。都攝六根。「眾生心」無不時時刻刻在攀緣六塵,喜聽「美音」,想看美色,想吃美味---,心念隨著外境紛擾不息。「心念」要止息妄動,首在「都攝六根」,攝心歸一。 「都攝六根」最初方便,以「繫念所緣境」最善巧,比如「觀呼吸」,繫念「呼吸」一進一出,或繫念「佛菩薩名號」,令心內觀,止息外境攀緣。當「佛號」口念心聽時,舌根、耳根、意根就攝受專一;此時眼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去聞氣味,舌根功能也隱沒,身子也不會放逸動搖。「六根」不再攀緣外境,一心一意攝於「佛號」,「妄想」伏住不起,是為「都攝六根」。 二者。淨念相繼。「都攝六根」一心念佛,「佛號」清明了知,一句一句的念過去,心念明明了了,沒有妄念,即是「淨念」。 「淨念」最初,猶似一個「點」,一個「念」,如「阿、彌、陀、佛」是四個念,四個不相連的「點」。直至念誦純熟,「佛號」漸漸一氣呵成,由「點」相續不斷,連成「線」,即是「淨念相繼」。 成就「淨念相繼」的「念順」乃「由尋而伺」。「尋」有著來來去去的念頭,就像貓在找老鼠,過程中的「念頭」是斷斷續續的找。當找到了,就一心專注在老鼠的動作,念頭不再移動了,專一注視,相繼不斷;不論老鼠抬頭或駐足,都明明了了,即使在評估捕捉時機,也沒有離開當念,即是「伺察」。就如「阿彌陀佛」四個字,不斷的誦過去,明明了了,但是都沒有離開「念佛心」當念,相繼不斷,是「淨念相繼」。 契「淨念相繼」並不難,以「觀呼吸」來說,緣住「呼吸」一進一出,只要【持之以恆】的精進,緣住「呼吸」的心念,就會慢慢「由緊而鬆」,「攀緣習性」的干擾會逐漸淡化,直至輕輕一提,「呼吸進出」明明了了,「淨念相繼」就漸漸了然於胸。 「淨念相繼」的心念越是「寬鬆」,「觀照力」就越是明利。就如我們用力看小字,就會忽視旁邊的動靜,心念放鬆下來時,周遭的動靜反而明明了了。「放鬆身心」的「伺察」有淡化「分別習性」的力量,「定心」也會從「淨化分別習性」中增長,也當是成辦「淨念相繼」的一個「要訣」。 「佛號」起起落落,「念佛心」則相繼不斷,任運而行,或可說是「一心不亂」的行相;若能再依於「串習力」,直至「無功用運轉作意」,「作意行相」泯息,當能直契「三摩地」。 《楞嚴經》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旨在開示由「憶佛」成就「念佛三昧」的要領。世尊開示以「如子憶母」來憶佛,猶如遊子思念母親的慈愛。只是「遊子」能夠不假思索的憶起母親的「慈容」與「慈愛」,「念佛者」則不易觀起佛的相好莊嚴,以及交融「如來不思議悲願」。 古德提倡攝心於「如來名號」,以名攝德,就比較容易觀得起來。「以名攝德」,意謂「名號」中含攝如來救度眾生的「大悲願」在其中,而非只是單誦「名號」;就如「如子憶母」,憶念母親的慈容時,含攝著「母愛」在其中。如是「佛號」不斷的誦過去,聲聲交融如來的「恩德」,「淨念」相繼不斷;猶似「浪花」起起伏伏,生生滅滅,大海不增不減,由此趣向「三摩地」。

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聞是佛名》、《地藏經》與「名號功德」

《聞是佛名》22。11。6 《地藏經、稱佛名號品》:『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又於過去 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聞是佛名」的功德非常大,但是「聞是佛名」的「聞」,不應該只是「聽到名號」而已,而是「名號」融合了「深信與勝解」佛菩薩成就的智慧與願力,才名為「聞」。「志心稱念」是一心不亂的稱念「名號」,若能「志心稱念」,功德就更不思議了。 《占察經》說:『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 為什麼不能「名為聞」?《占察經》說:『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以「雜亂垢心」稱念佛菩薩名號,不名為【聞】,因為沒有「深信與勝解」佛菩薩所成就的大願力,念起「名號」,就不免滲雜世俗的「名利心、貪愛心」,令心紛擾,不相應「名號功德」。 【聞】是「雜亂垢心」的反義,乃一心無雜的聽聞,具清淨深信的「至誠皈依心」,對佛菩薩願力有著「決定信解」;念佛時,也才能相應「名號功德」而獲得「大利益」。所謂「大利益」,應當也可以是指「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或「往生淨土」等等大利益。亦即,以「雜亂垢心」稱名,沒有「深信與勝解」,就無法獲得大利益,只能獲得「世間善報」。也當是憨山大師所說:「口念彌陀心渙散,喊破喉嚨也枉然。」要能成就「大利益」,就得扭轉「雜亂垢心」為「一心」,所以古德強調:「集心一處,無事不辦。」 「信解與一心」兩者乃相輔相成。「信解」不足,就會有所疑惑,有疑的心念,就會浮動不定,無法成就「一心」。反之,「信解」越深,越能「一心堅定」。如《彌陀經》:『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一心不亂。---』 「聞說阿彌陀佛」在前,而後才會「執持名號」直至「一心不亂」。亦即,要有「信解」,才會堅定無疑的「執持名號」,直至「一心不亂」。就如《彌陀經》先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讓我們對極樂世界有了明確的「信解」而生起「欣願心」,才能說為【聞說阿彌陀佛】。而後才「執持名號」成就「一心」。 求生極樂的「念佛者」,要成就「一心念佛」,時而誦「淨土經典」來生起堅定的「信解」,或「依文觀境」,「直觀」佛國淨土的「依正莊嚴」來生起「欣願心」,當是善巧的。有強烈的「信解與欣願心」,才會放得下世間執愛,才會成就「一心」。若只是強調「執持名號」而忽略了「聞說阿彌陀佛」的「欣樂心」與「求生心」,就本末顛倒了。 《地藏經》與「名號功德」21。1。11 持誦《地藏經》必有無量功德,當中當以「持佛菩蕯名號」來滅罪增福,最為殊勝。如《觀無量壽經》說:『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名號」是佛菩薩所成就的功德代號,只要一心至誠繫念「名號」,當下「心識」就在轉染為淨,轉化無始以來的「染業」為「淨業」,所以念「佛菩薩名號」必能「滅罪增福」。 只要能「至誠」念佛,必能夠「感應」佛菩薩的願力。如《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中說:『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只要「一心思惟如來名號」就能感通如來的威神力,「名號」像是通關「密碼」。 又如《閻浮眾生業感品》:『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只要對著畫像,一心繫念「清淨蓮華目如來」的名號,就能感得如來在夢中告知亡者去處。 《無量壽經》中也說:『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乃至十念」也表示感應重在「至誠、深初」而不在量,重在「至心信樂」、「一心繫念」。《地藏經》用了相當大的篇幅詳述「名號功德」,除了《稱佛名號品》外,其它章品也一再重述著「名號功德」利益,概括了胎兒出生時、成長後,乃至臨終時、往生後,都能依於「持誦名號」獲得現世利益,如《如來讚歎品》:『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利益存亡品》:『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見聞利益品》:『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等等。 我們眾生心思會隨順「名利、欲樂」流轉,導致妄想紛飛,念起「名號」少會有親切感。這也是難以與佛菩薩的願力感應道交的主要原因。不是「只要依文誦經」,或「誦念幾聲名號」,就能獲得感應,必須歇下世間攀緣心來啟發「一心至誠」,才得已現起親切感應。 如何才是「一心至誠」?大致而言,應該要能感知自心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有了這樣的反照心、自省心,才會有「欣上心」。 「一聲歷耳根」,也應該不是耳朵聽到「名號」就不落三惡道。而是由聽聞了佛菩薩名號功德,啟發「一心至誠心」,才能與佛菩薩的大願心感應道交。如《占察經》:『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 我們眾生持誦《地藏經》,心繫佛菩薩名號,乃至禮拜供養,由此來懺悔業障、厚植善根,不但「現世」能夠離苦得樂,感得佛菩蕯護念;「來生」也能由此法緣趣向「佛果。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明鏡顯月」看「念佛法門」

「明鏡顯月」看「念佛法門」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映現中。』明鏡若是沾滿污垢,鏡中就照不出月亮了。「眾生心」若是沉淪世間,沾滿世間五欲,就像明鏡沾滿污垢,心中的「菩提月」就被污垢覆蓋,無法顯現出來。 彌陀第十八大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亦即念佛求生必定往生願。「至心」是「一心」異名,「信樂」是深信彌陀弘願故而欣樂。「至心信樂」是求生的「清淨心」,如清淨的「明鏡」必能顯「月」,也是「往生」必須具備的條件。「至心信樂」在「名號」之前,再由「名號」總持「至心信樂」。求生的「念佛者」也就不宜只是「執持名號」而忽略「至心信樂」的往生條件。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與《觀經》:『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應當是同義。若是,「三心」可以用來闡述「至心信樂」,「往生的決定心」就更明確篤定了。 「至誠心者」乃不造作、不虛假,不「三心兩意」。若是口說願意求生極樂,內心又執念著事業、名利,放不下,那就是虛假心了。「眾生心」若是依然繫念世間,不欲出離,也像沾滿污垢的明鏡,何能與「如來大願心」交感? 「深心」是深切的信心,深信彌陀大願真實不虛;深信我念佛求生,必能感得彌陀接引往生,不起疑感。尚若「疑心」還在,心念就會浮動不安,猶如擾動一池水,無以「水月交感」。 「迴向心」乃將一切身口意業所修的善業,悉皆迴向願生彼國,不求世間富貴,不求升天福報,一心求生,清淨無雜、無染。 具備這「三心」,也就具備「至心信樂的清淨心」,猶如清淨的明鏡,必能與彌陀如來的「心月」感應道交,所以《觀經》說:『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

『念佛法門』偶思

《往生証無生》 莫說「念佛法門」不了義,最初雖是「有念」,念著「佛菩薩名號」,當達一心時,契入無妄念;了達「是心是佛」時,則顯自心「一真」,豈非了義? 「念佛者」求生淨土,一旦往生,即能証「無生忍」,亦即由「往生」証「無生」,豈非了義? 禪宗提倡「見性成佛」,現今眾生根機,也需要有「方便」,比如「看話頭」、「參公案」;何異「念佛法門」的「念佛」與「求生淨土」的「方便法」? 《念佛法門的殊勝》 「念佛法門」的「帶業往生」所以號為殊勝,類似現今的「應用軟體」。 「應用軟體」還沒出現時,一般人只能「望洋興嘆」。有了「應用軟體」,一般人沒有「程式設計」的專業,只要懂得如何使用,也能運用複雜的應用程式。不論程式多複雜,「專業人員」已為我們設計好了,只要懂得怎麼用就行了。 求生淨土的「念佛者」,雖然沒有甚深的「戒定慧」,也不甚了解如何「成佛」?只要依循如來的教導,念佛、發願求生淨土,如來自會幫我們輔出一條「成佛大道」。就像不必修學複雜困難的程式設計,就能使用「應用程式」。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四種念佛》

漫談《四種念佛》 古德把各種「念佛法」歸類四種: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 1.「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入手最為簡便,隨時隨處都可念,也最契合現今眾生的根機。只要一心繫念「阿彌陀經」名號,念念相續不斷即是。如《阿彌陀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2.「觀像念佛」:即觀佛的莊嚴像,如真佛無異。可以到寺院觀佛菩薩像,銘記在,時時影現在心中。 3.「觀想念佛」:以「觀像念佛」為基礎,觀想佛國淨土的依正莊嚴。如《觀經》中十六種觀法,可擇一或多而觀。 《觀佛三昧經》:「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都在強調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乃無比殊勝。 又如《讚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也是「觀想念佛」。 4.「實相念佛」:於念佛中,了達「能念、所念」性空寂;了無「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緣等相」,契應「生佛平等」之佛性。 四種「念佛法」中,古德都大力提倡「持名念佛」,如善導大師說:『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比如「觀像念佛」,眼看佛像莊嚴,心就能領受;但是眼睛離開佛像,就難以觀起來,「念佛心」也就中斷,無以相續;「持名念佛」就易於相續不斷了。 就往生而言,重在「欣願心」上,「四種念佛法」都能往生,沒有差別。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提到「口稱佛名、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都名為「正行」。亦即這五種行門,都能增長、深化「往生的欣樂心」;就如吃飯就能飽食,不一定要配菜料。只是善導大師會顧慮到眾生「境細心麁,識颺神飛」而強調「口稱佛名」為「正中之正」,其餘歸類為「助行」,並非否定「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的重要性。 又如蕅益大師說:「若信願堅固,縱使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使將此名號作個語頭,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一般,亦萬無得生淨土之理。」能否往生,全由「信願」之有無,不在持名之深淺。 這四種念佛法,就事相方便而言,「後後深於前前」;然而,「方便」能通達「究竟」,比如「持名念佛」若能念佛念到「一心」,世間塵緣全歇下,「能所」頓空,獨留「名號」相續不斷;全心「名號」,「名號」全心;以「心性」本然空寂,無礙隨緣普現一切相。以一切相緣生無性,故而無住一切相,是名「般若實相」。若此,「持名念佛」何異「實相念佛」?猶似夏蓮居居士一首偈語: 『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聽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

2022年8月14日 星期日

《六祖壇經》的「淨土」

《六祖壇經》中的「淨土」 《六祖壇經》:『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明示所言「淨土」指的是自心「清淨心性」,不是「淨宗」的西方淨土;「西方人造罪」也不是指「極樂世界眾生在造罪」,因為極樂世界沒有造罪因緣。《壇經》又說:『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也明示「西方」是「自性西方」,不是彌陀如來所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 禪宗以「明心見性」為宗,欲達「明心」就得「心淨」;欲得「心淨」就得達「一心」;欲得「一心」就得「死盡偷心」。若是一方面在力証「明心見性」,一方面還在求生西方,「願東願西」就是「偷心不死」,不契《壇經》的「無念」宗旨。上述這段話,當是六祖為了讓眾生「死盡偷心」,契入「無念」的方便語,並不是在否定「西方極樂世界」。 《壇經》中的「心淨國土淨」也是直示「見性」的要旨,直示但心清淨方能自見「自性西方」,也不是在否定十萬八千里外的「極樂世界」。就如《壇經》也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也如是依於「無念」,無住無執於「持戒、禪修」,直取見性,成就佛道,而非否定「持戒、修禪」的功德。 『眾生無邊誓願渡?恁麼道,且不是惠能渡。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渡,是名真渡。』不是在否定有外在的「眾生」。 就如「三輪體空」說,無有施者、所施、所施物。這是「般若智」的描述,不是在否定「布施」,反而要我們去布施來成就「般若」。就如《壇經》說:『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無不善」是「一心清淨」的異名,「一心清淨」即直契「無念」,所以「不遠」。「懷不善之心」即心染雜念,就無以契入「無念清淨心」,無以見「自性佛」。 《維摩詰經》也談及:『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維摩詰經》這句話則是指菩薩要成就清淨的國土,必須先証得「自性清淨心」,才有「福德智慧」感化眾生,廣度無量有情,成就「菩薩淨土」,乃至清淨佛土,不同於《壇經》要世人悟見「清淨心性」,識得「身中淨土」。因為《壇經》的「應機眾」,雖然是世間上等根器的眾生,但是尚染有「貪瞋痴」,以証得「清淨心性」為要。《維摩詰經》的「應機眾」則是「大阿羅漢」,在於勸勉發心行「菩薩行」,成就佛國淨土。 維摩詰菩薩為了讓大眾生起成就佛道的「信心」與「欣樂心」,以神通力讓大眾看到「香積佛土」種種殊勝,並且從「香積佛土」帶回來「香積飯」來供養大眾,讓大眾感受「佛國淨土」的殊勝。

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話《香積佛土》

話《香積佛土》 《維摩詰經》中文殊菩薩帶領大眾慰問維摩詰菩薩,到了中午,舍利弗心裡在想飯食的時間到了,不知要如何吃飯? 維摩詰菩薩知曉後,以神通力讓在眾者,都能看到上方的「眾香佛國淨土」,其佛號「香積如來」。「眾香淨土」裡,沒有凡夫,也沒有聲聞、辟支佛聖眾,都是清淨大菩薩眾。其地是香地,宮殿樓閣都是依香而成,其香熏周流十方無量世界。反觀我們娑婆色身帶著臭汗、臭尿、臭屎,很難想像這樣的莊嚴世界。 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香積如來」不用文字說法,禪宗所謂「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應該都不在話下了。眾菩薩們在香樹下聞樹香,就能入於不思議三昧,具足無量功德。「聞香」就能開悟,而且「獲一切德藏三昧」,善根何等殊勝。 唐代 無盡藏比丘尼,歷經千辛萬苦的參禪,成就善根,才因「聞花香」而開悟,作了一偈:『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樣的悟境,我們一般人難以明了與「獲一切德藏三昧」之間的差別。 「彌陀淨土」中有「凡聖同居土」,有凡夫、聲聞聖眾。彌陀如來必須為「善根未具、智慧未開」的極樂眾生演說四聖道、三十七道品等等無量法音,才能令極樂眾生漸入正定聚。經中沒有明示要具備那些條件才能往生「眾香淨土」。只在《香積品》之末段,眾香菩薩問維摩詰大士:「娑婆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娑婆菩薩要如何修行才能圓滿善根,死後往生於清淨佛土? 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 這「八條」都是大乘菩薩行,比如「饒益眾生,而不望報」,若是沒有証到「無我、人、眾生、壽者相」,就無以做到。或者,倘若還沒「發菩提心」成就「無我智」,何能做到「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的菩薩行?又如「所未聞經,聞之不疑」,當中所具足的智慧、善根,當不是小智、小慧所能比擬。 能夠成就這八法,所往生的「淨土」,應該是「實報莊嚴土」了。我們娑婆眾生,多帶著「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貪心、嫉妒、瞋恨、惱怒」等等惡劣習性,除非淨除見惑、思惑,否則很難成就這「八法」。也當不具足求生「實報莊嚴土」的善根因緣。世尊也才為我們「五濁惡世眾生」開演適合求生的「彌陀如來淨土、藥師如來淨土、彌勒菩薩淨土」等等。

2022年6月19日 星期日

(淨土)詩詞 二

《世間不是我的家》 人們可以為了富裕而追求財富 也可以享有名車、美食 然而,這一切並非全是自己努力來的 沒有福報,想乞食一碗飯也不可得 名車一部換一部,福報一損再損 直至歸零 福報,只是映現過去的善心、善行 猶似電池啟亮了燈光 能源秏盡,光源隨滅 福報秏盡時,娑婆豈是你的家? 生命緣盡時 家園、親友、名車,猶似雨後的彩虹 美麗而不可得 然而 人生也可以讓你結下更多的善緣、善行 讓生命更加光亮、燦爛 更可以學習不思議佛法,讓心靈照亮無常 找回心的本能,主宰緣起 世間,可以不再是牢獄 可以來去自在 乃至虛空法界 何處不是你的家? 《自我承擔》 自己餓了時,別人無法代,只能自己吃,自己飽。 生病發燒、頭痛,也只能自己承受業力 佛菩薩也無法代自己承受,何況他人。 「念佛」是自心智慧的選擇 福業自造自得,何關別人信不信?願不願? 別人自有別人的法緣,何必庸人自擾? 「佛號當下」,放下世間議論分別,一心繫念如來 無有「人相、眾生相」 猶如「海龍衡珠,游魚不顧」 獨自朝向「妙高峰」。 《吾家》 閒居鄉村外,小徑深幽處。 屋前花千朵,荷香滿庭濃。 樹上眾鳥鳴,嘹亮齊悠揚。 簷下石上坐,隨聲頌彌陀。 斜陽照雲霞,彩繪金閣樓。 祥光入我身,映輝金妙色。 何需待臨終,乘坐金蓮藕。 感通西方境,何異在極樂。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臨終心情》念佛

《臨終心情》 能夠安心於「臨終心情」,無憂無懼,他的「生命智慧」一定已經過千捶百鍊了,不是「聖者」也當是個「智者」了。 一般人要安住在「臨終心情」當念下,進行思惟觀察,很難做到。「念頭」會身不由己的不停閃爍,難以安住,為什麼?因為「惶恐不安」,心神難定。想到要離開世間了,六道輪迴可畏,卻不知要到那兒去?「不知道」正是深沉的內心恐懼,會令心無法安住於當下;或者想到要離開長伴的親人、子女,不捨的心情就會湧上來,怎麼能無憂無擾呢?我們若是還沒看破世間「空、苦、無常、無我」,「憂悲苦惱」就會時時從內心現起,吹皺一池春水。若真能清明澈見無常、無我,世間還能有什麼事繫縛你,令你惶恐不安呢? 臨終時,除了「善法」能幫助我們外,其它所擁有的親情、名利、權勢,都無所助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 臨終時,只能自己面對死後的未來,除了「善惡業」跟隨著你,世間沒有人能夠陪伴你,名利、權勢,也絲毫帶不走。臨終時,最好的良伴,是平時所修習的「善法」。就「念佛者」而言,信受「如來悲願」,發願求生淨土,並時時深化這股「願力」;到了「臨終時」,強大的「願力」就會引導我們前行,也將是臨終心安的一大支柱。 「念佛者」的「世間厭離心」與「西方欣願心」若不夠清明親切,到了臨終時,若稍有「違緣」或聽聞親人哭聲,就有可能亂了方寸,「佛號」就使不上力。要能使得上力,常安於「臨終心情」而念佛,或觀想「西方依正莊嚴」而念佛,就至為緊要,不宜忽略「觀想」的助行。 「念佛者」最初修習「觀想臨終心情」,「念頭」不免會被「世間執心」所擾動而閃爍不停。只要時時觀照世間「空、苦、無常、無我」,日久功深,必能有力的「厭離世間執愛」;就像大氣球往上飛時,綁住氣球的細線會被「向上的欣樂心」漸漸掙開。一旦能安住在「臨終心情」中念佛,念頭就能安住在當念中覺照,當能在「名號」中觸及世間「空、苦、無常、無我」,逐漸有力的解開世間繫縛,念佛的「法喜」隨之湧現,不同過往。 印光大師在閉關時,關房門上貼有警策文:『虛度七十,來日無幾,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謝絕一切,專修淨土,倘蒙鑒愚,真是蓮友。』據說,印祖的念佛堂,完全沒有供奉任何佛像,只掛著一個「死」字,令心安立在走向「臨終」而精進念佛,而非強調「唯是執持名號」。 一直以來,我也時常如此觀想「臨終心情」而念佛,從中獲益良多,深感這是一門殊勝的「念佛觀」。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禮佛一拜.滅罪河沙》

《禮佛一拜.滅罪河沙》 「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嗎?信者有,不信則無。聽過一則佛典故事:一位老婆婆把「六字大明咒」念錯了三十年。有一天,一位喇嘛經過附近,看到老婆婆的房子上方很光亮,知道裡面有大修行人,就決定去參訪。結果只看到一位念錯「六字大明咒」的老婆婆。喇嘛告訴他發音錯了,老婆婆也聽從法師的糾正,重新起修。喇嘛離開後,再回頭看那房子,已沒有之前的光明,大吃一驚。喇嘛於是趕緊回頭跟老婆婆說:「其實您念的音是正確的,我只是在考驗你對法的真誠心,才這麼說的。」老婆婆聽了法師說他很有「至誠心」,一定能夠成就,高興的跪下來頂禮。喇嘛離開後,再回頭看,房子上的光明更明亮了。故事說明修証「貴在一心至誠」,「禮佛功德」也當如是。我們眾生若是懷有「我慢心」,就會障礙對法的「一心至誠」。少了「一心至誠」,也當是難契應法門的一個障礙因素。 《地藏經》:『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眾生在「貪瞋痴」習性下,無止境的在造「貪瞋痴業」,業障高過須彌山。在無止盡的業海中,若能以上述那位老婆婆的「至誠的恭敬心」與「信心」禮佛,當下「全念是佛念」,即截斷了「貪瞋痴」妄流,令「誠敬心」得以點燃心中的「自性光明」。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智光」若起,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愚。這樣的「禮佛功德」,一損一增,豈只滅罪河沙? 《楞嚴經》:『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十方如來無時無刻佛光攝受眾生,眾生禮佛時,必能感通十方如來悲願,就如嬰兒哭叫母親,必得母親的回應。《楞嚴經》:『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禮佛」是「憶佛」的一種。眾生真能深信「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必能發「至誠心」禮佛;當下「生佛」交感,如明鏡照月,月在鏡中,即鏡即月。即使業障尚未能完全淨化,未能見佛如目前,自得心開;也必被十方如來所護念,只要一心奉行恆持,必定當來見佛,去佛不遠。由「禮佛」交感如來悲願的功德,何只「滅罪河沙」所能形容。

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感應道交》

一【感應】 瞋心重的眾生,面相就會與「瞋心」交感而得「兇相」。或者心現起邪惡的心念,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會自然的感得地獄業報;或者為善感得升天,何嚐不也是「有感而應」? 我們從電視看到地震、火災造成無數人家破人亡,心中感得流下憐憫淚,便是「有感而應」。佛菩薩有大神通力,感受無邊眾生處在煎熬的苦難中,故而發下「眾生無量誓願度」之「應」。 《地藏經》中地藏菩薩在因地為光目女時,為了救度在地獄中受苦的母親,聽從當時的阿羅漢指示:『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 我們眾生心只要以「至誠心、恭敬心」來憶佛,如來皆能知之。倘若不能感通,無非是心未至誠,如鏡有塵垢,明月才無法在鏡中顯現。至於能不能滿所願,得有具足的因緣。 光目女的母親所以能脫離地獄,並非是如來去救拔出來的,而是其母所說:「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如來的「功德力」雖然是救拔其母不可或缺的「因緣」,但是其母親能否脫離地獄,光目女所作的福力、所發的願力,才是主要因素。從這個例子來看世間人到寺廟燒個香、拜個佛,不問自己的發心與努力,就希望他的家庭、事業脫離苦難,一帆風順。這樣的「因地心」,怎可能感得那種「果地」的感應? 「求生極樂的念佛者」,一心繫彌陀,憶想西方;到了臨終時,會感得彌陀如來現身迎接,即是有「此因心」而應得「此果」。為什麼能與如來感應道交呢?《觀經》說:「如來法性身,入於眾生心想中。」如來法性身遍十方界,眾生只要以「深切的至誠心」憶想如來,如來就會感應眾生所想、所念。如《觀經》中韋提希夫人被其子阿闍世王幽閉,萬分憂愁,於是遙向世尊而五體投地禮佛,頭禮下去時;世尊正在闍崛山,立即知道韋提希的心念。當韋提希頭抬起來時,世尊與大目健連及阿難,已現出在其面前。因此,一心至誠求生佛國淨土者,必然感得如來攝受,也是無庸置疑的。 某些人由於「過去世」有「念佛」或禪修的善根,今生有可能在某因緣時節發起「善根發相」,比如有念佛者於念佛中,或禪修中「見光、聞香、見蓮花」,乃至會見到某些凈土瑞相,當是感通過去善根因緣,才映現出這樣的善相。遇到這種感應,《楞嚴經》說:『不作聖心,是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要以「平常心」看待這類感應,而且要只管一心念佛、憶佛,莫作他想,切莫執為聖境,否則心念將會迷失正念,失去念佛的「正因」。 若是口中念佛,心求世間名利,何來感應「如來悲願」?或有「為求瑞相或神通而念佛」,因地不真,果必招紆曲,或有感來鬼神,也就不足為奇了。 「念佛者」一心繫念彌陀,不求感應而自然感應如來大願心,才是「真感應」,猶如明鏡照月,月現明鏡中,是本然的事。 二【如何與如來感應道交?】 《金剛經》說:「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或有「念佛者」聽了「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會感到很疑惑,「念佛」求生佛國淨土,怎麼變成「行邪道」? 《金剛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是「諸法實性」,所以《金剛經》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又說:「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以「般若智」照見諸相非相,離一切相來契得「諸法實性」,由此感通「如來」。非外求於境相所能証得,所以想要以「世間三十二相、音相」來明白佛的「法身」,那是背道而馳。 《金剛經》說:『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只要我們對《金剛經》所說,一心「淨信」,就能以自心清淨心感通如來。亦如《禮佛偈》:「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禮佛時,心念專一、至誠的「清淨的信心」,當下即與如來的悲願「感應道交」。 「念佛法門」也如是,「念佛者」以「至誠清淨信」與如來悲願「感應道交」。 如何與如來「感應道交」? 《金剛經》說:「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或有「念佛者」聽了「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會感到很疑惑,「念佛」求生佛國淨土,怎麼變成「行邪道」? 《金剛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清淨體性」乃無來無去。《金剛經》又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此乃「語言道斷,心行處滅」方能契得「實相無相」;是以「般若智」照見諸相非相,離一切相來契得,而非外求於境相所能証得,所以想要以「世間三十二相、音相」來明白佛的「法身」,那是背道而馳。 世間說有,佛陀也會說有,如《金剛經》說:「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但是佛法善用「聲相、名相」方便來引道眾生入佛法大海,只是不著名相,即相離相,不被名相所染。「念佛法門」也不例外,一句「阿彌陀佛」,令「眾生心」截斷「妄想習性」的洪流,投向彌陀如來的大願海,轉「追逐五欲心」為「欣樂如來大願心」。無始以來的「染污心」就在「聲聲佛號」中,漸漸「轉迷為悟」、「轉染為淨」。 《禮佛偈》:「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以「清淨的信心」禮佛時,心念專一無妄想,乃至泯息「能所分別」,當下「清淨心」即與如來感應道交。也如《金剛經》說:「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 這也是「念佛」時,必須以「深切的至誠心」來生起「淨信」、念佛求生淨土,才能與如來感應道交。

2022年2月21日 星期一

由「所緣境」漫談「行持差別」

由「所緣境」漫談「行持差別」 「法門」行持之初,妄念不免非常強大,心念猶如跳躍不停的猿猴,須將其繫在木柱上,方有安住之時。「所緣境」就如那根「木柱」,令心專注當下,不攀緣外境。 「念佛法門」多以「持佛名號」為「所緣境」。最初把心緣在「佛號」的「聲相」上,比如「阿彌陀佛」四個聲音,聽得明明白白,令心安住於「佛號聲相」中相續不斷。「佛號」忘失了,就重新提起,不斷的干捶「攀緣妄想」。當粗分「攀緣妄想」漸漸息下,所緣的「佛號」只要輕輕一提就能綿綿相續;此時可以改為「心念心聽」,口中沒有出聲念,但是心內的「佛號聲相」依然瀝瀝清明。憶念的「聲相」與出聲念的「聲相」,兩者是沒有差別的。「定心」與「智慧」從這個基楚上慢慢前行。 「念佛法門」的「觀像念佛」,是以「佛像」作為「所緣境」;當然也可以「佛號與佛像」同時並存。觀佛之初,如果「佛像」觀不起來,不妨先從「持名念佛」來增長「定心」,再修「觀像念佛」。 《觀佛三昧經》有明述「觀像」的修習方便。最初先睜眼細看所要觀的「佛像」,看清楚後,再閉眼令「佛像」清明顯現。若觀不清楚,就再睜眼看,然後再閉眼觀察,不斷的修習;直至睜眼、閉眼都能令「佛像」猶如在眼前。 「禪門」所依持的「所緣境」,根本上,必須先自肯「心性本然清淨」,只是我們眾生最初找不到那「心性」,無法用無形無色,週遍法界的「清淨心性」來作為「所緣境」。所以「禪修」最初,也得依於「所緣境」來作為「敲門磚」,比如「觀呼吸」、「看話頭」、「參公案」等等。 「觀呼吸」是以「呼吸」為「所緣境」;又如參「念佛者是誰?」參的時候,「念佛者是誰?」這個「所緣境」,最初必須不忘不失。參的當中,念頭雖然會來來去去的思惟、觀察,但是所參的「公案」要依然不忘不失。「參公案」所要具備的「觀察力」、「定心」要比「念佛法門」的「住心取境」來得高,才能令「疑情」生起,綿綿相續。

2022年2月6日 星期日

《迴向》

《迴向》 「迴向」是成佛道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普賢十大願行》第十大願:普皆迴向,把一切所修功德迴向給十方有情。又如《大毘婆沙論》說:『菩薩過去三無數劫所修種種殊勝善行,皆為迴向無上菩提、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由斯行願於最後身居諸有情最尊勝位,眾生遇者無不蒙益。』 「迴向」有「迴自」與「向他」兩方面。 如《地藏經》:「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現今的「盂蘭盆法會」即是「將供僧功德」迴向給過世親人。我們也可把「善行」迴向給冤親債住,「迴向」中就含攝了「懺悔功德」,清淨業障,是一門「當世利益」的法門。 《忉利天宮神通品》:「云承孝順之子(婆羅門女),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設供修福」迴向的力量大小,除了涉及「設供者」的「福德深淺」外,也當涉及「被超度者」的「善根」。如本品中『(婆羅門女)其母信邪,常輕三寶。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被超度者」在生時,尚有「三寶」之緣,只是未能全信;若是「全不信」或「無善緣」,「迴向」的力量就大大不同了。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強調四次「迴向法界」,「功德」迴轉到自心的殊勝。「迴向」時,能把心量擴大,「福德」也隨之迴小向大。如《地藏經》說:『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是國王等(所作布施福利)當得三劫為帝釋身,受勝妙樂。若能以此佈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國王等,于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作的功德若是迴向法界,就能「迴小向大」,轉三劫帝釋強身為十劫大梵天王。如《慧海請問經》說:「譬如水滴落大海,大海未竭彼不盡忌,如是回向菩提善,未得菩提亦不盡。」「迴向」的心量多大,福報就多大。迴向給「自己」,猶如一滴水,很快就乾枯;若是迴向給十方有情,猶如一滴水滴入大海,化為無盡,能永不乾渴。 「迴向」是「心力」的迴轉,「心力」能轉「業力」,能改變一個人的福禍。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復有業能令眾生得決定報,若人於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業發願迴向,即得往生,是名決定往生,是名決定報業。若業非增上心作,更不修習,又不發願迴向受生,是名不定報業。』「善行」如果不作迴向,「善行」就會隨業受報,比如「升天」或「受用世間富貴」。若能求生佛國淨土,圓滿菩提,當是最為殊勝了。如《無量壽經》:『諸有眾生聞其名號(阿彌陀佛),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至心迴向」有著「一心」貫澈的力量,如《觀經》:『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迴向發願心」乃從生活中所行的一切微 妙善法皆「迴向」往生極樂,貫澈「一心」至誠、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