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9日 星期日

《以名召德》

《以名召德》 有人想到「母親」兩個字,就流下感恩的眼淚,也就是「以名召德」,「母親」名號含攝著所感受的母愛。心中若沒有「慈愛」的覺受,「母親」就只像是沒有生命的符號。 誦「如來名號」也如是,「名號」含攝了如來為眾生所發下的廣大悲願。當「念佛者」誦出「如來名號」時,悲願感觸越深,對如來的繫念就越清明有力,越能與如來悲願「感應道交」。「求生的信願心」也由此深化。反之,所念的「名號」若不能召德,感受如來悲願,念起佛來就沒有那麼親切覺受。泛泛之念,何能生起「求生的至誠心」? 《彌陀經》談到要「執持名號」之前,先為我們介紹「極樂依正莊嚴」,無非要我們生起「欣樂極樂心」而發起求生的「信願心」,「名號」也才能「召德」,才能在「名號」中發起求生極樂的「欣願心」。 蕅益大師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似的,亦無得生之理。』又說:『如無信願,但念佛名,乃屬自力;以無信願,故不能與彌陀宏誓,感應道交。』 大師明示「持名念佛」不只是「單念名號」,「名號」中若是沒有「信願求生心」就無往生之由。 「念佛者」念佛時,會越念越歡喜,無非已信受「念佛求生,必得彌陀接引往生。」想到自己不久將來,必是極樂眾生;壽命無量,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用再為三餐奔波而苦,也不會有老苦、病苦、死苦;身心不起貪瞋痴,色身光瑩潔淨,具足金剛那羅延身,快樂如漏盡比丘。又能親近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又能隨意飛往十方法界,供養十方諸佛,厚植善根。想到這裡,怎不心生歡喜呢?這個「歡喜心」是依信受「如來悲願」來的。因此,「念佛者」讀誦《淨土經典》來感受「如來大智、大悲心」是必要的,也才能在「名號」中更親切的與如來悲願「感應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