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四十八大願 (魏本與唐本)

四十八大願 (魏本與唐本)
曹魏‧康僧鎧譯的《佛說無量壽經》與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皆具48願。
一、無三惡趣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證得無上菩提,國中有地獄、餓鬼、畜生趣者,我終不取無上正覺。
二、不更惡趣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眾生有墮三惡趣者,我終不取正覺
三、悉皆金色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皆同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四、無有好醜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五、宿命智通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得宿念,下至不知億那由他百千劫事者,不取正覺。
六、天眼智通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無天眼,乃至不見億那由他百千佛國土者,不取正覺。
七、天耳智通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天耳,乃至不聞億那由他百千踰繕那外佛說法者,不取正覺。
八、他心智通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無他心智,乃至不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國土中有情心行者,不取正覺。
九、神足通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者,不取正覺。
十、速得漏盡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起於少分我我所想者,不取菩提。
十一、住正定聚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菩提。
十二、光明無量願
魏本: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億那由他百千及算數佛剎者,不取菩提。
十三、壽命無量願
魏本: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壽量有限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及算數劫者,不取菩提。
十四、聲聞無數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挍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聲聞無有知其數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及諸緣覺,於百千歲盡其智算亦不能知,若有知者,不取正覺。
十五、眷屬長壽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脩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有情壽量有限齊者,不取菩提,唯除願力而受生。
十六、無諸不善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眾生若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十七、諸佛稱揚願
魏本: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彼無量剎中無數諸佛不共諮嗟稱歎我國者,不取正覺
十八、念佛往生願
魏本: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唐本:若我證得無上覺時,餘佛剎中諸有情類聞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
十九、來迎引接願
魏本: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於他剎土,有諸眾生發菩提心及於我所起清淨念,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極樂,彼人臨命終時,我與諸比丘眾現其人前,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二十、係念定生願
魏本: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係念我國,殖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無量國中所有眾生聞說我名,以己善根迴向極樂,若不生者,不取菩提。
二十一、三十二相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菩薩皆不成就三十二相者,不取菩提。
二十二、必至補處願
魏本: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於彼國中,所有菩薩於大菩提,咸悉位階一生補處;唯除大願諸菩薩等,為諸眾生被精進甲,勤行利益修大涅槃,遍諸佛國行菩薩行,供養一切諸佛如來,安立洹沙眾生住無上覺,所修諸行復勝於前,行普賢道而得出離,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二十三、供養諸佛願(諸佛受供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菩薩每於晨朝供養他方乃至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佛,以佛威力,即以食前還到本國,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二十四、供具如意願(飲食自然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於彼剎中諸菩薩眾所須種種供具,於諸佛所殖277諸善根,如是色類不圓滿者不取菩提。
二十五、說一切智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當成佛時,國中菩薩說諸法要,不善順入一切智者,不取菩提。
二十六、那羅延身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彼國所生諸菩薩等,若無那羅延身堅固力者,不取正覺。
二十七、所須嚴淨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周遍國中諸莊嚴具,無有眾生能總演說,乃至有天眼者,不能了知所有雜類形色光相,若有能了知及總宣說者,不取菩提。
二十八、見道場樹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具有無量色樹高百千由旬,諸菩薩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覺
二十九、得辯才智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眾生讀誦經典,教授敷演,若不獲得勝辯才者,不取菩提。
三十、智辯無窮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菩薩,有不成就無邊辯才者,不取菩提。
三十一、國土清淨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覩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土光淨遍無與等,徹照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如明鏡中現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三十二、國土嚴飾願
魏本: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界之內,地及虛空有無量種香,復有百千億那由他數眾寶香鑪,香氣普熏遍虛空界,其香殊勝超過人天珍,奉如來及菩薩眾,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三十三、觸光柔軟願
魏本: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周遍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界眾生之輩,蒙佛威光所照觸者,身心安樂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三十四、聞名得忍願
魏本: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無量不可思議無等界諸佛剎中菩薩之輩聞我名已,若不證得離生獲陀羅尼者,不取正覺。
三十五、女人往生願
魏本: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周遍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量諸佛國中所有女人,聞我名已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若於來世不捨女人身者,不取菩提。
三十六、常修梵行願
魏本: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佛剎菩薩之眾,聞我名已,得離生法,若不修行殊勝梵行,乃至到於大菩提者,不取正覺
三十七、人天致敬願
魏本: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周遍十方無有等量諸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五體投地,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若諸天人不禮敬者,不取正覺
三十八、衣服隨念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眾生所須衣服,隨念即至,如佛命:「善來!比丘!」法服自然在體,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三十九、愛樂無染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諸眾生類纔生我國中,若不皆獲資具,心淨安樂,如得漏盡諸比丘者,不取菩提。
四十、見諸佛土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覩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群生,隨心欲見諸佛淨國殊勝莊嚴,於寶樹間悉皆出現,猶如明鏡見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四十一、諸根具足願
魏本: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餘佛剎中所有眾生聞我名已,乃至菩提,諸根有闕德用非廣者,不取菩提。
四十二、住定供佛願
魏本: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餘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字已,若不皆善分別勝三摩地名字語言,菩薩住彼三摩地中,於一剎那言說之頃,不能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諸佛,又不現證六三摩地者,不取正覺。
四十三、生尊貴家願
魏本: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餘佛土中有諸菩薩聞我名已,壽終之後,若不得生豪貴家者,不取正覺。
四十四、具足德本願
魏本: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踊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餘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若不應時修菩薩行,清淨歡喜,得平等住具諸善根,不取正覺。
四十五、住定見佛願
魏本: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他方菩薩聞我名已,皆得平等三摩地門,住是定中常供無量無等諸佛,乃至菩提終不退轉,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六、隨意聞法願
魏本: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成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七、得不退轉願
魏本: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唐本:若我證得無上菩提,餘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退轉者,不取正覺
四十八、得三法忍願
魏本: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唐本:若我證得無上菩提,餘佛剎中所有菩薩若聞我名,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菩提。
(夏蓮居老 居士的會集本)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一、國無惡道願;二、不墮惡趣願;)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三、身悉金色願;四、三十二相願;五、身無差別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六、宿命通願;七、天眼通願;八、天耳通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九、他心通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密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十、神足通願;十一、遍供諸佛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十二、定成正覺願;)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十三、光明無量願;十四、觸光安樂願;)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十五、壽命無量願;十六、聲聞無數願;)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歎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十七、諸佛稱歎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八、十念必生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十九、聞名發心願;二十、臨終接引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二、國無女人願;二十三、厭女轉男願;二十四、蓮華化生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五、天人禮敬願;二十六、聞名得福願;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二十八、國無不善願;二十九、住正定聚願;三十、樂如漏盡願;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二、那羅延身願;三十三、光明慧辯願;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五、一生補處願;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七、衣食自至願;三十八、應念受供願;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
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無量色樹願;四十一、樹現佛剎願;)
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二、徹照十方願;)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三、寶香普熏願;)
我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四、普等三昧願;四十五、定中供佛願;)
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四十六、獲陀羅尼願;四十七、聞名得忍願;四十八、現證不退願。)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實相念佛》

《肇論》說:「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緣離則滅。如其真有,有則無滅。以此而推,故知雖今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是,故曰實相。」一切法無非是因緣所生,在因緣和合前,本來沒有,依於因緣和合而有。由因緣所生,就會隨著因緣消失而消失。一切因緣所生的就不是真的實有,因為實有就不會消失,會消失是仗緣而生的「假有」。以此推論,現前一切有,都是緣生緣滅,沒有永恆的自體性質,諸法空無自體性,名為性空。法的體性空寂,說為「法性」。法性之相,如實不變異,所以名為「實相」。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說:「實相之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一切相皆由因緣所生,而因緣所生法,體性空寂,名為「緣起性空」;「實相無相」是「緣起性空」的一面。體性空寂,所以無礙一切法依於因緣而生起,稱為「性空緣起」;「實相無不相」是「性空緣起」的一面。 蕅溢大師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唯其離一切相故無相;唯其即一切法故無不相;無相無不相,故不得已強名實相。」「無相」乃離一切相,開顯法性空寂。性空無礙緣起,才能隨緣立一切法,猶如一張白紙,能隨心畫出一切相,若是紙張已有畫相,就不能隨己心而畫了。《中論》也說「以有空故,一切法得成」。 緣起性空,性空無礙緣起,所以諸法無相無不相,不得已強名為「實相」。亦即「無相」是「實相」的一面,而「無不相」也同時是「實相」的一面。 「實相念佛」可以用兩種形式來開顯: 一是實相無相。「佛號」與「淨土」是如來清淨法身所現。「念佛者」依於佛號來契入諸佛清淨的法身,由此張顯清淨心性的「實相」。如《宗鏡錄》說:「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諸想不生,空寂無性,滅諸覺觀,是名實相念佛。」這是先明白緣起性空、諸法畢竟空的諦理,由此明白心性本來空寂。「滅諸覺觀」者,指息滅「能所分別」,由此安住於無分別理地中,名「實相念佛」。 二是「無不相」是實相。明白「諸法實相」的理地後,從真空中現妙有,一切佛號都是由「清淨心性」所現,正是「實相無不相」。 我們眾生念佛時,會有「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號」,心佛二元是分別對立,心是心,佛是佛,乃至心外有佛,心外有淨土,所以心佛不相應,自他不相融,在於我們眾生的「分別習性」使然。我們若能從念佛中來息滅能所分別,止息能念所念、能觀所觀等等分別妄見,由二分法入於不二之門,應當是「實相」的修証方向。 我們尚未明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前,心佛就尚處在妄想分別中,所念的佛號也是妄心所現。當明白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後,就能緣於「清淨心性」而念佛,此時所念佛號無非是真心的流露,這是「念佛法門」的「全妄即真」的實相念佛。 「眾生心」觀佛國淨土時,所觀的境,雖然是依於諸佛所成就的國土而觀,卻是自心所現,這是依他佛而顯自心極樂。明白所觀的極樂正是我心極樂。直至自他不二,是念佛法門的「全他即自」的「實相念佛」。 「全他即自」的念佛法門,不只是「實相念佛」,更是入佛知見,依於諸佛的成佛大願,走向「至捷至頓」的成佛之道了。

《佛號迴響聲》

《佛號迴響聲》 我從小就有耳鳴現象,日夜都在耳鳴,要它停個片刻都不可得,很是苦惱。久而久之,就只能與它共存,習慣它的存在。直至學佛後,參與「念佛共修會」,法會結束後,「念佛聲」依然在耳中迴響不停,正是所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情形。就在那時候,發覺「耳鳴」被「念佛聲」取代了。往後,只要聽見「耳鳴」,就輕輕的提起所想要的「念佛聲」,就獨存「阿彌陀佛」的佛號聲,漸漸的不再困擾於「耳鳴」。 心中的「念佛聲」是自己的「心意」所變現,可以改變的;比如聽到更殊勝的「音調」或和音時,就可以轉成那個「念佛音聲、音調」。有時候「念佛聲」聽起來,像在跟我演說「世間苦,要有出離心」,也讓我生起出離心。這音聲像是過去世參與法會的「念佛聲」,是從「八識田」中引現出來的。 我在忙完工作後,會一面休息,一面靜靜的聽「念佛聲」,像在欣賞「聲樂」。直至了解「念佛法門」的核心,在於「生起求生極樂的欣願心」。如果只是聽「佛號聲」,沒有「欣願心」,就會偏離了「念佛法門」的大道,才從「佛號聲」中繫念「繫念彌陀」,來令「欣願心」更加親切。 所聽的「念佛聲」,其實都是自心所現出來的音聲。就像我們的心比較寂靜時,在夢中清楚「所作的夢境」,都是自己在編導;夢中各各不同的角色與情境,都是自己的心所變現出來的。如果把它當成「聖境」,看成心外之聲,那就會走入危險的「岐路」。《楞嚴經》警愓我們:『若作聖解,即入群邪。』 雖然耳中不斷響起「念佛聲」,但是不等於「心在念佛」,因為「佛號聲」不一定聽進心裡,不一定與「彌陀悲願」有親切的感受。我念佛時,都會不管那「念佛聲」,只管「心念心聽」,聽我念的佛號,也令「名號」攝受「欣願心」,直至「所聽的念佛聲」消融在「欣願心」中。 「佛號聲」是作意來的一個「方便所緣境」,在聽「佛號聲」時,會有「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號聲」,有「能」有「所」,所以絕對不是所謂的「無念而念」,而且差十萬八千里。「無念而念」是明白「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號」,依緣而有,體性空寂;也明白「所念佛號」乃心性能隨所現的妙覺,當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所住而生起心」的「般若智」。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可以用「緣起當下性空、性空無礙緣起」來加以領會。「念而無念」的「無念」是「緣起當下性空」。「無念」的「無」是顯「空無自性」,而非「空無所有」;「無念而念」是顯「性空無礙緣起」。能証入這樣的境界,當是高地菩薩所証,是我等「凡夫地」所遙向的目標。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心淨國土淨》

《心淨國土淨》 《維摩詰經、佛國品》:『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這句話或有人誤解為「只要心念當下沒有妄想,憶念清淨,就是心淨,當下就是佛土。」甚至有人高唱「心淨就是所謂往生淨土」。那就大大偏離了《維摩詰經》的旨義,也當未了解「念佛法門」了。 《維摩詰經》此品在說菩薩「發菩提心」,要如何來成就「佛國淨土」?不同於「淨土法門」的極樂世界,那是彌陀如來已成就的「佛土」,並且成就如何接引眾生往生「彼國淨土」。 《維摩詰經》說:『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世間紅塵中無盡煩惱的眾生,是菩薩成就佛土的道場;菩薩必須自心清淨,並且教授眾生直至「眾生心清淨」,才具備「成就佛土」的當中一個條件。 又說:『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維摩詰經》強調要成就佛土,就得發菩提心,為眾生行「菩薩道」,而非安住在「空性」中所能夠成辦。更不是心中無妄念,就是心淨,就是淨土了。「淨土」的「淨」,包含了三方面:自心淨、眾生心淨、環境淨,缺一不可。 菩薩如何成就眾生?《維摩詰經》:『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四攝法是菩薩淨土---;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必須先成就「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等等方便道,才能教授眾生「心清淨」。並且發願「菩薩成佛時,具足一切功德,國中沒有「三惡八難」,命不中夭,人人具足清淨持戒---。」等等無量功德藏,何其深廣。 「自心淨」是妄想淨盡、貪瞋痴淨盡如舍利弗尊者,非是尚具煩惱的眾生。《維摩詰經》的應機眾都是已解脫的大阿羅漢,或已發「菩提心」的菩薩眾。不同於《念佛法門》的應機眾,多是在苦海中無以出離如韋提希夫人。《彌陀經》的應機眾雖然也是舍利弗尊者,但是世尊說《彌陀經》時,是無問自說;因為如來所成就的佛土,唯佛與佛能知了,舍利弗尊者當時只能是聽眾,無以發問。世尊在《彌陀經》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請眾生求生淨土,而非要「念佛人」在紅塵中成就淨土。 「念佛法門」號稱「三根普度」,走的路是「易行道」,到了極樂世界成就「無生法忍」再行菩薩道;不同於《維摩詰經》的「難行道」,直接深入紅塵行菩薩道來成就佛土,兩者有極大的差別,不宜混為一談。 《心淨國土淨》 《維摩詰經》佛告訴你,心淨則國土淨,心一淨了哪裡都清淨。什麼叫環境不好,你心不好了環境就不好,心好了環境樣樣好。你說這個地方吵死了,還有人要聽那個最吵的音樂呢, 阿難天天要明心見性,他說你到哪裡見啊?「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境隨心轉」,比如心地喜愛整潔者,他的房間也一定乾淨、整齊、美觀;佛國淨土也如是由「心淨」引生。 《大智度論》:『深心清淨故,能教化眾生,何以故?是煩惱簿故.不起高心、我心、瞋心故,眾生愛樂信受其語,教化眾生故得淨佛世界。』菩薩心地清淨,沒有眾生的貢高傲慢心,不會有自私心、貪心、瞋心;唯有謙卑、柔軟、寬容、慈悲,才能獲得眾生的信任而喜愛親近;菩薩也才得以度化眾生,共同成就莊嚴道場、清淨國土。 聖賢的言行會影響身邊的人,小則家庭和樂,大則國泰民安。如「經典」也記載「國王」若能力行「十善業」教化人民,他的國土、他的人民多能行十善,過著祥和安樂的生活。 《大智度論》說:『彌勒佛出時,人皆行十善,故地多珍寶。』彌勒菩薩成佛時,世人受到菩薩的感化而行十善,才感得世間多七寶的莊嚴世界。娑婆眾生則是染著貪瞋痴,有惡口、諂曲心、慳貪心、自私自利心等等不善心,才會感得穢土;充滿荊棘、高山、沙躒,有風災、水災、火災等等眾多天然災害。 《維摩詰經、佛國品》:『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句話或有人誤解為「只要心念當下沒有妄想,就是心淨,當下就是佛土淨。」不知「淨」包含了三方面:自心淨、眾生心淨、環境淨。 《維摩詰經、佛國品》:『(菩薩)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佛國淨土」是如來清淨心教化眾生,令眾生心導歸清淨而成就莊嚴國土。 換句話說,眾生心若心懷「貪瞋、惡口、諂曲、慳貪」當是不相應如來的淨土悲願。 帶業往生,伏住「貪瞋心」,放下世間的執取。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都攝六根、淨念相續》


楞嚴經》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得三摩地。」「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是「念佛法門」的綱領。印光大師說:「今人若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佛,絕無實證之希望!」
「念佛」三歲小孩都會念,但是要能夠念佛專一,問題就很大了。我們的妄念會不自主的跑出來,想要它停下來,偏偏做不了主,難以「攝心歸一」。
攝心歸一的良方,莫過於「都攝六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前五識只要一生起,第六意識就隨之而起,所以說「意為諸根所依」。
心繫「佛號」時,不論出聲念或默念,心中只要聽得明明白白,舌根、耳根、意根就攝受專一;此時眼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去聞別的氣味,舌根也不會分別味覺,身也不會放逸動搖,「六根」不再放逸,全攝於「佛號」,名「都攝六根」。亦即佛號口念心聽,入心明明了了時,六根就攝在佛號中矣。
蕅益大師用「健人突圍」的決心來比喻「全神貫注」的「都攝六根」。健人決心要突圍時,生死決定在當前,自然全神貫注,不容一絲一毫的雜念,此時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已歇下對外境的攀緣,全攝在「一心突圍」。這樣的「一心情境」,正是「都攝六根」的寫照。
以「健人突圍心」來念佛,近似「追頂念佛法」,一句緊接著一句,快速念佛。在作意上,屬於「勵力作意」,能強而有力的「都攝六根」,具有強力截斷攀緣習性的力量。「念佛心」不可悠悠蕩蕩,意念虛浮,否則毫無斷妄想習性的力量。
印光大師提倡「十念記數法」來「都攝六根」。印光大師說:「(妄念)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又說:「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計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大師強調這個方法能夠有效的對治強大的妄想,而且「屢試屢驗」,值得我們效法。以前的淨土祖師所以沒有提倡,在於當時的人,善根比較好,根性遲利者多;現今眾生根性,則是純根者多,必須以「方便道」來對治,方能止息深根蒂固的「攀緣習性」。
我們的心如果看電視看到入迷,覺性就只在電視上。如果「攝心都攝六根,耳聽八方」,覺性則彌之八方。「都攝六根」旨在淨化粗分妄念的良方,在粗分妄念尚未淨化前,六根就會時時攀緣外境,「念佛心」就會時時中斷,難以相續不斷。也唯有「都攝六根」淨化攀緣習性,才能令佛號」聲聲分明。六根既攝,「念佛心」自然而然的趨向「淨念相繼」。

《大乘大義章》定中見佛

前言: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中談到「定中見佛」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行般舟三昧,雖未離欲,也能以定心見佛)
《大乘大義章》的「定中見佛」是屬於第二種。
白話:唐岐
遠問曰。念佛三昧。如般舟經念佛章中說。多引夢為喻。夢是凡夫之境。惑之與解,皆自涯已還理了。而經說念佛三昧見佛。則問云。則答云。則決其疑網。
慧遠法師問鳩摩羅什大師說:關於「念佛三昧」,《般舟經》在「念佛章」中多引夢來作比喻。「夢」是人人都會有經驗的。然而,「夢境」不論能理解或無法理解,都猶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自己的心識活動現象而已。但是,經中所說的「念佛三昧」中見佛,卻可以與佛來問答,而且佛還會回答所問的疑難。
若佛同夢中之所見。則是我相之所矚想相。專則成定。定則見佛。所見之佛。不自外來。我亦不往。直是想專理會,大同於夢了。疑夫我或不出。境佛不來。而云何有解。解其安從乎。
如果說定中所見的佛,同於「夢中所見的佛」一樣,那就只是自心的想像而已,不會有什麼疑惑。「定中見佛」是由憶想專一,成就三昧定心而見佛,所見的佛不由外來,我也沒到佛國去,這樣的專一而見佛,如果只是憶想比較專一而已,就與夢境沒多大的差別。我的疑問在於「我沒有到佛國見佛,佛也沒有來我這兒」,但是「定中見佛」時,又能回答問題,這樣情形與夢境的虛妄心就確實不相同了,要怎麼來理解這個問題呢?
若真茲外應。則不得以夢為喻。神通之會。自非實相。則有往來。往則是經表之談。非三昧意。復何以為通。
如果「定中所見的佛」是外來之佛,那就不能比喻為夢了。定中所感的佛,既然不是真佛來到我面前,我的生身也沒有去真佛那兒,但是能夠一問一答,心念就有來有去,心念有來去就不是「三昧」境界,怎麼還能夠感通「定中見佛」呢?
般舟經云。有三事得定。一謂持戒無犯。二謂大功德。三謂佛威神。為是定中之佛?外來之佛?若是定中之佛。則是我想之所立。還出於我了。若是定外之佛。則是夢表之聖人。然則成會之會。不專在內。不得令同於夢明矣。念佛三昧法,法為爾不。二三之說。竟何所從也。
《般舟經》又說:「定中見佛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持戒清淨;二是有禪定功德與福德;三是佛的威神力加持。這三個條件與「定中見佛」緊密相繫,比如持戒清淨會與或者定心深淺,涉及所憶想的佛,有清明與否的差別,也涉及能否感得佛的威神力。佛的威神力,更涉及「外來真佛」的問題。
若是只是憶念出來的佛相,就只是自己憶想出來的而已,與一般凡夫的夢想就沒有什麼差別。若是定中所感的佛是外來的,就有外來的真佛,就不同於夢境了。我們要如何來理解這幾個問題呢?
什答。「見佛三昧」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鳩摩羅什大師答說:念佛三昧」有三種:
一者。具備大威德的大菩薩或已証得天眼通、天耳通的聖者,能夠看到聽到十方諸佛說法,又能在定中請法斷疑解惑,或者飛到佛的世界,當面請法解開心中的疑惑。
二者。雖然沒有証得神通,但是能依於「念佛法門」,專念「阿彌陀佛」或專念「釋迦牟尼佛」,或念其它諸佛名號者。依於專念,念到一心不亂時,也能在定中見佛,也能在定中提出心中所疑的問題,讓十方如來解開疑惑。
三者。無法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定境,但是能夠依於謹守清淨戒律,遠離世間欲,或者尚未離世間欲,也能在淺定中見到所憶念的佛像或在見到世尊,或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雖然無法請法發問,但是也名為「定中見佛」。
是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其實不同。上者得神通見十方佛。餘者最下。統名念佛三昧。
復次若人常觀世間厭離相者。於眾生中。行慈為難。是以為未離欲諸菩薩故。種種稱讚般舟三昧。而是定力。雖未離欲。亦能攝心一處能見諸佛。則是求佛道之根本也。
這三種「定中見佛」,雖然都名為「念佛三昧」,但是定心有深有淺的差別。
在修解脫道的初期,會有人在觀照世間無常,色身充滿臭穢不淨,因此對世間欲生起強大的厭離心。這類「厭離心強」的菩薩,「定慧」尚未圓滿,若在世間行大慈悲心來濟度廣大有情,不免還會生起貪欲煩惱。諸佛為了讓這類菩薩能生起究竟解脫世間欲念,會為他們讚嘆「般舟三昧」。雖然尚未究竟出離世間欲,也能依於「般舟三昧」力,在定中見佛。這樣的「定心見佛」也是証得「菩提道」所必須具備的根本定心。
又學般舟三昧者。雖言憶想分別。而非虛妄。所以者何。釋迦文佛所說眾經。明阿彌陀佛,身相具足。是如來之至言。又般舟經種種設教。當念分別阿彌陀佛。在於西方。過十萬佛土。彼佛以無量光明。常照十方世界。若行如經所說。能見佛者。則有本末。非徒虛妄憶想分別而已。
依於「般舟三昧」的定心而見佛者,雖然也是依於「憶想分別」所成就,但是絕非是凡夫妄想紛飛的虛妄心,為什麼呢?因為世尊在淨土經典中,明確的告訴我們觀佛見佛的方法,若依經而觀阿彌陀佛,就能見「阿彌陀佛」無量相好。如來乃真實語者,不妄語者,所說的話,絕對不會是虛假。
何況《般舟三昧經》在明述修習方法時,要確實的憶念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阿彌陀佛」,以及佛身光明無量,常照十方諸佛世界。只要依《般舟經》的方法實修,就能有因有緣在定心中見佛,不能說是無了真實的虛妄境而已。
以人不信。不知行禪定法。作是念。未得神通。何能遠見諸佛也。是故佛以夢為喻耳。如人以夢力故。雖有遠事。能到能見。行般舟三昧菩薩。亦復如是。以此定力故。遠見諸佛。不以山林等為礙也。以人信夢故。以之為喻。又夢是自然之法。無所施作。尚能如是。何況施其功用。而不見也。
人們因為沒有禪定力,所以無法體會「定中見佛」的三昧功德力,也會認為「沒有証得神通之前,那能看到諸佛世界?十方如來為了讓這類眾生能對「三昧力」生起信心,由此走入菩提道,才會用「夢」來比喻。有些人對某些事一直掛在心頭,也能在夢中夢到還沒發生的事,事後與所夢相差無幾。修習「般舟三昧」的菩薩,也是這樣,依於定力,能超越世間山林的障礙,相應諸佛願力。「夢」是自然的現象,尚能依於憶想相應某些事,何況三昧力是依於定力以及如來的威神力,豈有不相應而見佛?
又諸佛身有決定相者。憶想分別。當是虛妄。而經說諸佛身皆從眾緣生。無有自性。畢竟空寂。如夢如化。若然者。如說行見諸佛身。不應獨以虛妄也。若虛妄者。悉應虛妄。若不虛妄。皆不虛妄。所以者何。普令眾生。各得其利。種諸善根故。如般舟經中見佛者。能生善根。成阿羅漢。阿惟越致。是故當知。如來之身。無非是實。
三昧力所見的佛身,不會是虛妄相;如果是自己妄想出來的,當然是虛妄的,就像皮影戲,本來就是假的,也沒有實質的作用。經論中明確的說明諸佛身相,是依於因緣所現,沒有固定的體相,體性本來空寂,如夢如幻;但是空寂性能顯現無量妙德,比如藥師如來依於願力而成就藥師佛,正是依於因緣所生,只要以三昧力契應藥師佛願力的眾生,就能如實獲得藥師佛的攝受,並非虛假,不是無因無緣的虛妄相。
凡是虛妄的,就全部都是虛妄;若不是虛妄,就有它的作用。三昧力所見的佛相,能讓所「見者」獲得利益,生起種種善根,比如修「般舟三昧而見佛者」,能生起大善根,乃至成就阿羅漢果位,甚至於成就不退轉菩薩,有這樣的大利益,怎能說是虛妄相呢?
又憶想分別。亦或時有。若當隨經所說。常應憶想分別者。便能通達實事。譬如常習灯燭日月之明。念後障物。便得天眼。通達實事。又下者持戒清淨。信敬深重。兼彼佛神力。及三昧力。眾緣和合。即得見佛。如人對見鏡像。
我們凡夫的憶想分別,都是在追逐所喜歡的境,喜歡時才會去憶想它,不會無間斷的憶想,憶想會時有時無。如果依於經典所說修習,專注於一境,無間的憶想,就能通達所憶想的實境,與散心妄想的凡夫憶想是不同的。修天眼通者,開始先憶想燈燭的光明,漸漸的擴大到日月的光明,當成就三昧時,便可証得天眼通,能夠確確實實看見天界的天人,不是虛妄相。又如持戒清淨者,對諸佛生起堅定的信念,雖然沒有神通力,也能依於憶佛的三昧力,與彼佛願力互相感通而在定中見佛,猶如面對明鏡,確確實實的看到彼佛,不能說為虛妄想。
又一凡夫。無始以來曾見。皆應離欲得天眼天耳。還復輪轉五道。而般舟三昧。無始生死以來。二乘之人。尚不能得。況於凡夫。是故不應以此三昧所見。謂為虛妄。
凡夫無始以來就有的妄想見,與三昧力所証得的天眼、天耳,必然截然的不同;沒有三昧力的凡夫,不會有天眼天耳的神通力。《般舟三昧經》也說,二乘修行人尚不能証得以「般舟三昧見佛」,何況是凡夫?所以不能把依於三昧力見佛與凡夫的妄想境相提併論。
又諸菩薩得此三昧見佛。則問解釋疑網。從三昧起。住麁心中。深樂斯定。生貪著意。是故佛教行者。應作是念。我不到彼。彼佛不來。而得見佛聞法者。但心憶分別。了三界之物。皆從憶想分別而有。或是先世憶想果報。或是今世憶想所成。
能依三昧力而見佛的菩薩,與佛一問一答,解開心中的疑惑後,從三昧的定境中出定,心境雖然離開了定心,不免會對「入於三昧中見佛」有著強大的湧動法喜,而且很容易就貪著。諸佛為了避免菩薩染著法樂,才會告誡說:「依三昧力在定中見佛,所見的佛並沒有來到你的面前,你所見的佛,是依於憶想而成;不但所憶想的佛是這樣,三界的一切現象,也能依於憶想而有。成就「定中見佛」,有的有著過去世的善根種子,才會今生很快就成就「定中見佛」;有的是必須依於今生勤修修習,才能成就三昧力。

「專修、圓修」與「雜修」


文:唐岐
印光大師在複卓智立居士中的書信上說:「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修淨業者,有「專修」、「圓修」種種不同,譬如順水揚帆,則更為易到;亦如吃飯,但吃一飯,亦可充饑。兼具各蔬,亦非不可。」又在「無量壽經頌序」中說:「末法學人,如其智力充足,不妨圓修萬行,迴向往生。否則固當專修淨業,以期仗佛慈力,橫超三界,直登九蓮也。」
「念佛者」的根機有利有純,在行門上也就有「專修與圓修」的差別。印光大師認為「智力充足」者,不妨「圓修」,否則最好「專修」就好。「專修」在往生品位,或許不及「圓修」者,但是智力不充足者,若是硬要廣修其它法門,心志容易紛雜,難以一門深入,反而得不到「念佛」的大利益。就「往生」而言,沒有「專修與圓修」的差別,兩者都能往生,猶如吃飯就能充飢,不一定要再食用其它蔬菜才能飽。
在「圓修」方面,印光大師在複慧海居士書說:「金剛等持誦,亦不必廢。但以持經咒之功德,迴向往生,則六度萬行,皆為往生助緣,是為圓修。」持誦《金剛經》,能開啟般若慧,有助於瓦解對世間的妄執,成就一心念佛。
善導大師雖然是一位致力提倡「專修」者,但是大師本身是一位「圓修成就者」。善導大師念佛一聲,就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被稱為「光明和尚」。善導大師若是沒有成就「念佛三昧」,豈能有如此境界?又在《新修往生傳》中記載善導大師隱居終南山的情形說:「後遁跡終南悟真寺,未逾數載,觀想忘疲,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這也明証大師是一位成就「念佛三昧」者。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說:「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善導大師所提倡的「正行」,近似「專修」。「正行」,是指「身口意」都不離「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口稱佛名」等五個行門。讀誦的經典不離「淨土三經」。觀想不離「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禮拜、讚嘆、稱名,都不離「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又說:「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口稱佛名」等五個行門中,「稱名」為「正行中的正行」,名為「正業」,其餘歸類為「助業」。「正中之正」近似「總持」,意即念佛名號時,所觀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全攝在名號內,「名號」總持五正行。
「正行業與助行業」之外,則歸類為「雜行」。「雜行」功德雖然也可以迴向「往生極樂」,只是雜行不容易成就「無間念佛」的專一力量。比如廣修善行迴向往生極樂,也能往生,但是在行善行當中,求生的心念上會有間斷性,不若執持名號「相續無間」。有「間斷心」,力量就沒有「無間」來得大,這也是「一心持名無間」即具大福德的道理。
《觀經》下品下生,說明五逆惡人也能往生。五逆惡人現生時已滿身罪業,沒有積福的善行,也能仗持一心專念佛名而往生,這是「無間心」的強大力量所致。
至於「專修」好呢?還是「圓修」好呢?印光大師在覆永嘉某居士書中說:「淨土法門,修有專圓。由眾生根器不一,致諸祖立法不同。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者。恐中下人以業雜致心難歸一,故示其專修也。永明令人萬善齊修,回向淨土者,恐上根人行墮一偏,致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也。」
提倡「專修」或「圓修」,都是祖師依於眾生根機所應對的方便差別,我們不能把它執為「定法」。善導大師所以致力提倡「專修」,在於顧慮到「中下根性」的念佛者,若是廣學其它法門,心志容易分心,難以「一門深入」,到了臨終時,反而有落得兩頭空的危險,並非要念佛人都持專修。而永明壽禪師提倡「禪淨融合的圓修」,是顧及當時的「上根者」若是只求專修,會失去「福慧圓滿」的機緣,令「上根者」廣學一切法,深化般若,成就廣度眾生的智慧。
一般「念佛者」除非年紀已大,或身染重疾,來日無多,必須一心專修來求生極樂外,一般青壯年者,理應隨自己的根機與智力,於福於慧,並行精進才是。
「福業」雖然不是「往生」要素,但是不只涉及品位高低因緣,因為福業好,成就往生極樂的因緣也隨之更好。何況「念佛者」實在沒有理由只是滿足於「下品往生」。
只是一昧講求「專修」,也會有「懈怠」的幣端,印光大師在複周群錚居士書中說:「“一門深入,盡廢餘門”,唯打七時方可。平時若非菩薩再來,斷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則生厭故 也。天之生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實際。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則普天之下,了無一物矣。況吾儕心如猿猴,不以種種法對治,而欲彼安於一處,不妄奔馳者,甚難甚難。人當自量其力,不可偏執一法,亦不可漫無統緒。」
一般在「精進念佛時」,或參與「打七法會」時,才好用上「專修」。一生都能只依「專念名號」就能一門深入,除非他是菩薩再來人,否則沒有不造成「懈怠」的幣端。因為凡夫追逐外境的習性根深蒂固,只是單一執持一句「名號」,一旦執久了,就會感到淡而無味,失去「精進」的動力,「懈怠心」就會現起。若是有其它的助行相輔,能令「欣樂心」持久不墜,猶如萬物必須有晴有雨,有冬有夏,互相交替,才能生生不息。如果只下雨,沒有晴天,或者只有晴天,沒有下雨,萬物就會滅絕。「欣樂心」與「精進心」有「助行」來交替,更能綿綿運行。
「念佛者」不離「信願往生」的原則下,依於自己的力量,對有助於「念佛法門」的教法、教理,理當量力學習,不能只是偏執「一法」,當然也不可以亂無章法的廣學其它法門。
「專修」與「圓修」是祖師依於眾生根機不同而設的,不能截然分開,也沒有高下。蕅益大師說:「方便門,有一病隨有一藥,病旣萬端,藥亦千變;良醫合宜而用,砒霜活人,庸醫昧機而施,醍醐傷命。立一法必伏一幣,有一利,必具一害。」又說:「眾生根性,萬別千差,或顯悟,或密證,或須助,或不須助,事非一等,皆是一門深入。」一切方便法門,都有它的利與幣兩方面,有一病就有一藥。病因有無量,藥也無量。良醫能針對病情不同而施藥,善用砒霜也能救人;庸醫不知道依病情施藥,醍醐也會醫死病人。同理,有一法就有一弊;有一利就有一害。眾生根機無量,有的眾生需要「助緣」來引導,才有成就的希望,就像現今學校,也善於利用「輔助教材」,也猶如「助行」的善巧方便。
蕅益大師又說:「不知一切法即一法;廣修誠屬二心。若一法中透一切法,專習即是總持。」不能明白「一切法的本身就是一法;多即是一」的道理,「圓修」就會變成二心,轉成弊病。明白了「多不離於一」,「專修」就成了法門的總持。
以求生極樂的「念佛者」來說,以「念佛」來統攝其它法門時,「禪、密、般若」都成為「助行」,看《金剛經》、《楞嚴經》、《地藏經》等等,都會增長往生的信願心。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念佛三昧、觀佛三昧」札記

一.印光大師談「念佛三昧」

《印光文鈔》中說:「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若能都攝六根,憶佛無間,就是所謂「淨念相續」。能時時「淨念相續」,就能自然而然的達到「一心不亂」,乃至証得「念佛三昧」。

又說:「既有真信切願,必須志心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聖號。無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及大小便利等,總不離此六字洪名。(或四字持亦可)必須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無二,心佛一如。若能念茲在茲,念極情忘,心空佛現。則於現生之中,便能親證三昧。」

二.觀佛三昧
《觀無量壽經》說:「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所言「異方便」,就是世尊所開顯的「觀經十六觀」來引導眾生作觀,成就「觀佛三昧」。
《坐禪三昧經》對於「觀法」說得相當詳細。坐禪三昧經》說:「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還至靜處,心眼觀佛像,令意不轉,繫念在像,不令他念,他念攝之令常在像。若心不住。師當教言。汝當責心。------如是不已,心不散亂;是時便得心眼見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如是心住,是名初習行者思惟。」
分成四個過程:
其一。找一尊莊嚴的佛像,用眼睛仔細觀察佛像的莊嚴,而且觀察得越清楚越好,並且要明記在心,執持不忘失。
其二。找一個寧靜的地方坐下來,先閉上眼睛,慢慢的讓所觀察的佛像莊嚴在腦海中浮現。如果發現有煩惱在干擾,這時就得先想辦法放下這些煩惱的人、事、物。
其三。若是受到煩惱時時的干擾,比如總是想到所愛的人、事、物,就要起心呵責貪欲染著,思惟生命無常,發心精進修行,直到放下這些貪欲。若是過去做錯事,造成懊悔心擾動觀察的專注,當先行懺悔。總之,一定要先排除「禪觀」的障礙。
其四。要持之以恆,能慢慢的降伏這些妄念。當妄想消除一分時,所觀的佛像就會增一分光明相。持續到閉上眼睛與所親眼所觀察的佛像,完全沒有差別,這樣才算成就初步的「思惟觀」。
如果觀察完佛像,閉上眼睛後,所觀察的都無法浮現起來或很模糊,這要怎麼辦?《觀佛三昧海經》說:「若比丘,犯不如罪,觀白毫光,闇黑不現,應當入塔觀像眉間,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一心諦觀。」比如有人觀佛的白毫相光,但是業障深重,觀不起來;這時要再回到寺院,用眼睛看,仔細作觀,並且真誠的一心求懺悔。所言「一日至三日」,只是一個大慨,若不能真誠的懺悔,就算一年到三年,恐怕也觀不起來。若已能觀得起來,但是不清晰,就得再精進努力,常常用眼睛去觀察佛像,再到靜處閉眼起觀,不斷的攝心入觀。若是再加上禮拜佛菩薩,或持誦佛菩薩名號,或參與種種法會來勤修功德,懺悔往昔貪瞋痴的力量就會越大,應當能逐漸如法相應。
三.修「念佛、觀佛三昧」必需具備的條件。
唐代窺基法師在《阿彌陀經通贊疏》中說:「《觀佛三昧經》云:『此念佛三昧欲使成就,有五因緣。一持戒不犯。二不起邪見。三不生諂慢。四不恚不嫉。五勇健精進。』 
《十住毘婆沙論》則細述在家菩薩必須具備二十項資格;出家菩薩更得具備六十項條件。 《十住毘婆沙論》說:「若在家菩薩欲修習是三昧:一當深以信心。二不求業果報。三當捨一切內外物。四歸命三寶。五淨持五戒無有毀缺。六具足行十善道。亦令餘人住此法中。七斷除婬欲。八毀呰五欲(呵離五欲)。九不嫉妬。十於妻子中不生愛著。十一心常願出家。十二常受齊戒。十三心樂住寺廟。十四具足慚愧。十五於淨戒比丘起恭敬心。十六不慳悋法。十七於說法者深愛敬心。十八於說法者生父母大師想。十九於說法者以諸樂具敬心供養。二十知恩報恩。如是在家菩薩,如是等功德者,則能學是三昧。」
()「念佛三昧」摸象記擷錄   淺解:唐岐 
《印光大師文鈔》中的這篇「念佛三昧摸象記」,並不是印光大師的親作。「擷錄」是摘錄,是印光大師摘錄古德所說的法語。
(原文)一日.有客詣關而間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餘年。于生信發願修行.非不真切。而業深障重.終未能到一心不亂境界。窺吾根性.祇合帶業往生。雖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與所得之相,師其為我言之,予曰三昧境相唯證方了,如人飲水冷煖自知,我既未證焉能宣說。客固請不已。
有一天,一位淨土行者來關房請古德開示說:「我修持了二十多年的「念佛法門」,也由衷的發起往生彌陀淨土的真誠願力,只是感到自己的業障深重,雖然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努力,念佛工夫還是無法達到一心不亂的境地。經過二十多年來的自我觀察,更覺得自己的業障深重,根性低劣,若要往生上品已是不可能的,我只有帶業往生的份而已。我每次聽到善知識講到「念佛三昧」的殊勝,就會生起無限的讚嘆與嚮往,只是我根性低劣,只能隔洋興嘆罷了。今天有幸得知法師在此閉關,請求法師能為我開示「念佛三昧」是怎麼樣的境界?要如何來証得?」
古德對對這位行者說:「念佛三昧無法用語言來明確形容,也必須親証才能親切的領受它的殊勝,猶如飲水,冷暖自知。」古德也謙虛的說:「我也尚未親証,那能為你宣說念佛三昧呢?」
(原文)予曰.若論其法.必須當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
這位行者一再的請求說,這位古德只好勉為其難的說出自己對「念佛三昧」的體會。古德說:若論念佛三昧的修証,必須在念佛時,念念返觀所念的佛號,不令心有所對外攀緣。佛號句句清明無雜,就能念念入心,契達心源,心心契合心體。
(原文)返念自念.返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使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觀念雖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須向者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重重體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親。及至力極功純.豁然和念脫落.證入無念無不念境界。
當返觀所念的佛號,要明白是自心所現,「能念與所念」、「能觀與所觀」,都是自心所現,才能進一步泯絕「能所」的分別,令「能念」與「所觀」交融不二,達「念即是觀,觀即是念,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水乳交融。但是這樣的境界,還不是清淨心的本來面目。
若要進一步體究清淨真心,必須繼續於專念的佛號上去深入體究。這個體究的念佛心,要能相續無間,才能越參究越親切,越參越發現自己心性的奧妙,直至脫落分別妄念,令「能所」消融無二,才能証入「無念無不念」的心境。
(原文)所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謂也。工夫至此.愈佛法得。感應道交.正好著力。
頓落妄想分別,清淨的心性就會超脫根塵分別見,露出清淨心體與智慧光。清淨心體,無染無垢,其境非語言所能形容,乃語言道斷,心行處滅。
妄想深根蒂固的眾生,只要能離一切妄念,就會自然的顯露這個如如的體性,所以說「但離妄念,即如如佛。」工夫到此境地,於念佛中,念念都能相應於真心妙露,得力而感應道交。
(原文)其相如雲散長空.青天徹露。親見本來.本無所見。無見是真見.有見即隨塵。到此則山色溪聲.咸是第一義諦。鴉嗚鵲噪.無非最上真乘。活潑潑應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諸境.而了無一物。
清淨心體的妙相,猶如烏雲散去,萬里無雲萬里天。雖然親賭如如清淨心,卻不落在「知見」中。明照「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澈見「見諸相非相」的「般若真見」。到此境地,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一切蟲鳴鳥叫,無非在闡述第一義諦,無非演說最上乘禪法。此時心境隨緣應物,根塵相觸,則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所生心處,緣過心息,猶如日月輪轉不著空。不執一法,不染一塵,心光朗照澈空,卻了了無一物。
(原文)語其用.如旭日之東升.圓明朗照。語其體.猶皓月之西落.清淨寂滅。即照即寂.即寂即照。雙存雙泯.絕待圓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萬派。唯是一色.了無異味。無罣無礙.自在自如。論其利益.現在則未離娑婆.常預海會。臨終則一登上品.頓證佛乘。唯有家裏人.方知家裏事。語于門外漢.遭謗定無疑。
了無一物的清淨心體,它的妙用卻如旭日東昇,朗照大地。真心的體性,也如明月西落,寂寂無痕跡;寂寂中不失朗照的妙用,即寂即照,即照即寂,絕待圓融,猶如大雪覆山,海天一色,了無分界;於了無差別中,無罣無礙,任運自在。
若說「念佛三昧」的利益功德,當下的色身雖然尚在娑婆,但是心境遊於清淨海會,臨終也必能預知時至。往生後也當登於上品,開花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此「念佛三昧」,唯証乃知,因此才說「唯有家裡人,方知家中事。」
「念佛三昧」難信難知,若非過去世已具備聞法之善因緣,不得對他說,因為未具足善根性者,聽到此念佛三昧,不但不相信,恐怕還會有毀謗之嫌,正如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省一大師的「念佛三昧」

本文譯自《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淺解:唐岐

省一大師,俗姓高,揚州江都縣人,世代務農。十二歲時,因為喪母之痛,感到世事無常,於是發心要出家修行;他的父親執意反對,大師只能暫時放下了出家念頭。直至他的父親往生,才到天峰寺剃度出家,年時十九歲。剃度不久,正好遇上傳戒,於是到揚州天寧寺受比丘具足戒。

大師幼年時,每次聽到有法師修証到解脫聖果時,心中就法喜充滿,響往著這樣的境界。出家後,一心追尋修得聖果的法門,只是一直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直到在“焦山僧”那兒聽到了淨土法門,才自覺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証法門。於是一心「持名念佛」,也立下了嚴謹的修行功課,就這樣自我精勤數年。
有一天,遇到善知識對大師說:「以前的淨土祖師,都有發願閉關專修,立志在閉關期間証得『念佛三昧』。」大師聽到古德如此勇猛精進,心中大喜湧動的說:「出家修行,應該圓証到這樣的念佛三昧,才不枉費發心出家,才不空在人間走一回。」於是發願閉關念佛一百二十天,刻期求証念佛三昧。

未閉關時,心念不會感覺受到妄念嚴重干擾,但是一閉關,專志念佛時,才感受妄念紛擾的困擾,也找不到對治的方便,心念根本無法專一念佛,更遑論要達到一心不亂。一百二十天就這樣與妄念奮戰中過去,了無所得。出關後,大師心中雖然很懊惱,但是立下了有生之年,必定再回來閉關的心願,不取証「念佛三昧」絕不罷休。 

又過了數年,才在楊州進行第二次的閉關。剛閉關時,雜念的困擾與第一次閉關一樣。大師雖然精進不懈五十天,還是無法克服雜念的問題。大師心中大為悲傷,同時也生起更加懇切摯誠的念佛決心,湧起一股非証到「念佛三昧」的精進心。就這樣又精進了二十多天,當大師返觀心境時,發覺過去妄執世間、妄執色身的執著心,已經大為鬆動了,攀緣情識也漸漸淡化下來了;妄念也漸漸止息,念佛漸漸得力。此時,心中法喜稍稍的升起。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發覺妄念的干擾越來越少,一天之中,已只剩三或五次而已,已能一心不亂的念佛,漸漸成片。

就在一心念佛中,忽然間,見到阿彌陀佛聳立在虛空中,莊嚴的金色身,無比殊勝,超出了世間的文字語言所能描述。大師感動得立即伏身禮拜阿彌陀佛。禮完佛後,不論張眼閉眼,阿彌陀佛都很清楚的聳立在眼前,大師心中自我疑惑說:「阿彌陀佛已現在眼前,若是在佛前睡覺、上廁所,不就對阿彌陀佛不恭敬了?這要怎麼辦才好呢?」後來就想通了說:「父母養兒育女的愛心,為兒女清理大小便,從來不會嫌髒、嫌臭,何況諸佛的慈悲心,乃超出世間的父母的愛,如來當能體會眾生身不由已的處境。」於是放下了掛礙,一心勇猛精進念佛。這樣繼續精進念佛一段時間後,發覺妄念已止息,心境清明猶如同太虛,萬里無雲萬里天,一切微細雜念都盪然無存;或坐或經行,乃至行住坐臥,一切動靜中都保持這樣清明心境,心念只存著清淨的念佛心。即使想要刻意起妄念,所起的念,都融在淨念的念佛心中。此時「全心即佛,全念是佛,佛外無念,是心是佛。」了無妄跡,精神奕奕,寐醒一如,不會感覺需要睡眠休息,也不會有飢渴的感覺。為了滋養色身,該吃時,還是吃一點食物,吃了也不會感覺色身為了消化食物,而有昏沉的現象。雖然色身處在關房中,但是所見的境,猶如極樂蓮邦,關房的牆壁全都不見了,目力所見,廣虛無邊,佛菩薩也充滿整個虛空中,也看到了佈滿各種珍寶的蓮花池,以及無量七寶行樹;又見虛空中及地上有無量樓櫊、樓台,莊嚴無比。這樣的境界,不論或坐或行,境界都清明在前,不動不搖,光明照耀無間,日夜一如。當中很多殊勝的景像,都超出了世間所能想像,無法描述,連淨土經典也沒辦法把些殊勝的景象清楚的描述出來。 

就在某一天,大師在正坐念佛憶佛時,看到了有二個寶蓮華,華上坐著天人,相貌與菩薩一模一樣,漸漸的接近過來,大師發覺相貌與他的父母很相像,正要專注看時,其中一人已輕步的走到大師的面前,大師仔細一看說:「果然是我的母親」。他的母親很欣慰的對大師說:「我的往生因緣,讓你而發心出家,又已証得念佛三昧了,我跟你的父親也因為你的修証功德,而得以往生極樂蓮邦。我們是阿彌陀佛特地安排來來安慰你的,來對你的精進以示嘉勉。」大師正要起立,他的母親立即阻止說:「你現在正處於現觀極樂世界的三昧中,千萬不要因為我而動搖了你的三昧力。你已証得「念佛三昧」,他日我們必定於淨土中再次相逢,不必急於一時,你現在要繼續精進努力才是。」說完就隱沒不見了。大師再看父母所坐的蓮華時,已與大地的無數蓮華,漸漸失去清明景象,像似被風吹散而消失無跡。

自從証得「念佛三昧」後,心境清明,猶如一輪明月耀大千,日夜中、動靜中,都不變不退,這樣的定境直到出關後才消失。

大師出關後說:「當時在關中時,心境完全處在寂靜中,心念已超脫時間與空間的慨念,根本不知道已閉關了多少天了。直到出關時,想想這段閉關的時日,感覺只是過了二十天而已。」

大師証得「念佛三昧」那年,才三十歲。大師雖然已不再為世間煩惱所牽絆,已是証道的聖者了。往後數十年,大師依然終日念佛、誦經,日日精進不懈,不曾有所懈怠。年紀大了後,眉毛、頭髮都白了,但是面貌卻是顯得很紅潤,讓人看了有一種超脫塵俗的感受。

很多人聽到大師証道因緣後,都慕名而來參訪,大師都只是實實在在的說出他的修行經驗,怎麼用功修行,才能怎麼証到這樣的境界。說完都會慎重的對參訪者說:「要真誠的念佛,要信佛語不虛。」又說:「若能這樣親証念佛三昧,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要親証念佛三昧,就要精進的閉關專修,要一心念佛不輟,才能証得念佛三昧。」

有些學禪者來問「非空非有」之類的深妙禪,大師都不談念佛以外的法門,都很謙虛的故意推說「那個我不知道」。大師引導他人時,完全沒有矯作,讓人感覺很親切,完全出自於一片和謁的慈悲心、真誠心。那些只求虛名,未能實修實証,只落在口說般若者,在見到大師的後,沒有不被大師的慈祥容貌,以及精誠的念佛心所撼動。

大師在六十多歲時,曾住持天寧寺,但是不久就離開了。光緖 十一年四月六日 ,大師圓寂於丹徒竹林寺,世壽七十四歲,法臘五十五年。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三昧」
摘錄於《廣欽老和尚文集》
金博士開了口,問說:他曾看佛學書籍中提到有個「念佛三昧」,到底有沒有這回事?老和尚是否得過這種境界?
老和尚這下又說:「你來以前,我莫知你來,你走了,我也莫知你到那裡去,現在你問我問題,我憑我的記憶回答你。我在五十幾年前,有一次情況我認為是念佛三昧,你以為怎樣我不曉得。」
金博士一聽,精神來了,說他喜歡聽。我趕快從旁翻譯道:「他請師父開示啦!」
老和尚說:「五十幾年前,我在福州鼓山時,有一次隨眾在大殿行香念佛,大家隨著木魚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手結定印,邊走邊念,突然我那麼一頓。......
老和尚的話我逐句翻來,到了「那麼一頓」這裡,我頭大了,勉強譯成「Once suddenly a stop」。老和尚馬上對著我說:「你不要翻錯啊!不是『停止』哦。」這時金 博士看了老和尚「那麼一頓」的身勢與手勢,表示他懂得老和尚的意思,而我也覺得我的翻譯有誤,慚愧莫名。
老和尚接著表示,當時「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先在大殿地面盤繞,然後再冉冉地迴旋上升起來,老和尚講到此處,邊作緩緩盤旋手勢,同時念佛,聲音深沉而渾厚。他說當時沒有什麼寺廟建築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覺,只有源源不斷的念佛聲,由下至上一直繞轉,盡虛空、遍法界盡是彌陀聖號。
老和尚說,那時他也不曉得行不行香,也不曉得定在那裡,光是「南無阿彌陀佛」而已,最後維那引磬一敲,功課圓滿,大眾各歸寮房,他還是一樣「南無阿彌陀佛」下去,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上殿過堂,完全融於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聲中,鳥語花香,如此有三個月之久。

老和尚笑著說:「那真的很爽快!不過這只是我記憶中的體會,是不是念佛三昧,我給你作個參考,我覺得是個念佛三昧,你認為是不是那是你的事情了。」

《虛雲和尚法彙—開示》

當民國廿二年春季,閩省福建功德林居士,發起佛七時,至第三日,虛雲老和尚,由鼓山湧泉寺下省公幹,順途到功德林慰問大眾。剛好佛七止靜默念,大眾一聞虛雲老和尚駕到,大半離座迎接,叩頭禮足。
當時虛雲老和尚大喝一聲說:「你們學佛好多年,今天對這樣嚴肅佛七道場,給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門中,無論是禪是淨,貴在六根門頭用事。掉舉與昏沉,都是失念的病源。你們記得嗎?《彌陀經》中說過,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於七天,都一心不亂,那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諸聖眾,現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

現在你們諸位能不能一心不亂?如果一心不亂,怎樣會聽到老僧到來?如果一心不定,念到阿彌陀佛現身到來,你也不認識;他是佛是魔,你還不認識;是定是亂,也弄不清楚。那前途危險,真是可憐,可憐!」
大眾給他教訓一番。都不知道怎樣是好。到佛七場中開靜了,虛雲老和尚就同大家入殿禮佛,向大家開示說:「你們打佛七,貴在一心。如果心不一,東看西聽,這樣的念佛,就是念到彌勒下生,還是業障纏身。佛法世法,都是一樣,世法無心,尚且不可以,何況佛法呢!
   
念佛的人,從頭到尾,要綿綿密密,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亂的念去。佛來也這樣念,魔來也這樣念。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這樣才有成功的日子。為什麼呢?佛者是覺也,既然能覺悟,自然知道用力專心念去。魔者是惱也,惱害眾生慧命,知道他惱害慧命,當然更加用力專心去降伏他。所以當能夠覺時,就是見佛。如果遇害,就是著魔。
現在佛七場中,如果坐在本位不動,繼續念下去的各位居士,算是見著佛了。你們叩頭接我的有幾位,你們說接到什麼?既說不出好處,豈不是虛耗時光,空無所得?豈不是我來惱害你們一心大事,擾亂你們一心淨業?這樣就是你們置我于魔羅邊處了,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