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念佛法門》的「一心」

《念佛法門》的「一心」 「念佛法門」的「一心不亂」與「禪定一心」,有很大的不同。如蕅益大師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單一的「執持名琥」,若沒有「求生的信願心」,即使能達「一心」,也沒有得生之理。亦即,沒有在想「憶佛」或憶想「極樂依正的殊勝莊嚴」,只是定在「名號」中。這樣的「定心」,並沒有相應如來的大願心。這也當是《彌陀經》在談「執持名號」之前,有三分之一的經文在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好讓我們生起求生的「欣樂心」;又用近三分之一文句勸我們「發願求生」來堅定求生的「信心」。 因此,《彌陀經》的「執持名號」,乃是以「名號」攝受「信願心」,而非只是單一「執持名號」。亦即,在持念名號中,心中同時少分或多分能感受「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由此來生起求生極樂的「欣願心」,也才能在念佛中法喜充滿。 當然,若能將「名號」融攝「求生欣願心」,又能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不僅能親切感受「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令「欣願心」更為堅固。也能由此來悟入「所念的心」與「所觀的境」乃自心所現,趣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深妙禪」。 「念佛法門」最初「口念心聽」,句句入心,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攀緣習性」就會在「淨念相續」中逐漸淨化;「念」與「念」之間的空間才能隨之加大,才能在「名號」中,同時「憶想」西方依正莊嚴。比如感受到彌陀如來的攝受;或感受處在輪迴苦,趣向清涼無憂的極樂世界等等。如是熏習,直至「名號」一提,「心」猶如處在極樂世界中,了無雜念,此「念佛心」當可以是「念佛法門」的「一心」。 「欣願心」能否成就「一心」,在於能否放下「世間的執愛」,以及是否「深信」彌陀如來所發的「大願」。要能放下「世間的執愛」,就得勤觀「世間空、苦、無常、無我」。《彌陀經》何以未為我們開示「世間空、苦、無常」?因為《彌陀經》的「應機眾」乃是大阿羅漢、菩薩眾,對「世間空、苦、無常」早已証得,不需再提。 至於增長「欣樂淨土」的「信願心」,則需讀誦「淨土經典」,方能知曉佛國淨土的殊勝,以及如何排除有關「求生淨土」的疑惑;「疑惑」尚存,就會障礙「一心求生」。 決定往生淨土的「念佛者」,「念佛心」要達到什麼「定心」程度,才具備往生條件?從「經論」中概略分五方面來剖析: 一.「若一日乃至若七日」的「定心」 《彌陀經》:「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二.「一念乃至十念」的「定心」 《無量壽經》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明示「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即能往生彌陀淨土。不同於 《彌陀經》的「若一日、若二日,---- 。」的定心。 「一心不亂」與「乃至十念」,都是具備往生的條件,兩者如何區分呢? 蕅益大師說:「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 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若一日、若二日,---。」是指平常就必須要努力的目標。「十念、一念」是指臨終時的「定心」。若是沒有平時的努力,臨終時不免會被「世間名利、恩怨情仇」所擾亂,難以憑籍「十念、一念」就能與「彌陀願心」交感。 三.「定善與散善」的「定心」 往生的「一心不亂」指的是多深的「定心」呢?「一心不亂」是什羅大師所譯。玄奘法師譯為「繫念不亂」,兩者在「定心」上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以善導大師的「定善」與「散善」來看這兩者的層次,當有助於釋疑。 善導大師把《觀經、十六觀》的前十三觀歸為「定善」。後三觀「三福九品」歸為「散善」。不論「定善」或「散善」,都是往生極樂的「正因」,但是兩者的「定心」差別甚大。 善導大師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來解說「定善」。善導大師說:「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謂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文中說言『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 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成就「定善」要經過兩階段:先透過「思惟觀」,再成就「三昧正受」。首先,將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的總相、別相,先透過「思惟觀」,了別在心,比如觀極樂七寶池、蓮華散發各種美妙顏色,都能了然明現在心;也就是要能從「有能有所」,觀到「能所」泯絕而成就「三昧」,方能「明明了了的見到極樂依正莊嚴」,這樣的定觀,才名為「定善」。「定善」也就必須具備「心一境性」的定心。 娑婆眾生是「欲界散心」,做不到「色界定心」的「心一境性」。若是以「心一境性」的「定心」來看「欲界眾生心」,則說為「散心」。以「欲界心」無有「心一境性」。「欲界心」的娑婆眾生,除非精進於「禪定修習」,才能成就「心一境性」的「定善」,否則只能安住在「思惟觀」,做不到「定觀」。 或許什羅大師時代,成就「定觀」的高僧甚多,為了契應當時的根器,適合以「一心不亂」的「定善」來譯義。玄奘法師則以「繫心不亂」來釋義,比較接近「散善義」。兩者雖然都是「往生正因」。 四.《觀經三心》的「定心」 《觀無量壽經》說:「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 ,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 必生彼國。」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明示「三心」通「定善與散善」。亦即不論「定善」或「散善」,都要具足「三心」方能往生極樂。不具備這「三心」,「定心」就算達到「四禪八定」,也無往生之理。這「三心」也是把決定往淨土的「定心」的內函。三心者: 一.至誠心。「至」就是至真;「誠」是真實。「至誠」就是「如實不虛假」,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願出自真誠、不虛假的心。「虛假心」者,是念佛的背後動機夾雜著自我利益,參雜著名聞利養的散亂心,就無法達到一心。 二.深心。是深信不疑的信心。深信如來是真實語者;深信彌陀四十八大願真實不虛;深信「念佛法門」是最契應自己根性的法門,堅定不動搖。 三.迴向心。念佛者的迴向心,是把所有為善的功德,不求世間福報、生天享樂,悉皆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形成一心。 「念佛者」若還存有「世間福報的希求心」,祈求「事業平順」、「婚姻圓滿」,「念佛心」就不純正,不相應「三心」。古德總是敦敦告誡我們,要把一切善,乃至小小的微善,都要迴向往生西方。「迴向心」熏習成熟時,也同時成就「一心」。 五。「純想」的「定心」 《楞嚴經》說:「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純想」的「純」,定義為「不雜」、「純一」,獨存「善想心」,沒有世間的染著心。 「臨終心念」若是能夠達到「純想」,又發願往生淨土,就能依於願力而往生。所以「純想」也能是往生淨土的定心。 「想」的念頭有著「來來去去的觀察」,而不是定在「一心一境」,所以「純想」並不是指「心一境性」的定心,「欲界定」即可達到「純想」。也就是以「欲界的定心」就能成就「往生淨土」。只要「願往生心」真誠、深切,相契「三心」,就能依於「純想」而隨願往生極樂世界。 「純想」是「欲界定」,不具足「一心一境」的「色界定」。比如「觀想西方境」,心念有來有去,有時觀「西方三聖」,有時觀「極樂依報莊嚴」。心念雖然一直在浮動,做不到「一心一境」;但是只要心念對世間沒有留戀心,沒有二心,堅定的一心發願往生西方,即是「純想」。 徹悟大師說:「只將此信願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聖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嚴命;憶念不忘,作為第一件要事。不論所處境界靜閙閒忙,多念少念,總皆為往生正因。」這個比喻很能說明「純想」。也就是求生極樂的「信願心」,常存在心中,猶如忠臣對國家的忠心,堅定一心,不被名利、權勢所亂。也猶如孝子對父母的交代,一心信受奉行,不會有二心。不二之心即是「一心」。有了這樣的「信念」,就是往生極樂的「正因」。 由「心存佛國」達到「純想」的方便有多門。如《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的「如子憶母」的念佛法,或《觀無量壽經》的「觀想念佛」。眾多方便門中,共同的「核心」是願往生極樂世界的「欣樂心」,由此成就「純想」。

2024年3月8日 星期五

標題

淺談「信願行」18。9。5 『念佛』偶感 23。9.11 「善行」智慧23。8。13 如何才能『臨終安樂,後世不迷?』23。1。24 《臨終各種瑞相》 13。10。19 《早晚課的重要性》 13。10。19 《聞是佛名》22。11。6 『念佛法門』偶思22。9。16 《念佛功德》 16。2。7 「北俱盧洲」與「極樂世界」16。2。8 求生淨土的『欣願心與厭離心』 23。12。5 明辯「往生決定於名號,不決定於信愿」 15。2。20 《求生極樂》的「信願心」17。5。22 「淨土法門」的「他力與自力」23。3。19 《觀經》「三心與三福」18。2。28 《四種念佛》22。9。10 《六祖壇經》的「淨土」22。8。15 話《香積佛土》22。8。6 《禮佛一拜.滅罪河沙》22。5。5 《感應道交》22。5。1 《迴向》22。2。7 《以名召德》21。9。20 《恭敬心》17。5。24 《念死》 16。2。13 《臨終心情》念佛 22。5。25 《佛力不思議》17。1。2 《佛號迴響聲》16。3。3 簡介「念佛方式」16。2。8 張善和念佛往生的啟示16。2。8 《難信的淨土法門》 16。2。8 有世界名曰【極樂】 16。2。8 論『散心持名能往生嗎?』 23。6。5 《念佛法門》的「一心」 24 03。24 「事一心」與「理一心」 16。2。1 『念佛法喜,法喜念佛』23。7。7 《兩種念佛功德》21。6。23 三等「念佛人」18。1。24 《三種發心念佛人》21。5。2 略述「三品九生」差別16。1。30 「念佛」與「魔事」16。1。29 《念佛人不著魔》23。3。4 《十念法門》、《隨息念佛法》16。2。12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16。2。7 「念佛者」超越死亡的恐懼16。2。7 「娑婆」與「極樂」之差別觀 16。2。7 【你的念佛是那一個層次?】23。8。3023。 「十萬億佛土,如何往生?」 23。8。27 「明鏡顯月」看「念佛法門」22。9。17 面對「妄念」 19。2。26 《都攝六根、淨念相續》16。2。14 由「所緣境」漫談「行持差別」22。2。21 《淨念相繼》22。11。15 《老實念佛》 23。6。20 誦「彌陀經」的感想 13。12。1 「念佛法門」的「應機眾」13。10。19 由「正定聚」看「念佛法門」的殊勝13。10。19 「念佛法門」的「行門」17。9。16 由圓澤禪師看「念佛法門」16。2。8 《執持名號》16。1。31 「色身」與「領悟力」 16。2。7 憨山大師開示《禪淨雙修》 23。7。31 讀 憨山大師《示念佛切要》札記 23。6。27 「住心取境」與「離念無相」20。10。20 由「念佛」看「禪淨融和」17。12。12 《因果同時》23。8。17 「專修、圓修」與「雜修」16。2。14 「念佛禪」17。5。26 大乘「念佛門」 16。2。1 「息妄顯真」看「念佛法門」16。1。31 《實相念佛》16。3。3 《心淨國土淨》16。2。15 【是心是佛】 23。3。24 「念佛」覺「本覺」 24。3。9 『無念]』與『念佛』24。1。30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16。2。13 《大乘大義章》定中見佛16。2。14 「念佛三昧、觀佛三昧」札記16。2。13 《賢護經》三昧中見佛 23。7。1 四十八大願 (魏本與唐本) 16。9。12 「皈依彌陀」的心路15。5。1 (淨土)詩詞 13。10。19

「念佛」覺「本覺」

「念佛」覺「本覺」 《大乘起信論》說:「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覺」是覺醒了自心本具的清淨心性。這個「清淨心性」無所不遍,十法界都依此清淨心性所現,所以名為「法界一相」。眾生本有的清淨心性與十方諸佛了無差別,所以也名為「佛性」,也名為「平等法身」。眾生本具的「平等法身」就是「本覺」;迷失「本覺」時,稱為「不覺」。眾生透過教理或善知識的開示,明白了自身本來具足「本覺」的時候,稱為「始覺」。始覺,是覺悟的初始,是對「本覺」有所覺醒,只是眾生的無明習性無法一時頓淨,所以不名為「究竟覺」。當成佛時,頓盡微細無明時,「始覺」就是「本覺」,始本不二,名為「究竟覺」,也是十方諸佛的「正覺」。 《六祖壇經》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就是本具的「本覺」。「本覺」是本來就具足,不是「從無而有」,不是經過修行的過程才會有。一切有情具足本覺,只因妄想而不能証得。 所言「修行」,是消除覆蓋「本覺」的妄想習性,猶如明鏡本然清淨,當被污垢覆蓋時,就失去了明淨的功用,當以方便力消除了污垢,令明鏡恢復本然明淨,說為「修行」。 眾生最初覺悟的「始覺」,在本質上與「本覺」並沒有兩樣,只是「始覺」尚有習性覆藏,不能遍照。當一切污垢淨盡時,名為「究竟覺」。從「不覺」到達「究竟」的過程,也就是「修行」。 《大乘起信論》把修証過程分成四個階段:凡夫的「不覺」;二乘觀智的「相似覺」;法身菩薩的「隨分覺」;菩蕯地盡的「究竟覺」。在修証過程上,「禪法」是先頓悟「本覺」,再從六根對六塵的互動中,令心「緣於本覺」來消融「無明妄想習性」,也稱為「保任」。 「禪修者」於始覺的保任中,安於無執無住,不除妄想不求真。當無始以來的「昏沉」與「掉舉」習性顯現時,就以般若空慧來照破無明,知妄即離,離妄即覺,令心回歸「本覺」。 「念佛者」了知「能念的心」乃「生佛」無別,也就是「始覺」,所念的佛則是「本覺」。念佛時,即念念「緣於本覺」而念,聲聲契應「本覺」,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當下即在消融「妄想分別習性」。以此「念佛心」相續不斷,禪定與般若雖然沒刻意修習,就在念佛中逐漸增長,「本覺」的般若慧光逐漸透出。直至一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心是佛,能所不二,也就「始覺」合乎「本覺」,由此趣向「始本不二」的「究竟覺」。 「念佛者」即使無法從念佛中認明「本覺」的般若理地,只要具備深信、切願,而後持名念佛,就能逐步清除業障,開顯善根,也能如澈悟大師所說:「執事昧理,猶不虛入品之功。」即使無法頓悟「本覺」甚深教理,也能仗著執持彌陀名號的功德而往生極樂世界,就算往生品位不高,也必有了悟「本覺實相」的一天。

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無念]』與『念佛』

『無念與念佛』 《六祖壇經》:『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無相、無住」三者互為融通,是「諸法實相」的內函闡述。「無念」是離一切念,也是「清淨心」。「無相」乃離一切相,如《金剛經》的「無我、人、眾生、壽者相」。「無住」則是「心」無所執、無所住,如《金剛經》:「無所住而生其心」。 若契 「無念」,即契「諸佛法身」。只是我們「眾生心」的心念,無不時時刻刻隨順著「貪瞋習性」,妄念牽流不息,不是戀執著「五欲」,也會掛念著「事業、家庭」;「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間,沒有「空性智」,想要「無相無住」,一刻也難以做到,何況「無念」。「念佛法門」則以「有相」為入手,比如我們都能想起父母的影像,由此繫念「佛的相好」來止息牽流不息的妄念,修習的「下手處」,比之於修習「空性智」契「無念」來的簡易。 《觀無量壽經》:『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的「法界身」遍「十法界」,無處不遍,「心遍」的當下,同時「身遍」,「心身」不二。眾生則是「想喝杯水」必須用腳走去拿;「想知道你要什麼?」必須用耳朵聽你說。「眾生心」本來也能一念遍十方法界,只因迷於「妄想分別」,才會妄執「五蘊身」為「我」,只能依於「五蘊」來了知有限的外界,把「外境」看成「心外」之物,不能了知山河大地皆是「自心妙明心中物」,就像執取「一水漚」為大海本身,迷失了本具的「廣大無盡的心性」。 「如來法界身」既然身遍心遍,「眾生心」只要以「清淨心」念佛,「如來法界身」當下入於「眾生心想中」,猶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亦即「眾生心」若能淨盡「妄想分別」,就如無塵垢的心鏡,只要一心觀想佛的相好莊嚴時,是心即現「佛的相好莊嚴」。「心」想佛的三十二相,「心境」就如「水中月」,隨之影現三十二相;觀想佛的八十隨形好,也隨之現「八十隨形好」,即心即佛,「心佛」不二,是心是佛。是「佛」是「報身佛」,不同於《金剛經》:「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所見的是「諸相非相」的「法身佛」。 「一心」具「法、報、化三身」,「三身」相互輝映。「法身」不離「報化身」,「報化身」不離「法身」,不一不二。「無念」契「法身佛」,「念佛憶佛」契「報身佛」。「法報」二身,不一不二,就如無量「浪花」何曾異於「大海」? 「無念」與「念佛」是兩種不同的行持,前者由「空門」而入,後者則是依於「有門」而入,行持雖然南轅北轍,卻都能「見佛」,正如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一心不亂」念佛 (轉貼一則佛教故事) 從前有個國王,他看見出家人整天沒有事做,只是不斷的念佛,覺得不以為然、有一天,他問出家人道:“我聽說修行的人,必須刻苦,方能成就道果,你們整天清閒沒有做事,只是念佛,那裏會有成就?” 那出家人說:“修行並不在刻苦不刻苦,而是在生死的心切不切;出家人雖然整天清閒,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但是他求了脫生死的心很切。 因為生死心切,所以雖整天六根對境,但他眼不見美麗的色相,耳不聽宛轉的聲音,鼻不嗅芬芳的香氣,舌不嘗可口的美味,身沒有適意的感觸,意不起胡思與亂想。”    國王聽了這些道理,將信將疑,他對出家人說:“你的話雖然說得有理,但是你能夠用事實來證明你的話嗎?”出家人說:“可以!請國王明天派兩班能歌善舞的宮娥彩女,一班在東街跑舞,一班在西街唱歌。 另外從監牢裏面放出一個判死刑的犯人,拿一個罐子盛滿著油,叫他小心拜著;告訴他說:“你的罪本來是判死刑的,現在給你一個求生的機會,你捧著這一罐油,繞過街道一周回來,如果罐裏油沒有傾溢出來,就赦你無罪。” 此外,又命令四名兵士,拿著大刀隨行,吩咐他們說: “注意那犯人手上所捧的油,如果油在那裏傾出,就在那裏立刻斬首。”大王這樣一試,便能得到證明了。”    到了第二天,國王照出家人的指示去做,那犯人心裏想:“今天是我生死的關頭,我必須一心專注這罐油,不可讓它溢出。” 果然,那犯人繞過了東西街道一周,絲毫不敢疏忽,手上所捧的油,一點也沒有溢出來;回到國王的地方,國王實現諾言,赦他無罪。 那出家人請國王問那犯人繞街一周的所見所聞。 國王就問犯人:“你在東街所看到的東西,什麼最好看?” 犯答道:“大王!我什麼也沒有看到!” 國王又說:“你在西街所聽到的聲音,什麼最好聽?” 犯人答道:“大王!我什麼也沒有聽到!” 國王罵犯人說:“你胡說八道!東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你既不是瞎子,又不是聾子,那裏會不見不聞?” 犯人答道:“大王!今天是我生死的關頭,我一心只顧著這罐油,那裏還有心去看跳舞去聽唱歌呢?所以繞過了街道一周,真的是不見不聞。” 國王聽了這些話,才領悟到那出家人所說的話,一點也沒有差錯!念佛的人,因為生死心切,雖然六根對境,不被六塵所迷,等於不見不聞,這是事實。   我們念佛持咒的人,每個人能夠像那犯人的生死心切,對外境不見不聞,那樣的念佛持咒,才是真正的專心。專心念佛持咒,就一定能夠達到一心不亂,往生極樂世界了。    要知道,光陰迅速,生命無常,人的生命只在呼吸之間,一息不來便成隔世;切勿磋跎歲月,應該要把生死大事,常常記在心頭,那麼,你就會不怠不惰,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持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