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求生淨土的『欣願心與厭離心』

求生淨土的『欣願心與厭離心』 《淨土十疑論》中說:『欲決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厭離行,二者欣願行。』古德也說:「不見地獄重苦,勤修無勇;不見淨土勝樂,欣求念淡。」「厭離行與欣願行」是「念佛法門」的兩大行門,必須同時並行,缺一不可。「厭離世間的心」有多親切,「求生西方的欣願心」才會有多親切。 「厭離行」是「求生」的根本要件。少了世間「厭離心」,就必然還執愛世間,何能生起「求生西方」的「欣願心」呢?比如還戀執世間權勢、名利,希望來生大將軍,或心繫情愛,願來世再結「連理枝」,就不可能對世間生起「厭離心」,何能生起「求生西方」的「欣願心」呢?決定往生的大動力,在於明見世間「空、苦、無常」的真相;親切感受「五陰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聚會苦」等等世間苦;乃至照見「六道輪迴大苦」,才會有親切「厭離心」,堅定往生心志。「厭離心」有多親切,「求生西方的欣願心」才會有多親切。 現今「念佛者」雖然明了世間有「八苦」,似乎忽略「出離心」的修習,忽略勤觀「世間空、苦、無常」來生起親切厭離。偏重一心持誦「佛名」,認為只要信受「念佛求生」就必能往生,卻忽略了臨終時,只要「執愛世間」未降伏,「渴愛」一起,就會障礙往生。若是到了臨終時才覺悟這個事實,人生已無法重來了。 「欣願心」的生起,來自感受「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如世尊在《彌陀經》中談「執持名號」之前,為我們介紹「極樂種種殊勝」。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眾生所住宮殿乃七寶莊嚴,不用為「住房」憂心,更不需為三餐奔波,也沒有病痛,不用害怕「老死」,壽命無量。 「法諦」的受持上,極樂世界的風聲、樹聲、鳥聲都在為自己說法。也不必擔心沒有「善知識」的教導。在極樂世界能親近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又能隨意飛往十方法界,供養十方諸佛,聽聞無量法音,法緣是何等的殊勝。而且必至「一生補處」,不必憂心成佛的困難。由此「迴觀」娑婆無量苦,就會有【猶如處在臭味熏天的廁所,不想久待;也如久困的囚犯,一心只想出離牢獄】的堅定往生心志。 若是觀「世間苦」來返照「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就猶如【長時離鄉背井的遊子,迫不急待的想要回到日夜思念的故鄉;也如病痛在床,一心急求良葯救治;也如嬰兒不見母親那般的著急。】「欣願心」自然親切的生起。 從「稱名念佛」中,感受世間無量苦,又深感自身無以出離,不得不呼喚著彌陀如來攝受,生起親切的「欣願心」。同時,「以名召德」,感念如來為眾生成就極樂世界的悲願,就會在「名號」下越念越法喜中契應彌陀如來悲願,入於大願海中,未生實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