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誦「彌陀經」的感想

文:唐岐
(早晚課  
我的老家有安「神明廰」,我常常仰望著觀世音菩薩的莊嚴法相。我父親在世時,早晚都會供香、供水,也常常跟菩薩訴說心事。若是農事忙得太晚,也會交代家人供香、供水。一生中,除了生病或外出未歸外,都不曾空過。即使往生的那一天早晨,還是與往常一樣的供香、供水,跟菩薩訴說心事。這樣的恆心毅力,對我發心做早晚課有著很大的影響。
只要不趕時間,早晚課我都會誦《彌陀經》。我的記憶力很差,剛開始時,短短一部《彌陀經》誦了大約二三個月,不下三百遍,才能大致背誦下來。這當中常常誦到一半就忘了誦到那兒了,也會現起昏沉而打哈欠,即使早晨已睡飽也不例外。
誦經中,經文若是沒有聽得清明,心念很快就被妄想入侵了,總是念到後句時,就忘了前句;念到後段,忘了前段。昏沉的時候,我就提起精神,從那兒忘失就從那兒重新誦起。就這樣努力三四個月後,才漸漸克服打哈欠的現象。這時候,我也發現了自己的定心與觀力,已有所增長。
「早晚課」能不能持之以恆,最大原因應該在於克服「懈怠心」。「懈怠心」多來自於籍口,比如太晚睡,早上昏沉重,就會找籍口說:「今天比較疲倦」,就草草結束功課,不能貫徹「句句分明,聲聲入心」的法則。
「早晚課」若是能夠持之以恆,必然心存「道心」,自然會有克服障礙的力量。每次出現「懈怠心」時,我就會想起我父親的恆心與毅力。
《八大人覺經》說:「懈怠墜落 ,常行精進 ,破煩惱惡。」精進能對治懈怠心,古德明示說:「精進猶如攢木取火,若是中途停下,就會事倍功半,或半途而廢;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何恆常精進?發心「早晚課」正是「精進心」的實踐。我對這句法語頗有感觸。
()昏沉與掉舉
在誦經過程中,不免會受到「昏沉與掉舉」的習性干擾,就像揮不走的螥蠅,揮之又來,也當是我等凡夫必有的問題,也必需面對的問題。
如何消除「昏沉與掉舉」?《楞嚴經》開示了大原則:「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意即內攝六根,止息對外攀緣,而後一心念佛不輟,即是「淨念相續」。只要能「淨念相續」,「昏沉與掉舉」就自然會消失無縱,猶如太陽出來,黑暗會自然消失無蹤;反之「昏沉或掉舉」現起時,「淨念」當下轉為「妄念」了。
印光大師說:「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
印光大師這段話,可以說是降伏「妄念」的要訣。我們若能依大師所說:「口念心聽,句句入心,持之以恆」,定心與觀力必然能漸漸增長,「妄想習性」也必然會鬆動、淡化,乃至降伏。就怕我們沒有這樣的堅定決心。
我的習性根深蒂固,深感若非善根深厚,要單一的從「都攝六根,淨念相續」這條捷徑來成就一心念佛,就像要從地上直接跳上二樓,有著屢試屢敗的挫折感。讀《瑜珈師地論》時,才發現造成「昏沉與掉舉」的原因眾多,有部分造因於未具足「善根」,比如未守律法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潛在的不安因子,會在誦經中湧現。有些是習性上的問題,比如放任六根對六塵攀緣,形成深厚的攀緣慣性;或者飲食沒有節制,貪染世間五欲,都會造成身心失調而現起「昏沉與掉舉」的現象。既然造成「昏沉與掉舉」的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在對治上的「助行」也就不能止於單方面。
我們每個人的習性都不盡相同,有人「貪欲習性」比較重,有人「瞋恚習性」比較重,有人「我慢習性」比較重,在「助行」上也就各各不一。當我發現貪欲現起時,會以「不淨觀」與「無常觀」來作加行;發現瞋念浮起時,會以「慈心觀」來作加行;平時也常以「拜佛」來對治我慢心。
我在「誦經」時,歸結三方面要領:
一是在念佛或誦經時,「都攝六根」。「口誦心聽」,令「淨念相續」的「定心」來幫助止息「掉舉、昏沉」。
二以觀極樂依正莊嚴來生起往生的「欣願心」,以及觀照五欲過患來生起「世間出離心」。
三是熏習「空性智慧」來了達「妄念本空」,令心在面對「昏沉與掉舉」現起時,不會起心對抗。
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空性的智慧」不是決定得生與否的決定,即使尚無力了達「妄想本空」的般若,也不會因此障礙信願心的堅定。但是有「空性的智慧」,則能幫助我透澈妄念的本質,能令心在誦經中不與妄想對抗而起煩惱,有助於增長「淨念相續」。
()誦經與「觀想」
歷來淨土祖師都大力提倡「持名念佛」,而非「觀想念佛」。善導大師說:「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觀力弱又對甚深教理無法信解的凡夫,無法依於「觀想念佛」得生極樂,但是能依於「持名念佛」相應彌陀大願心。其次,「往生與否,在於信願之有無。」而非一定要具備「定心」,透過甚深的觀想才能相應念佛法門。
雖然祖師不會大力提倡「觀想念佛」,但是我在誦經時,還是會量力「觀想」。我的理由是:「觀想」可以作為持名念佛的「助行」,當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舊嚴,觀得越親切時,「欣願心」會就自然的增長。其次,「觀西方境」比之於「依文誦經」更能引生「欣樂心」,猶如看到寶石的光澤殊勝,比之於聽來的感覺更加親切。
我在進行「觀照」的過程中,分成三個階段:「依文誦經」、「依文觀義」、「依文觀境」。
「依文誦經」是在誦經時,句句了了分明時,「定心」與「觀力」就在其中增長了。「依文觀義」則是從誦經文的同時觀照經義,「定心與觀力」必須比之於「依文誦經」必須要更好些。剛開始時,誦到第二段時,我同時能大略觀照到前一段,而後慢慢增長到觀照前二段、前三段等等。
最初作觀時,若是沒有以「勵力作意」來緣住「所緣境」,觀境就會很快被強大的妄想習性所淹沒。只是強力作意緣住「所緣境」時,會產生神經崩緊的現象,「觀照力」也會侷限在崩緊的範圍內,而且很快就身心疲累。若能在緣住「所緣境」的同時去放鬆全身,「定心與觀力」就在放鬆的當下,綿綿細長,我發現這是修習「觀照」過程的一個方便要領。
崩緊的原因,首先來自於對「文句慨念」的緊執,比如念前句時,必須透過思惟尋找,才知道下一句;這樣的「思惟尋找」,有著粗重的「分別念」。我們若能從「依文觀義」中「得旨忘詮」,就能止息「分別念」,崩緊的神經也會隨之在鬆開,觀力也隨之增長。
《瑜珈師地論》把「定心與觀力」的增長過程分成四個階段:「勵力作意」、「有間缺作意」、「無間缺作意」、「無功運轉作意」。這四個階段也當是說明「妄想執著」鬆開的過程。
所謂「依文觀義」,以「金子」來說,我們都明白「金子」是從「金礦」提鍊出來。當我們想起「金子」時,不用透過思惟就能明白金子的由來與作用,名為「依文觀義」。「依文觀境」者,比如說到金杯時,不必再透過思惟,心中就呈現金杯光澤與美感,猶如親眼所見。
「觀想念佛」,顧名思義,必須要有基本的「觀力」。觀力倘若還不足又要勉強去觀,會有退失信心的可能;所以觀力倘未具足前,最好先「只誦不觀」,不勉強作觀,把重心放在「句句誦得分明」就好;待「定心與觀力」增長後,再「依文觀義」或「依義觀境」來增長「信願心」。
倓虛法師在「佛七開示」中說:「念佛期內,每天一開始,要念《彌陀經》,常住裡作晚課的時候,每天也要念一遍,就是把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境界在心裡熏習一遍,使在觀想上,成一種西方極樂世界的觀念。也像一部電影片子,念一遍就等於是把西方極樂世界的影子在心幕上放映一遍。日久天長,在六根上所接觸的,整個是極樂世界的最勝境界的妙相莊嚴。在現時來說,雖然還沒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然而在心裡上,卻早已被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所包圍。人們的意識在無形中都沉浸在妙相莊嚴的氣氛裡,將來臨命終時,熏業現前,平日所持誦的阿彌陀佛聖號、諸聖眾等,到這時會真的現身來接引你了。平日所憧憬、所縈迴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清淨妙境,在一剎那頃,也就化現目前了。」倓虛法師所說「雖然還沒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然而在誦經時,心裡上就已同時在熏習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
對一個早晚誦《彌陀經》者,在八識田中,日日就在深植西方淨業,也同時在消彌過去追染五欲的習性而「轉染為淨」,又能從經典中體會諸佛成佛之道而「轉識為智」。
()應機眾
「法不孤起」,佛陀說法時,都會依於當時的環境文化與眾生根機而說,所以每部經都會有不同的應機眾。比如《金剛經》的應機眾是以須菩提尊者為上首。須菩提尊者是「解空第一」,在眾多的佛弟子中,對「諸法空相」有深澈體會的代表者。《彌陀經》的「應機眾」是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為上首。在菩薩眾中則是以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為上首。亦即《彌陀經》需要智慧深澈者,才能領會經中要旨。
又如《圓覺經》是闡述諸法第一義諦的經典,「應機眾」是大菩薩眾。不但不是我們凡夫,也不是聲聞聖眾,所以《圓覺經》是由十二位菩薩來代眾生提問。《彌陀經》則是一部「無問自說」的經典,在沒有因緣下,佛陀自己提出來說,為什麼呢?因為《彌陀經》所講的境界,唯佛與佛方能了知,非聲聞、非菩薩眾所能了知,所以只能「無問自說」。
《彌陀經》短短一千多字,舍利弗尊者被佛陀叫了三十三次。每說一段,佛陀都會加重語氣來提醒舍利弗注意聽。「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倘且只能一心信受如來所說,沒有發問的餘地,何況是我們凡夫?即使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也沒有在經中為眾生提問,唯是聽聞領受,這也說明《彌陀經》所述境界甚深甚深。
世尊說法時,常隨眾的佛弟子約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佛陀在說《彌陀經》時,提到當中十六位尊者,也是應機眾的代表。周利槃陀伽尊者由於過去世對佛法的布施很慳吝,才感得今生很愚純「掃把」兩個字都記不住,念到「把」就忘了「掃」;念「掃」就忘了「把」。阿難尊者與其它尊者都無法教授愚純的周利槃陀伽,只好請佛陀親自教授。佛陀要尊者一面發心為大眾掃地服務,一面誦念「掃把」;時間一久,終於漸除「愚純」的業障,背誦了「掃把」。佛陀接著教尊者念「掃塵除垢」來令尊者悟入「掃除心垢,清淨心地」的理趣。尊者依循世尊教誡,一步一步的証得「俱解脫阿羅漢」果位。
一句「阿彌陀佛」,或許有點如念「掃把」那麼枯橾無味,但是只要「信願」堅定,當能如尊者深信世尊真實語而一心念佛,再依念佛功德來漸消塵垢而開智慧。若能再融通「淨土經典」義理來相契彌陀大願心,也當能在彌陀護念下成就菩提,猶如周利槃陀伽尊者獲得世尊的攝受而証得聖果。
「淨土法門」被稱為「難信的法門」,主因是「如來境界不思議」、「度眾方便不思議」。如來境界對我們眾生而言,誠是「難思難議」;然而,若能如尊者那般深切的「一心信受」,當能在彌陀攝受中,入佛知見,為佛所度的不思議。
()念佛念法念僧
「法界唯心」,眾生會投生於娑婆欲界,必然心繫世間五欲,為五欲所繫縛。想要解脫「欲界」的繫縛,就得轉化貪欲習性了。當我們在誦經時,心念隨著經文而繫念西方極樂,當下的心念就有轉「五欲習性」為「念佛念法念僧」的「正念」了。
恆持的早晚課,會令「念佛心」由生轉熟,染業轉向淨業,在臨終時,就能依於「淨願」往生極樂淨土,如《楞嚴經》說:「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我在「依文觀義」時,當誦到「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心念就在憶念彌陀如來。誦到「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念僧」就在其中了。所以誦《彌陀經》時,心念當下就在「念佛、念法、念僧」了。
我自忖要能「往生佛國淨土」,當從兩方面同時進行。一是觀世間「空、苦、無常」來截斷五欲的繫縛。二是「欣樂極樂世界」來成熟念佛、念法、念僧的淨業,以及生起往生的「信願心」。
早晚課誦《彌陀經》時,心中的「西方境」會從「九住心」的「內住」開始,漸漸形成「等住」、「安住」。心念「安住」在「極樂聖境」時,降伏「攀緣習性」的力量就大大增長。此時,若能同時反照到五濁世間,當能少份感觸到「空、苦、無常」的本質,不但有助於厭離世間的染著,也同時生起對極樂的「欣樂心」而念佛。
《彌陀經》說:「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我們娑婆眾生要成就「念佛三昧」、「一行三昧」,在強大的無明妄想習性下,猶如逆水行舟,百般艱難。反觀極樂世界的風聲、水聲、樹聲都是彌陀在為眾生演說的法音;極樂眾生所聽到的法音,都是彌陀依於自身的根性而說,很自然的引導眾生「念佛、念法、念僧」來成就淨業;猶如順流而下,水到渠成,兩者的難易,如天懸地隔。
()誦文觀義
誦經誦到「菩薩、聖僧、天人」名時,為了增長對「僧寶」的恭敬心,我會「依文觀義」,而非只是流利的誦經文。比如誦「長老舍利弗」時,會融入「智慧第一」的法義;久而久之,「誦名」的同時,「誦義」就在當中。初作觀時,「誦名」與「誦義」無法合一;只能先誦「舍利弗」名後,再觀「智慧第一」的法義。持之以恆後,在某一時,「誦名」當下,同時照見「誦名與觀義」。照見「誦名與觀義」的觀境,會漸漸由閃爍而安住;無始以來的的無明妄想也會漸漸淨化,猶如旭日東昇時,晨霧會慢慢的散去,「法喜」也會逐漸現起。
「摩訶目犍連」是「神通第一」。「摩訶迦葉」是「頭陀行第一」,樂於清淨苦行。「摩訶迦旃延」是「論議第一」,善解析如來真實義。「摩訶俱絺羅」是「答問第一」,善於對不同根機眾生回答問題。「離婆多」譯為「假合和」,了達人身四大是合和而有,不為假有的四大所迷,在佛弟子中為「無倒亂第一」。「周利槃陀伽」是「義持第一」,能僅持一偈,就開悟証得神通俱足的「大阿羅漢」。「難陀」是「儀容第一」,四大威儀非常莊嚴。「阿難陀」是「多聞第一」,是佛陀的侍者,聽聞佛陀所說的教法最多。「羅侯羅」是「密行第一」,總是默默的自我精進。「憍梵波提」是「受天供養第一」,尊者過去世曾譏笑老比丘吃飯像老牛吃草,以此「口業」,致使五百世投生為牛,今生雖然証得大阿羅漢,但是吃飯的動作還有牛的反咀嚼習性;佛陀為了避免無知的眾生看到尊者的吃相,生起不恭敬心而造下惡業,所以特別淮許尊者到天上受供養。「賓頭盧頗羅墮」是「福田第一」,尊者現今尚住世間,讓娑婆有情供養而深植福田。「迦留陀夷」是「教化第一」,尊者曾是惡行比丘,後來懺悔改過,發願廣度被其傷害過的人,教化無數眾生。「摩訶劫賓那」是「知星宿第一」,精通天文地理。「薄拘羅」譯為「善容」,擁有慈祥的面容,據說活到一百六十歲才涅槃,乃「壽命第一」。「阿冕樓馱」又名「阿那律」,「天眼第一」,能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
諸菩薩眾中,文殊師利菩薩在菩薩眾中代表「智慧」,是眾菩薩之首,所以稱為「法王子」。阿逸多菩薩是當來下生佛彌勒菩薩。乾陀訶提菩薩譯為「不休息菩薩」,道心無間之意。
()有世界名曰極樂
求生淨土的「念佛者」,自然信有彌陀所成就的極樂世界。然而,娑婆眾生當生都沒有去過極樂世界,要怎麼相信真的有極樂世界?
世間聰明機智者,講求眼見為實。在無法眼見下,有的認為「極樂世界」只是如來的「方便語」;有的認為只是心中的「緣影心」,猶如莊子寓言。持這樣的見解者,多會主張「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認為自心清淨就是淨土,自性當體就是彌陀,不認為有實質的極樂世界可以往生。
「萬法唯心」,地獄也是唯心所現,我們也無法眼見為實,但是《地藏經》說:「實有地獄」,大家都相信,不會去否定。極樂淨土也是唯心所現,為什麼會把「極樂世界」說為「緣影心」?不相信「實有極樂」呢?
朝過五台山者,不會否定五台山「實有菩薩頂,那兒有法師在說法」。在「因緣進行中」,我們不能否定「實有菩薩頂」,實有法師演說佛陀教法。
「菩薩頂」本來沒有,因緣聚合而有,是因緣所生,也會隨緣而滅。緣生緣滅,空無自體性,當體不生不滅,名為「無生」;亦即「緣起本身即是無生」,非是離開「緣起」而有所謂「無生」。
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在「禪門」上,意在直指「清淨心性」。「淨土門」則是明示清淨心性所現的「法相」來指向成佛之道。同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在宗門差別上,各有所表。又如「妄念」,「空宗者」以「空性般若」洞澈「妄念」空無自性,直契當體不生不滅的清淨心性。「有宗者」則在事相上息滅妄想習性,契入「一真一切真」,由此契入「是心是佛」,契入「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彌陀淨土」是彌陀如來一真法界所現,所以「即心即土」,名為「唯心淨土」。眾生心性同於彌陀法性,無別無異,當眾生觀想極樂,心境即現極樂,也能成就極樂,名為「自性彌陀」。
()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
有人深信「實有極樂世界」,但是會懷疑說《阿彌陀經》是世尊二千多年前所說,於今阿彌陀佛是否與世尊一樣已經涅槃?《阿彌陀經》明示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現在說法,也是表示彌陀如來尚未涅槃。
《阿彌陀經》明確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阿彌陀佛住世壽命無量,何況成佛已來才十劫,不用擔心彌陀如來已涅槃。《阿彌陀經》又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世尊為了讓求生極樂的念佛者「斷疑生信」,用肯定的語氣重覆明示過去已發願往生者,或者現今才發願,或者未來發願者,都能滿願而往生彌陀淨土。「當發願」者,是指我們現今的念佛求生者。
「如來」者,不來不去,沒有所謂壽命長短。然而,如來的應化身是隨眾生因緣示現,當因緣盡時,就會有涅槃,有它的時間性。當如來示現涅槃時,是否「度眾生的因緣已盡」?經典明示十方如來在因地時,無不發願「度盡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豈會捨一有情不度?地藏菩薩尚且發起「眾生度盡,方証菩提」的大願,何況是如來?
娑婆色身壽命不過百年,要能有信佛學佛的因緣很不容易。不說現今眾生無緣聽聞佛陀說法,即使本經當時的舍衛國百姓,能夠有緣聽聞佛陀說法的人也只是少數。
我很慶幸在此生中沒有迷失於名利追逐,也沒有年少夭折,還能有近三十年的佛法熏習因緣。在這麼多年的學習中,很能感受我等眾生貪瞋習性的強大,望眼解脫彼岸,渺無邊際。每當無明習性暗潮洶湧時,就想到無始以來,隨順貪瞋習性流轉,長劫輪迴至今,就心有戚焉!人身難得今已得,法門難遇今已逢,今生不向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五正行
「信、願、行」的「行」是「行門」。「持名念佛」是「念佛法門」中的最簡便「行門」,然而並不是唯一的行門。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把「念佛法門」的行門歸類為「正行」與「雜行」。善導大師說:「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
從五個「行門」中來堅定往生的信心決定。讀誦「淨土三經」而發願往生,也能成就決定的信心而往生;或者觀想極樂依正莊嚴而發願往生,也能成就往生;或者持名念佛、讚嘆供養阿彌陀佛而發願往生,也能獲得彌陀接引而往生極樂。
「五正行」中,以「持名念佛」最為簡便,最適用於一般大眾的主要行門,善導大師安立為「正定之業」。其餘四正行安立為「助業」。
「持名念佛」最容易成就一心,比如在禮佛時,心念必須隨著身子而動,不容易形成一心;誦經時,心念也要隨經文而動,願往生的繫念心容易中斷。至於「雜行」就更不容易令「念佛心」不斷,比如去醫院當志工,必須全心全意的照顧需要者,不能分心念佛,雖然也能將善行迴向往生,但是在令心繫念彌陀的方便上,不若「持名念佛」來得善巧。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偈》中提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答:眾生障重,境細心麤,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觀想極樂依正莊嚴」雖然很能對極樂世界感受親切,但是對於攀緣習性深重的眾生,必然受到妄想習性干擾,難成觀力;要把極樂依正莊嚴,安住在心中憶念相續,會像是用一根手指在抓泥鰍,難以掌握住,不如「持名念佛」來得容易令淨念相續不斷。
大師顧慮到障重眾生,觀力不足,若是以「觀想為主行」,容易受到挫折而退失信心,所以勸請「專稱名字」。
我最初誦經時,妄念非常強大,想要活在當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偶然的因緣下,以「拜法華經、四十八大願」為日課;雖然一天只有幾十拜或二百拜。透過功課的持恆,二年下來,攀緣散亂心漸漸的轉為「專注」、「清明」。當專注力增長後,誦到極樂依正莊嚴時,不刻意去觀境,卻發現觀境比之以前更為清明。感覺「拜佛、拜經」也是很好的助行,不但「伏下我慢」的善巧方便,在增長往生的信願心,也感覺比之於「單一持名念佛」來得善巧。
持續的「依文觀義」、「依文觀境」。所觀的境雖然還只能略觀,談不上「即誦即觀」,但是漸漸能夠感受到「能觀與所觀」在拉近距離。再回頭持佛名時,聲聲入心的清明力有所增長。
()執持名號
《彌陀經》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最初念佛時,曾經一心要依於「名號」來達到一心不亂。當然,不要說若一日,連十分鐘都無法做到。直至後來才發現「單一的心繫名號」,雖然對「定心」的增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樣的心態不是善巧的「念佛法」,對於成就「一心不亂」也不善巧。
對《彌陀經》這句話有著幾點感想:
其一。若一日、若二日 ---是要我們精進「持名念佛」,不論經過多少時候,直至「一心不亂」;而不是要求「一心不亂」的念佛來達到若一日、若二日----
「若一日、若二日」是略說,也是依於根機差別來達到「一心不亂」的時間長短,也不應該侷限於時日,理當無止境的深化「一心不亂」。
其二。《觀經》明示五逆十惡眾生,在臨命終時,若能遇善知識教念彌陀名號,也能當下消除往生的業障,獲得彌陀接引而往生。《無量壽經》也說「乃至十念」亦能往生,並沒有經過「若一日若二日 --- 。」由此而知,「持名念佛若一日、若二日---,旨在要我們精勤念佛來成熟對彌陀皈依的繫念心。
其三。世尊在說 「執持名號」這段話之前,已先演說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殊勝,令大眾生起「往生的信願心」,而後才勸請大眾要執持名號。所以若一日、若二日 ---,在於生起堅定的「往生的欣樂心、信願心」,非是達到「一心不亂」為目標,如藕益大師說:「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滿其所願而證所信。」又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亦即往生的要領在於「信願心」,而非單一執持名號的定心。
誦《彌陀經》時,就在熏染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日子一久,法喜心也會隨之日益增長。再回頭「持名念佛」時,很能從名號親切感觸「往生的欣願心」。「名號」一提,不用刻意去執持名號,「欣樂心」會自然而然的心繫彌陀。
(十一)一心不亂
《彌陀經》明示「一心不亂」念佛,即能在臨終時,獲得彌陀接引,亦即「一心不亂」是往生的要件。然而,「念佛三昧」是「一心不亂」,專注於某件事不為外境所亂,也是「一心不亂」。
我做不到「一心一境」的一心不亂,也不是我的目標。我所努力的是求生極樂的「信願心」不被所亂,就像立志要登上玉山,雖然也會駐足欣賞途中優美風光,但是不會動搖登上玉山的心志。
(十二)十萬億佛土
 一佛度化「三千大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才名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中含有「小千、中千、大千」,所以也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小千世界」就有一千個娑婆世界,一佛土有十億個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的距離就很難想像了。
我們娑婆世間的距離觀,是依於有形相的距離來推算,「十萬億佛土」非常的遠,但是往生極樂是「心識」往生,並不是「色身」往生,不能用有形的距離來推算。以台北到高雄機場,將近四百公里,坐飛機也要幾十分鐘;但是心識一提起高雄機場,可以不用一秒鐘,乃至憶想萬里外的太空,當下立現,不需一秒鐘。
又如有人至千里外的美國求學;思念母親時,慈母的容顏猶如在眼前,沒有千里之隔。《楞嚴經》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憶母的「交感心」像是水中影現天上月,水面影現月影的當下,沒有遠近的距離。願往生心」與彌陀願力交感時,也如水中影月,超越十萬億佛土,無前無後。
(十三)於五濁惡世說難信之法
自古以來就存有眾多的宗教信仰,幾乎每個宗教都會強調「依信得救」。古時候的「太陽教」、「火神教」等等,都會強調教主的神通廣大,只要一心祈求,就能除病消災,乃至令你事事順利、功名成就,令信徒生起敬畏,一心皈依。「淨土法門」也是依「信」而入,這與他教強調「信神立即得救」有什麼差別呢?
「宗教」都會強調他的教義能令人現世安樂,來世永息煩惱。所差別的是「佛教」有「三殊勝」經得起質疑,也是不共於「他教」所在:
一者,世尊在娑婆世界如實的成就正等正覺,非是想像出來的偶像。
二者,世尊留下完整的解脫教法,只要依教奉行,就能証得大涅槃。
三者,已有無數的祖師、大德,依於「佛陀教法」而成就,能為我們証明真實不虛。

《楞嚴經》說:「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五濁惡世的眾生,會為了名利而充斥著妄語,要能聽到「真實語」、「不妄語」的如來教誡,令眾生深信「念佛求生西方,仗持彌陀大悲願力,必能永息諸苦,圓滿菩提。」在邪見如恆河沙的娑婆世界,甚難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