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念佛法門」的「行門」


「念佛者」多以「持名念佛」為主要「行門」,若是提到「觀想」,有些人會引用善導大師的話說:「眾生障重,境細心麁,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認為只要執持名號就好了,不用涉及「觀想」,也就忽略了「觀想」在「念佛行門」中是不可或缺的「助行」。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提到「念佛法門」的「行門」有「正助」二行。「口稱佛名、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都名為「正行」。只是善導大師對我們「障重的眾生」開示時,會強調「口稱佛名」的應機性、方便性、殊勝性,會以「口稱佛名」為「正中之正」,其餘歸類為「助行」,這是顧慮到「境細心麁,識颺神飛」的眾生,觀力微弱,比較適合以「持名」為「主行」,不適合以「觀想」為「主行」,並非否定「觀想」在「念佛法門」中的重要性。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明示說:「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
讀誦「淨土三經」、觀察思惟極樂依正二報莊嚴、禮佛、口稱名號、讚歎供養,都名為「正行」。
又說:「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我們吃飯,只單一吃飯也能飽食,若能配合其它蔬菜,更能吃得美味營養。「正行」配合「助業」的道理也是這樣。
宋代遵式大師把「念佛法門」的「行願門」歸類為四門:禮懺門、十念門、繫緣門、眾福門。這「四門」與善導大師的「五念門」大同小異,卻能更完整明述「念佛法門」的「行門」,很值得「念佛者」去窺探當中要領。
遵式大師在《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中說:「修行整足,唯須此四,何者?先禮佛懺悔,淨除業障,身心皎潔,故第一門如淨良田。次修十念,定心成行,立願要期,植往生正因,故第二門如下種子。次使,愛護長養,滋發芽莖,故第三門如霔以膏雨。次假眾福,助令繁茂,使速成華果,故第四門如灌以肥膩。是知能具修此四行者,最上最勝 然相由雖爾,若或少暇,但隨修三二一者,皆生彼國,以四門中各有行願,皆是正因故也。」
「禮懺門」猶如先把「心田」的雜草先清除,否則種下的「求生極樂的幼苗」會被「業障」所覆蓋,「信願心」難以順利發芽、生長。「十念門」猶如在清淨心田播下了種子。「繫緣門」猶如施以雨水,令幼苗成長。「眾福門」猶如施肥,令果實豐滿、甜美。
這四門若能全修,最能成就往生定業。若是生活忙碌者,無有閒暇,不具足同時修習這四門,也不妨擇其三或其二,乃至其一,只要「一門深入」也能成就往生的正因。
有些「念佛者」念佛久了,越念越不覺得親切,受用不到「念佛法門」的殊勝。這當中有很大的因素在於不知道要如何配合「助業」,若能撥出一段時間來禮佛修懺悔,只要日日持之以恆,當業障漸消時,當會有突破瓶頸的一天。
第一禮懺門者。應日日早晨,於常供養道場中,冠帶服飾,端莊謹肅,於佛像前,手自燒香,合掌定心,作是唱云:一切恭敬,一心頂禮常住三寶。(存心徧禮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寶。拜起,兩膝著地,手執香爐,燒眾名香,唱云:)
願此香煙雲,徧滿十方界,無邊佛土中,無量香莊嚴,具足菩薩道。成就如來香。(唱已,冥心少頃,徧運香雲,供養三寶,普熏眾生,咸生淨土。想已,置香爐,起作一禮,起已合掌,曲躬懇切,()想面對彌陀,及一切佛,而讚歎曰。)
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頂禮。----。我今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悉願斷除三障,歸命懺悔。(起禮,復跪地,執手爐。唱云:)
至心懺悔(叩)。我弟子(某甲),及法界眾生,從無始世來,無明所覆,顛倒迷惑,而由六根三業,習不善法,廣造十惡,及五無間,一切眾罪,無量無邊,說不可盡。---。次至別座誦經。(誦彌陀經,或十六觀經,若都不誦得經文,即一心稱阿彌陀佛名,量時而止,或更迴向結撮亦得。)
「禮佛懺悔門」含攝了「禮佛、觀想、懺悔、讚歎供養、誦經、念佛」。當中的儀軌首在令「念佛者」現起「恭敬心」。「恭敬心」是入道的「要門」,如印光大師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少了「恭敬心」,不論修那個法門,都難以領悟當中的堂奧。「禮佛」除了生起「恭敬心」,也會有效的伏下「我慢」,才能令法乳流入心田。
第二。十念門者。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惟長惟久,氣極為度,其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故,名此為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作此念已,發願迴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十念門」重在「以氣束心」,先以「十念相續」,令「念佛心」能「念念相續」。若能日日相續,年復一年,持之以恆,妄想習性自然會漸漸淨化,「淨念相續」會在當中奠立根基。
「十念門」是遵式大師為俗事繁多的眾生所開發出來的「善巧方便」。若是忙完俗事,或平時比較有閒福者,理應發起精進心,心心繫念彌陀,不應只是限拘於「十念」了。
「發願迴向文」的殊勝處,在於把經文濃縮成一小段,讓百忙的「念佛者」能在短時間內發起往生的欣樂心。由於效益殊勝,至今常被大眾所採用、宣揚。
第三繫緣門者。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土,譬如世人切事繫心,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不妨密憶,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應如是,或若失念,數數攝還,久久成性,任運常憶。---。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辦一切淨因功德,恐煩披覽,不復具說;誠哉此門,為益最大。 
「繫緣」乃依於觀想、憶念,令心緣住「所緣境」,包含了「名號」、「西方依正莊嚴」。「所繫念的境」必須時時恆持在心,不忘失。只是我們凡夫業障未消前,強大的妄想習性不免會干擾「念佛心」,令「名號、觀境」時時忘失。當發覺忘失了「所緣境」,就必須重新提起。唯有不斷的以「念佛心」淬鍊「攀緣習性」,令之淨化,才能漸漸的令「憶念心」相續成片,隨心任運。
如何憶念?世尊會依於眾生的根性差別而演說不同的「憶念法」,比如《觀經十六觀》,善導大師將其分為「定善」與「散善」。已具備「禪定」根性的「定善眾生」,適合徧重「前十三觀」;不具定心的「散心凡夫」,則適合以「後三觀」為「主行」。
《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的「如子憶母觀」很適合我們觀力弱的「散心凡夫」。我們絕大部的人,都無法清明的觀出極樂世界的正報、依報莊嚴,卻不妨把彌陀當成慈愛的母親來憶念。我們都有憶念父母的經驗,只要持之以恆,一般人都可以明確掌握到心繫彌陀的「憶念心」。也能以此「憶念心」來感通彌陀大願心而往生淨土。
《楞嚴經、念佛圓通章》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一位在人群中走失的小孩,發現母親不見時,心中會立即現起恐懼心,會竭盡心力呼喚母親;慈愛的母親也會心急的找小孩。當母子相逢後,就會形影不離,避免再度分離。十方如來的悲心,就像一位慈愛的母親,有過之無不及,時時都在憶念著十方眾生。「念佛者」若能像是走失的小孩,竭盡心力呼喚彌陀如來,就能如《楞嚴經》所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即使現前尚未見到彌陀如來,他日必有見佛之時。
遵式大師還特別強調,若能如子憶母般的繫念彌陀,所得的大利益就難以一言說盡。在這「四門」當中,乃利益最大的一門。
第四.明眾福門者。若出家四眾,應具依《觀經三福》為行。當自檢文,但隨作一福,並須即時若心念、若口言,作意迴向,方成淨因爾。
修「眾福門」者,可以依《觀經三福》而修。《觀經》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各人的學習因緣各各不同,不妨依於自己的因緣隨作一福、二福,或三福,當下所作功德,必須迴向往生極樂,轉為往生的淨因,才不會淪為人天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