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由「念佛」看「禪淨融和」


虛雲老和尚說:「參禪與念佛,在初發心的人看來是兩件事;在久修的人看來是同一件事。---初入手與禪是二,及其成功,二而不二。」
「禪門」被歸類為「空宗」,「淨土門」被歸類為「有宗」。對我們「初學者」而言,「空」是「空」,「有」是「有」,「空與有」就像油水分明不相溶,也像是兩條不相交集的平行線。但是對「已發慧的久修者」而言,則是「空有」不相礙。
古德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明示不論「禪與淨」,只要一門深入,都能泯絕「空有」的隔礙,同歸法性海。永明禪師也說:「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明示禪淨可以融和無礙,融合的智慧也能增長學人的道業。
初學者所以會有「禪淨的差別」,在於「禪宗」講求頓悟本具的「佛性」,行持上會以「無念為宗」,如《六祖壇經》:「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修習的下手處在於講求「放下執著」,相契「無念、無住、無相」的般若,再依於「無念般若」頓悟佛性。「念佛法門」則是先強調「執持名號」來成就往生極樂的「信願心」,並不以「見性成佛」為急迫目的。前者致力放下,後者則一心執持名號。在行持上,兩者是完全相反的方向,致使不明究裡的「初學者」會感到疑惑不解。
「禪宗」也會念佛,「淨宗」也會禪修。但是兩者所設立的修習方便,完全不相同,各各都有各自的「主行」與「助行」。「學禪者」的「佛號」只是作為參禪的敲門磚,比如參「念佛者是誰?」參到一念不生,如痴如醉,名為「淨念」,由此淨念相續,參破無明,証「無念般若」。至於「禪者」是否發願往生佛國淨土,則是另一回事,不是每個「禪者」都會發願往生淨土。
「淨土宗」的念佛,是從佛號中生起「求生極樂的信願心」,是以「信代慧」的法門。他深信如來是真實語者,深信過西方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只要眾生至誠念佛求生必得如來接引往生。念佛者「往生的信念」相續,不雜世間妄念,名為「淨念」,由此「淨念」成就「往生定業」。「禪觀」對「念佛者」來說,則是用來幫助「念佛者」歇下世間的染著,比如「觀空性」是用來看破世間如夢如幻的本質,幫助放下世間情識的執著,令「念佛心」一心不亂,臨終往生上品。
不論禪淨,都貴在一門深入,但是信心不足的中下根器者,對自宗法門的信心,難以堅定無惑。法門的行持,還沒死盡偷心,還會三心兩意的話,念佛就難以專一,「參禪」也會生不起信心,不免到頭來,成了兩頭空。祖師為了頓落學人的妄想攀心,會對偷心不死的「學禪者」說:「佛這一字,我不喜聞」』、「老僧念佛一聲,要漱口三日。」無非在幫助學人截斷雜念葛藤,引領一門深入。這類話句名為「轉語」,是引導學人頓落雜念,趣向「無念」的一種啟發手段,並非禪師反對念佛。又如《六祖壇經》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如果造罪,要求生何國呢?』也是同樣道理。
印光大師說:「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也是警示「念佛人」要死盡偷心,才能一心皈依彌陀,成就一心不亂的「信願心」。
我們凡夫尚未「禪淨雙融」的智慧,又不了解善知識的旁敲側擊的方便語,就直接譏謗「念佛者」著相求佛,或批判「學禪者」不切實際,空腹高心,都會造下了謗法的過失,我們不可不慎。
禪淨在在修習的方便上雖然有著甚大差別,然而一旦歸入「實相」,就眾流歸海,泯絕差別。「實相」是禪淨的交集點,在修証上,「禪宗」是依於「無念」直取「諸法實相」。「念佛法門」也有頓入實相的方便,如《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的「如子憶母」的「念佛法」。大勢至菩薩往昔就是依於「憶佛念佛」証得「念佛三昧」,並且以此「念佛心」入「無生法忍」。「入無生法忍」即是入於「實相」。
《楞嚴經》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們只要能夠「都攝六根」,以「如子憶母」般的心來「憶佛念佛」,相續不斷,也能「自得心開」,開般若証實相。「不假方便」乃是不必再經過其它的方便法,比如持咒、廣閱三藏等等,也能「開智慧入實相」。
古德說:「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則妙。」我們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法門自然會有千差萬別,不宜分優劣高下。八萬四千法門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最為緊要;就像生病投葯,要服下適合自己病症的葯物;若是不對症,珍貴葯材也會成了毒葯。

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念佛法門」的「行門」


「念佛者」多以「持名念佛」為主要「行門」,若是提到「觀想」,有些人會引用善導大師的話說:「眾生障重,境細心麁,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認為只要執持名號就好了,不用涉及「觀想」,也就忽略了「觀想」在「念佛行門」中是不可或缺的「助行」。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提到「念佛法門」的「行門」有「正助」二行。「口稱佛名、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都名為「正行」。只是善導大師對我們「障重的眾生」開示時,會強調「口稱佛名」的應機性、方便性、殊勝性,會以「口稱佛名」為「正中之正」,其餘歸類為「助行」,這是顧慮到「境細心麁,識颺神飛」的眾生,觀力微弱,比較適合以「持名」為「主行」,不適合以「觀想」為「主行」,並非否定「觀想」在「念佛法門」中的重要性。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明示說:「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
讀誦「淨土三經」、觀察思惟極樂依正二報莊嚴、禮佛、口稱名號、讚歎供養,都名為「正行」。
又說:「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我們吃飯,只單一吃飯也能飽食,若能配合其它蔬菜,更能吃得美味營養。「正行」配合「助業」的道理也是這樣。
宋代遵式大師把「念佛法門」的「行願門」歸類為四門:禮懺門、十念門、繫緣門、眾福門。這「四門」與善導大師的「五念門」大同小異,卻能更完整明述「念佛法門」的「行門」,很值得「念佛者」去窺探當中要領。
遵式大師在《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中說:「修行整足,唯須此四,何者?先禮佛懺悔,淨除業障,身心皎潔,故第一門如淨良田。次修十念,定心成行,立願要期,植往生正因,故第二門如下種子。次使,愛護長養,滋發芽莖,故第三門如霔以膏雨。次假眾福,助令繁茂,使速成華果,故第四門如灌以肥膩。是知能具修此四行者,最上最勝 然相由雖爾,若或少暇,但隨修三二一者,皆生彼國,以四門中各有行願,皆是正因故也。」
「禮懺門」猶如先把「心田」的雜草先清除,否則種下的「求生極樂的幼苗」會被「業障」所覆蓋,「信願心」難以順利發芽、生長。「十念門」猶如在清淨心田播下了種子。「繫緣門」猶如施以雨水,令幼苗成長。「眾福門」猶如施肥,令果實豐滿、甜美。
這四門若能全修,最能成就往生定業。若是生活忙碌者,無有閒暇,不具足同時修習這四門,也不妨擇其三或其二,乃至其一,只要「一門深入」也能成就往生的正因。
有些「念佛者」念佛久了,越念越不覺得親切,受用不到「念佛法門」的殊勝。這當中有很大的因素在於不知道要如何配合「助業」,若能撥出一段時間來禮佛修懺悔,只要日日持之以恆,當業障漸消時,當會有突破瓶頸的一天。
第一禮懺門者。應日日早晨,於常供養道場中,冠帶服飾,端莊謹肅,於佛像前,手自燒香,合掌定心,作是唱云:一切恭敬,一心頂禮常住三寶。(存心徧禮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寶。拜起,兩膝著地,手執香爐,燒眾名香,唱云:)
願此香煙雲,徧滿十方界,無邊佛土中,無量香莊嚴,具足菩薩道。成就如來香。(唱已,冥心少頃,徧運香雲,供養三寶,普熏眾生,咸生淨土。想已,置香爐,起作一禮,起已合掌,曲躬懇切,()想面對彌陀,及一切佛,而讚歎曰。)
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頂禮。----。我今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悉願斷除三障,歸命懺悔。(起禮,復跪地,執手爐。唱云:)
至心懺悔(叩)。我弟子(某甲),及法界眾生,從無始世來,無明所覆,顛倒迷惑,而由六根三業,習不善法,廣造十惡,及五無間,一切眾罪,無量無邊,說不可盡。---。次至別座誦經。(誦彌陀經,或十六觀經,若都不誦得經文,即一心稱阿彌陀佛名,量時而止,或更迴向結撮亦得。)
「禮佛懺悔門」含攝了「禮佛、觀想、懺悔、讚歎供養、誦經、念佛」。當中的儀軌首在令「念佛者」現起「恭敬心」。「恭敬心」是入道的「要門」,如印光大師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少了「恭敬心」,不論修那個法門,都難以領悟當中的堂奧。「禮佛」除了生起「恭敬心」,也會有效的伏下「我慢」,才能令法乳流入心田。
第二。十念門者。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惟長惟久,氣極為度,其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故,名此為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作此念已,發願迴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十念門」重在「以氣束心」,先以「十念相續」,令「念佛心」能「念念相續」。若能日日相續,年復一年,持之以恆,妄想習性自然會漸漸淨化,「淨念相續」會在當中奠立根基。
「十念門」是遵式大師為俗事繁多的眾生所開發出來的「善巧方便」。若是忙完俗事,或平時比較有閒福者,理應發起精進心,心心繫念彌陀,不應只是限拘於「十念」了。
「發願迴向文」的殊勝處,在於把經文濃縮成一小段,讓百忙的「念佛者」能在短時間內發起往生的欣樂心。由於效益殊勝,至今常被大眾所採用、宣揚。
第三繫緣門者。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土,譬如世人切事繫心,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不妨密憶,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應如是,或若失念,數數攝還,久久成性,任運常憶。---。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辦一切淨因功德,恐煩披覽,不復具說;誠哉此門,為益最大。 
「繫緣」乃依於觀想、憶念,令心緣住「所緣境」,包含了「名號」、「西方依正莊嚴」。「所繫念的境」必須時時恆持在心,不忘失。只是我們凡夫業障未消前,強大的妄想習性不免會干擾「念佛心」,令「名號、觀境」時時忘失。當發覺忘失了「所緣境」,就必須重新提起。唯有不斷的以「念佛心」淬鍊「攀緣習性」,令之淨化,才能漸漸的令「憶念心」相續成片,隨心任運。
如何憶念?世尊會依於眾生的根性差別而演說不同的「憶念法」,比如《觀經十六觀》,善導大師將其分為「定善」與「散善」。已具備「禪定」根性的「定善眾生」,適合徧重「前十三觀」;不具定心的「散心凡夫」,則適合以「後三觀」為「主行」。
《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的「如子憶母觀」很適合我們觀力弱的「散心凡夫」。我們絕大部的人,都無法清明的觀出極樂世界的正報、依報莊嚴,卻不妨把彌陀當成慈愛的母親來憶念。我們都有憶念父母的經驗,只要持之以恆,一般人都可以明確掌握到心繫彌陀的「憶念心」。也能以此「憶念心」來感通彌陀大願心而往生淨土。
《楞嚴經、念佛圓通章》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一位在人群中走失的小孩,發現母親不見時,心中會立即現起恐懼心,會竭盡心力呼喚母親;慈愛的母親也會心急的找小孩。當母子相逢後,就會形影不離,避免再度分離。十方如來的悲心,就像一位慈愛的母親,有過之無不及,時時都在憶念著十方眾生。「念佛者」若能像是走失的小孩,竭盡心力呼喚彌陀如來,就能如《楞嚴經》所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即使現前尚未見到彌陀如來,他日必有見佛之時。
遵式大師還特別強調,若能如子憶母般的繫念彌陀,所得的大利益就難以一言說盡。在這「四門」當中,乃利益最大的一門。
第四.明眾福門者。若出家四眾,應具依《觀經三福》為行。當自檢文,但隨作一福,並須即時若心念、若口言,作意迴向,方成淨因爾。
修「眾福門」者,可以依《觀經三福》而修。《觀經》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各人的學習因緣各各不同,不妨依於自己的因緣隨作一福、二福,或三福,當下所作功德,必須迴向往生極樂,轉為往生的淨因,才不會淪為人天福報。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恭敬心》

《恭敬心》是入道要門 古德說:「佛法從恭敬中求」,對「善知識」必須心懷恭敬心,也是學佛者必須具備的「善根」。不只對長輩、師長要懷有「恭敬心」,即使其它有情也要懷有「恭敬心」。 對「善知識」必須心懷恭敬心,並不是說「要你對善知識恭敬,善知識才會傳法給你。而是在「恭敬心」當下,我們的心才會伏下我慢、放下主觀知見,一心傾聽,讓佛法甘露流進心中。 印光大師說:『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決,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又說:『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這句話是大師經過數十年的修學經驗所說的「肺腑之言」,也是在為我們開示修証的「要訣」。 比如同樣是「誦經、禮佛」,為什麼成就各各不同?當中涉及「恭敬心」深淺差別,如大師說:「持經念佛之事雖同,心之誠有淺深泛切之不同,則其利益便大相懸殊矣。」「恭敬心」深切與否,決定了佛法受用的深淺。 印光大師又說:『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咸知,此道舉世咸昧。(印光)由罪業深重,企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決,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 「恭敬心」這名詞,大家都明白它的道理,但是依於「誠敬心」來直契修學,當中的奧妙,很多人就未必知道了。印光大師學佛之初,深感罪業深重,時時都在尋找方法致力於業障消除,一心尋求古德在求道過程中,是如何來成就道業的?經過無數歲月後,才領悟到了「誠敬心」「誠敬心」實在是「超凡入聖」、「了脫生死」的無上要訣。只是人們都輕易的給看過去,以致不能領悟它的奧妙,很是可惜。所以每遇有緣者,我都會用心良苦的告訴他這個要訣。 印光大師談到「佛像」、「經典」時,告誡我們面對「佛像」一定要把它當成「真佛」,才能生起「誠敬心」。或讀誦「經典」或看「祖師語錄」時,心中要觀想「佛祖或祖師」親自在為我宣說,不敢有稍有不恭敬的心。 古人面對「經藏」,都會發自內心真誠的敬畏,絕不會流於口頭上的清談。反觀我們現在的人,由於「經本」獲得容易,反而失去了「敬法與惜法」的珍惜心。心中若沒有把「經藏」看成如獲至寶的希有感,何能生起「誠敬心」來「依教奉行」呢? 印光大師這幾段話,也點出現今人在修証佛法上難以得力的盲點所在。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漫談「念佛禪」

「禪」是梵語,意譯為「靜慮」、「思維修」,是由生活上的事物,透過思惟觀察,了悟當中的真理。「禪」依於修習方便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禪法,比如由「觀呼吸」的修習來開啟禪定與智慧的禪法,名「安般禪」。或者依於「佛號」念至一心不亂,契入「是心是佛」的般若慧,名為「念佛禪」。

「中國禪宗」是提倡「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宗派。六祖惠能以後的禪師,把「禪法」發揮到淋漓盡致,百家爭鳴。宗密禪師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把眾多禪門「宗派」歸分三類: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絕無寄宗;三、直顯心性宗。

《初》。說眾生雖本有佛性,而無始無明覆之不見故輪迴生死。---故須依師言教,背境觀心,息滅妄念,念盡即覺,悟無所不知。

所謂「一切眾生,具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換句話說,眾生因為有「妄想執著」,才無法証得清淨法性。若能息滅妄想,本具的佛性就會自然呈現上來。亦即緣於「自心本具佛性」的見地,從起心動念中觀照自心無明妄動;再以「無常無我智」或「緣起實相」的般若來止息妄想分別,令心性本具的智光法爾呈現出來,是「息妄修心宗」。

《泯絕無寄宗者》。說凡聖等法,皆如夢幻,都無所有,本來空寂,非今始無。即此達無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無佛無眾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誰言法界?無修不修,無佛不佛。設有一法勝過涅槃,我說亦如夢幻,無法可拘,無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方免顛倒,始名解脫。

觀「凡聖諸法」名言,皆仗緣而生,緣滅而寂,如夢如幻,體性如如,空無所有,本然空寂。亦即一切諸法,皆是為了覺醒眾生的「迷惑」,所設立的假名。法界本然平等,無佛無眾生,說「法界」也是假設名言;心性既然無形無相,何來所謂法界之相?乃至所言「修行」、「心、佛、眾生」都只是一時的名言設施。一切造作皆是虛妄,究其體性,了不可得,畢竟空寂;設有一法勝過涅槃,亦如夢如幻,能這樣了達本來無事,名為真解脫,說為「泯絕無寄宗」。

《直顯心性宗者》。真性無相無為,體非一切,謂非凡非聖、非因非果、非善非惡等。然即體之用而能造作種種,謂能凡、能聖,現色現相等,於中指示心性。復有二類。一云即今能語言、動作、貪嗔、慈忍、造善惡、受苦樂等,即汝佛性。即此本來是佛,除此無別佛也。

《宗鏡錄》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者,無能所之知;無不知者,真如自性有遍照法界義。」心性無形無相,非凡非聖、非因非果,泯絕無跡,說為「無知」,卻有「遍照法界」的功用,能隨緣普現無量妙用,造作一切法,名為「無不知」。

無量妙用正是心性的顯用,從顯用能返照「心性的本源」。古德多以兩方面來為學人指明心性:

一者。從語言、動作、貪嗔、慈忍、造善惡、苦樂受等等,悟入是心性本然具足的妙用,如古德說:「挑材運水無非是心性的神通」,此心是佛心,離此心別無他佛矣。

二云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若頓悟此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

二者,心性空寂無念,於空寂中覺性不昧、靈知不昧;此靈知不昧乃心性本具的覺性,不必仗緣方生。此「空寂」之「知」,乃是心性本具,是眾妙之門。若能頓悟此無形無相之「妙知」,反照「我、人、眾生相」乃虛妄幻相,乃至明覺萬法畢竟幻化空寂,心念法爾無念。

《觀經》說:「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句彌陀行住坐臥不令中斷。當念到一心不亂,開啟般若悟入「是心是佛」,即契入「直顯心性宗」。「禪淨」至此「眾流歸海,同歸一宗」。所以淨宗祖德說「若人專念彌陀佛,即是。」

《緇門警訓》天衣懷禪師問學人說:「若言捨穢取淨、厭此欣彼,則是取捨之情,眾生妄想。若言無淨土,則違佛語。修淨土者當如何修?眾無語。復自答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淨土門」會有厭離娑婆穢土,轉求生西方淨土,此心是「取捨分別心」,非是「無取無捨的清淨心」。但是世尊明確開示要眾生求生佛國淨土,明明確確的「示有」淨土可往生。「修淨土者」要如何修才能在「空有」中不執一邊?才能「禪淨無礙」?大眾無語,師自答:「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念佛者」念佛求生,能依願往生,乃真實不虛,此為「事持」。若能了達「求生的心與所生的境」體性空寂,皆是吾人心性所顯,也就「生而無生」矣,此是「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旨意。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佛力不思議》

文:唐岐
世間的思惟模式,都是透過經驗歸結所成,這是屬於「可思議」。比如由邏輯思惟出來的修善因必得善果,造惡業就感得惡果的法則,是屬於「可思議」。「不思議」者,是超脫世間經驗的思惟模式。
在《寶積經》中,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說法時,談到如來的聲音沒有分界,不會近聽就聽得清楚,遠聽就聽不清楚。神通第一的目健連尊者,想要測度世尊說法的聲音能夠傳到多遠?於是運用神通飛到須彌山頂,乃至飛到三千大千世界各邊界聆聽世尊的法音時,都依然一樣的清晰。世尊知道尊者的心意,於是以佛力加持尊者,令尊者飛過西方九十九恆河沙數的佛土,來到「光明幢世界」。這個世界的如來號光明王如來,尊者在「光明幡世界」聽世尊的法音,還是一樣清楚。尊者在頂禮光明王如來後,光明王如來告訴尊者說:「諸佛法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你不要再測試了。」
尊者向光明王如來懺悔後,問自己身在何處?才得知已飛越九十九恆河沙數的佛土世界。尊者自忖著,憑著自己的神通力,是無法回到娑婆世界。光明王如來也知道尊者的心念,於是向尊者說,你能飛到這兒完全是仗著釋迦如來的加持力。如果要靠著你本身的神通力,就算飛一劫的時間,也飛不回娑婆世界,色身會在半途中就入涅槃了。你要回娑婆世界,得向釋迦如來稱念名號。光明王如來又問說:「你知道娑婆世界在那個方向嗎?」尊者回說:「我已經迷失方向了!」於是光明王如來告訴尊者說:「娑婆世界是在光明幡世界的東方」。尊者即向東方五體投地,至誠禮敬世尊後,說偈言:「二足聖尊攝受我,人天供養大威德,無邊智具無邊音,我今欲還於本土。」一心祈求世尊攝受回到娑婆世界。
這時候在王舍城鷲峯山的一切眾會,在世尊的威神力下,都能聽到尊者的求救聲。阿難尊者就問世尊說:「怎麼會有這呼號聲?」世尊才向大眾說明這是目健連尊者的呼號聲。這時所有大眾祈請世尊,讓大家都能見到光明幢世界與光明王如來,以及目健連尊者。世尊於是在眉間大放光明,普照九十九恆河沙數等佛剎,讓大眾都能看到光明幢世界與光明王如來,以及那兒的無數菩薩與目健連尊者。世尊向尊者說:「你隨著所照的光,就能回到娑婆世界了。」尊者即承世尊的大光明輪,於思念間就立即回到世尊面前了。尊者所以能一念間就回到娑婆世界,就像念佛者往生極樂時,也是在彌陀的攝受下,一念間往生極樂世界。
又如《地藏菩薩本願經神通品》中,地藏王菩薩過去世生為婆羅門女,她的的母親生前心生邪見,常常譏毀三寶。婆羅門女在她母親往生後,對她母親的往生處懷著不安,一心想要知道她母親往生後的去處。婆羅門女以真誠心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形像後,訴說心中的苦痛。婆羅門女的至誠心與祈願心感應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現聲安慰付囑說:「妳回去後,一心瑞坐念我的名號,就能知道你母親的去處」。婆羅門女回去後,依付囑所說,一心持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名號一日一夜,才得以仗著不思議佛力到達地獄詢問無毒鬼王,得知她的母親去處。
《地藏本願經》說: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即歸其舍,以憶母故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涌沸,諸多惡獸盡復鐵身。----。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眾生所以會到地獄,除了業力外,唯有仗著佛菩薩的威神力才能去得。我們念佛發願往生諸佛淨土,也是無法自己去得佛國淨土,必須仗佛菩薩的願力與不思議威神力,才能獲得接引而往生淨土。 
又如《地藏菩薩本願經閻羅王眾讚歎品》中說:「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諸鬼王能到忉利天參與大會,是仗著佛菩薩的威神力才能到達。極樂世界雖然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只要乘著彌陀的大願力與威神力,也能一念頃往生於極樂世界。
《彌陀經》說:「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國土。」很多念佛者在往生時,有的坐著,有的站著往生,所以能這樣身無病苦、心不顛倒的莊嚴往生極樂國土,也是獲得彌陀不思議威神力攝受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