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念佛三昧、觀佛三昧」札記

一.印光大師談「念佛三昧」

《印光文鈔》中說:「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若能都攝六根,憶佛無間,就是所謂「淨念相續」。能時時「淨念相續」,就能自然而然的達到「一心不亂」,乃至証得「念佛三昧」。

又說:「既有真信切願,必須志心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聖號。無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及大小便利等,總不離此六字洪名。(或四字持亦可)必須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無二,心佛一如。若能念茲在茲,念極情忘,心空佛現。則於現生之中,便能親證三昧。」

二.觀佛三昧
《觀無量壽經》說:「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所言「異方便」,就是世尊所開顯的「觀經十六觀」來引導眾生作觀,成就「觀佛三昧」。
《坐禪三昧經》對於「觀法」說得相當詳細。坐禪三昧經》說:「至佛像所,或教令自往諦觀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還至靜處,心眼觀佛像,令意不轉,繫念在像,不令他念,他念攝之令常在像。若心不住。師當教言。汝當責心。------如是不已,心不散亂;是時便得心眼見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如是心住,是名初習行者思惟。」
分成四個過程:
其一。找一尊莊嚴的佛像,用眼睛仔細觀察佛像的莊嚴,而且觀察得越清楚越好,並且要明記在心,執持不忘失。
其二。找一個寧靜的地方坐下來,先閉上眼睛,慢慢的讓所觀察的佛像莊嚴在腦海中浮現。如果發現有煩惱在干擾,這時就得先想辦法放下這些煩惱的人、事、物。
其三。若是受到煩惱時時的干擾,比如總是想到所愛的人、事、物,就要起心呵責貪欲染著,思惟生命無常,發心精進修行,直到放下這些貪欲。若是過去做錯事,造成懊悔心擾動觀察的專注,當先行懺悔。總之,一定要先排除「禪觀」的障礙。
其四。要持之以恆,能慢慢的降伏這些妄念。當妄想消除一分時,所觀的佛像就會增一分光明相。持續到閉上眼睛與所親眼所觀察的佛像,完全沒有差別,這樣才算成就初步的「思惟觀」。
如果觀察完佛像,閉上眼睛後,所觀察的都無法浮現起來或很模糊,這要怎麼辦?《觀佛三昧海經》說:「若比丘,犯不如罪,觀白毫光,闇黑不現,應當入塔觀像眉間,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一心諦觀。」比如有人觀佛的白毫相光,但是業障深重,觀不起來;這時要再回到寺院,用眼睛看,仔細作觀,並且真誠的一心求懺悔。所言「一日至三日」,只是一個大慨,若不能真誠的懺悔,就算一年到三年,恐怕也觀不起來。若已能觀得起來,但是不清晰,就得再精進努力,常常用眼睛去觀察佛像,再到靜處閉眼起觀,不斷的攝心入觀。若是再加上禮拜佛菩薩,或持誦佛菩薩名號,或參與種種法會來勤修功德,懺悔往昔貪瞋痴的力量就會越大,應當能逐漸如法相應。
三.修「念佛、觀佛三昧」必需具備的條件。
唐代窺基法師在《阿彌陀經通贊疏》中說:「《觀佛三昧經》云:『此念佛三昧欲使成就,有五因緣。一持戒不犯。二不起邪見。三不生諂慢。四不恚不嫉。五勇健精進。』 
《十住毘婆沙論》則細述在家菩薩必須具備二十項資格;出家菩薩更得具備六十項條件。 《十住毘婆沙論》說:「若在家菩薩欲修習是三昧:一當深以信心。二不求業果報。三當捨一切內外物。四歸命三寶。五淨持五戒無有毀缺。六具足行十善道。亦令餘人住此法中。七斷除婬欲。八毀呰五欲(呵離五欲)。九不嫉妬。十於妻子中不生愛著。十一心常願出家。十二常受齊戒。十三心樂住寺廟。十四具足慚愧。十五於淨戒比丘起恭敬心。十六不慳悋法。十七於說法者深愛敬心。十八於說法者生父母大師想。十九於說法者以諸樂具敬心供養。二十知恩報恩。如是在家菩薩,如是等功德者,則能學是三昧。」
()「念佛三昧」摸象記擷錄   淺解:唐岐 
《印光大師文鈔》中的這篇「念佛三昧摸象記」,並不是印光大師的親作。「擷錄」是摘錄,是印光大師摘錄古德所說的法語。
(原文)一日.有客詣關而間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餘年。于生信發願修行.非不真切。而業深障重.終未能到一心不亂境界。窺吾根性.祇合帶業往生。雖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與所得之相,師其為我言之,予曰三昧境相唯證方了,如人飲水冷煖自知,我既未證焉能宣說。客固請不已。
有一天,一位淨土行者來關房請古德開示說:「我修持了二十多年的「念佛法門」,也由衷的發起往生彌陀淨土的真誠願力,只是感到自己的業障深重,雖然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努力,念佛工夫還是無法達到一心不亂的境地。經過二十多年來的自我觀察,更覺得自己的業障深重,根性低劣,若要往生上品已是不可能的,我只有帶業往生的份而已。我每次聽到善知識講到「念佛三昧」的殊勝,就會生起無限的讚嘆與嚮往,只是我根性低劣,只能隔洋興嘆罷了。今天有幸得知法師在此閉關,請求法師能為我開示「念佛三昧」是怎麼樣的境界?要如何來証得?」
古德對對這位行者說:「念佛三昧無法用語言來明確形容,也必須親証才能親切的領受它的殊勝,猶如飲水,冷暖自知。」古德也謙虛的說:「我也尚未親証,那能為你宣說念佛三昧呢?」
(原文)予曰.若論其法.必須當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
這位行者一再的請求說,這位古德只好勉為其難的說出自己對「念佛三昧」的體會。古德說:若論念佛三昧的修証,必須在念佛時,念念返觀所念的佛號,不令心有所對外攀緣。佛號句句清明無雜,就能念念入心,契達心源,心心契合心體。
(原文)返念自念.返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使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觀念雖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須向者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重重體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親。及至力極功純.豁然和念脫落.證入無念無不念境界。
當返觀所念的佛號,要明白是自心所現,「能念與所念」、「能觀與所觀」,都是自心所現,才能進一步泯絕「能所」的分別,令「能念」與「所觀」交融不二,達「念即是觀,觀即是念,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水乳交融。但是這樣的境界,還不是清淨心的本來面目。
若要進一步體究清淨真心,必須繼續於專念的佛號上去深入體究。這個體究的念佛心,要能相續無間,才能越參究越親切,越參越發現自己心性的奧妙,直至脫落分別妄念,令「能所」消融無二,才能証入「無念無不念」的心境。
(原文)所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謂也。工夫至此.愈佛法得。感應道交.正好著力。
頓落妄想分別,清淨的心性就會超脫根塵分別見,露出清淨心體與智慧光。清淨心體,無染無垢,其境非語言所能形容,乃語言道斷,心行處滅。
妄想深根蒂固的眾生,只要能離一切妄念,就會自然的顯露這個如如的體性,所以說「但離妄念,即如如佛。」工夫到此境地,於念佛中,念念都能相應於真心妙露,得力而感應道交。
(原文)其相如雲散長空.青天徹露。親見本來.本無所見。無見是真見.有見即隨塵。到此則山色溪聲.咸是第一義諦。鴉嗚鵲噪.無非最上真乘。活潑潑應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諸境.而了無一物。
清淨心體的妙相,猶如烏雲散去,萬里無雲萬里天。雖然親賭如如清淨心,卻不落在「知見」中。明照「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澈見「見諸相非相」的「般若真見」。到此境地,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一切蟲鳴鳥叫,無非在闡述第一義諦,無非演說最上乘禪法。此時心境隨緣應物,根塵相觸,則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所生心處,緣過心息,猶如日月輪轉不著空。不執一法,不染一塵,心光朗照澈空,卻了了無一物。
(原文)語其用.如旭日之東升.圓明朗照。語其體.猶皓月之西落.清淨寂滅。即照即寂.即寂即照。雙存雙泯.絕待圓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萬派。唯是一色.了無異味。無罣無礙.自在自如。論其利益.現在則未離娑婆.常預海會。臨終則一登上品.頓證佛乘。唯有家裏人.方知家裏事。語于門外漢.遭謗定無疑。
了無一物的清淨心體,它的妙用卻如旭日東昇,朗照大地。真心的體性,也如明月西落,寂寂無痕跡;寂寂中不失朗照的妙用,即寂即照,即照即寂,絕待圓融,猶如大雪覆山,海天一色,了無分界;於了無差別中,無罣無礙,任運自在。
若說「念佛三昧」的利益功德,當下的色身雖然尚在娑婆,但是心境遊於清淨海會,臨終也必能預知時至。往生後也當登於上品,開花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此「念佛三昧」,唯証乃知,因此才說「唯有家裡人,方知家中事。」
「念佛三昧」難信難知,若非過去世已具備聞法之善因緣,不得對他說,因為未具足善根性者,聽到此念佛三昧,不但不相信,恐怕還會有毀謗之嫌,正如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省一大師的「念佛三昧」

本文譯自《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淺解:唐岐

省一大師,俗姓高,揚州江都縣人,世代務農。十二歲時,因為喪母之痛,感到世事無常,於是發心要出家修行;他的父親執意反對,大師只能暫時放下了出家念頭。直至他的父親往生,才到天峰寺剃度出家,年時十九歲。剃度不久,正好遇上傳戒,於是到揚州天寧寺受比丘具足戒。

大師幼年時,每次聽到有法師修証到解脫聖果時,心中就法喜充滿,響往著這樣的境界。出家後,一心追尋修得聖果的法門,只是一直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直到在“焦山僧”那兒聽到了淨土法門,才自覺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証法門。於是一心「持名念佛」,也立下了嚴謹的修行功課,就這樣自我精勤數年。
有一天,遇到善知識對大師說:「以前的淨土祖師,都有發願閉關專修,立志在閉關期間証得『念佛三昧』。」大師聽到古德如此勇猛精進,心中大喜湧動的說:「出家修行,應該圓証到這樣的念佛三昧,才不枉費發心出家,才不空在人間走一回。」於是發願閉關念佛一百二十天,刻期求証念佛三昧。

未閉關時,心念不會感覺受到妄念嚴重干擾,但是一閉關,專志念佛時,才感受妄念紛擾的困擾,也找不到對治的方便,心念根本無法專一念佛,更遑論要達到一心不亂。一百二十天就這樣與妄念奮戰中過去,了無所得。出關後,大師心中雖然很懊惱,但是立下了有生之年,必定再回來閉關的心願,不取証「念佛三昧」絕不罷休。 

又過了數年,才在楊州進行第二次的閉關。剛閉關時,雜念的困擾與第一次閉關一樣。大師雖然精進不懈五十天,還是無法克服雜念的問題。大師心中大為悲傷,同時也生起更加懇切摯誠的念佛決心,湧起一股非証到「念佛三昧」的精進心。就這樣又精進了二十多天,當大師返觀心境時,發覺過去妄執世間、妄執色身的執著心,已經大為鬆動了,攀緣情識也漸漸淡化下來了;妄念也漸漸止息,念佛漸漸得力。此時,心中法喜稍稍的升起。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發覺妄念的干擾越來越少,一天之中,已只剩三或五次而已,已能一心不亂的念佛,漸漸成片。

就在一心念佛中,忽然間,見到阿彌陀佛聳立在虛空中,莊嚴的金色身,無比殊勝,超出了世間的文字語言所能描述。大師感動得立即伏身禮拜阿彌陀佛。禮完佛後,不論張眼閉眼,阿彌陀佛都很清楚的聳立在眼前,大師心中自我疑惑說:「阿彌陀佛已現在眼前,若是在佛前睡覺、上廁所,不就對阿彌陀佛不恭敬了?這要怎麼辦才好呢?」後來就想通了說:「父母養兒育女的愛心,為兒女清理大小便,從來不會嫌髒、嫌臭,何況諸佛的慈悲心,乃超出世間的父母的愛,如來當能體會眾生身不由已的處境。」於是放下了掛礙,一心勇猛精進念佛。這樣繼續精進念佛一段時間後,發覺妄念已止息,心境清明猶如同太虛,萬里無雲萬里天,一切微細雜念都盪然無存;或坐或經行,乃至行住坐臥,一切動靜中都保持這樣清明心境,心念只存著清淨的念佛心。即使想要刻意起妄念,所起的念,都融在淨念的念佛心中。此時「全心即佛,全念是佛,佛外無念,是心是佛。」了無妄跡,精神奕奕,寐醒一如,不會感覺需要睡眠休息,也不會有飢渴的感覺。為了滋養色身,該吃時,還是吃一點食物,吃了也不會感覺色身為了消化食物,而有昏沉的現象。雖然色身處在關房中,但是所見的境,猶如極樂蓮邦,關房的牆壁全都不見了,目力所見,廣虛無邊,佛菩薩也充滿整個虛空中,也看到了佈滿各種珍寶的蓮花池,以及無量七寶行樹;又見虛空中及地上有無量樓櫊、樓台,莊嚴無比。這樣的境界,不論或坐或行,境界都清明在前,不動不搖,光明照耀無間,日夜一如。當中很多殊勝的景像,都超出了世間所能想像,無法描述,連淨土經典也沒辦法把些殊勝的景象清楚的描述出來。 

就在某一天,大師在正坐念佛憶佛時,看到了有二個寶蓮華,華上坐著天人,相貌與菩薩一模一樣,漸漸的接近過來,大師發覺相貌與他的父母很相像,正要專注看時,其中一人已輕步的走到大師的面前,大師仔細一看說:「果然是我的母親」。他的母親很欣慰的對大師說:「我的往生因緣,讓你而發心出家,又已証得念佛三昧了,我跟你的父親也因為你的修証功德,而得以往生極樂蓮邦。我們是阿彌陀佛特地安排來來安慰你的,來對你的精進以示嘉勉。」大師正要起立,他的母親立即阻止說:「你現在正處於現觀極樂世界的三昧中,千萬不要因為我而動搖了你的三昧力。你已証得「念佛三昧」,他日我們必定於淨土中再次相逢,不必急於一時,你現在要繼續精進努力才是。」說完就隱沒不見了。大師再看父母所坐的蓮華時,已與大地的無數蓮華,漸漸失去清明景象,像似被風吹散而消失無跡。

自從証得「念佛三昧」後,心境清明,猶如一輪明月耀大千,日夜中、動靜中,都不變不退,這樣的定境直到出關後才消失。

大師出關後說:「當時在關中時,心境完全處在寂靜中,心念已超脫時間與空間的慨念,根本不知道已閉關了多少天了。直到出關時,想想這段閉關的時日,感覺只是過了二十天而已。」

大師証得「念佛三昧」那年,才三十歲。大師雖然已不再為世間煩惱所牽絆,已是証道的聖者了。往後數十年,大師依然終日念佛、誦經,日日精進不懈,不曾有所懈怠。年紀大了後,眉毛、頭髮都白了,但是面貌卻是顯得很紅潤,讓人看了有一種超脫塵俗的感受。

很多人聽到大師証道因緣後,都慕名而來參訪,大師都只是實實在在的說出他的修行經驗,怎麼用功修行,才能怎麼証到這樣的境界。說完都會慎重的對參訪者說:「要真誠的念佛,要信佛語不虛。」又說:「若能這樣親証念佛三昧,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要親証念佛三昧,就要精進的閉關專修,要一心念佛不輟,才能証得念佛三昧。」

有些學禪者來問「非空非有」之類的深妙禪,大師都不談念佛以外的法門,都很謙虛的故意推說「那個我不知道」。大師引導他人時,完全沒有矯作,讓人感覺很親切,完全出自於一片和謁的慈悲心、真誠心。那些只求虛名,未能實修實証,只落在口說般若者,在見到大師的後,沒有不被大師的慈祥容貌,以及精誠的念佛心所撼動。

大師在六十多歲時,曾住持天寧寺,但是不久就離開了。光緖 十一年四月六日 ,大師圓寂於丹徒竹林寺,世壽七十四歲,法臘五十五年。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三昧」
摘錄於《廣欽老和尚文集》
金博士開了口,問說:他曾看佛學書籍中提到有個「念佛三昧」,到底有沒有這回事?老和尚是否得過這種境界?
老和尚這下又說:「你來以前,我莫知你來,你走了,我也莫知你到那裡去,現在你問我問題,我憑我的記憶回答你。我在五十幾年前,有一次情況我認為是念佛三昧,你以為怎樣我不曉得。」
金博士一聽,精神來了,說他喜歡聽。我趕快從旁翻譯道:「他請師父開示啦!」
老和尚說:「五十幾年前,我在福州鼓山時,有一次隨眾在大殿行香念佛,大家隨著木魚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手結定印,邊走邊念,突然我那麼一頓。......
老和尚的話我逐句翻來,到了「那麼一頓」這裡,我頭大了,勉強譯成「Once suddenly a stop」。老和尚馬上對著我說:「你不要翻錯啊!不是『停止』哦。」這時金 博士看了老和尚「那麼一頓」的身勢與手勢,表示他懂得老和尚的意思,而我也覺得我的翻譯有誤,慚愧莫名。
老和尚接著表示,當時「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先在大殿地面盤繞,然後再冉冉地迴旋上升起來,老和尚講到此處,邊作緩緩盤旋手勢,同時念佛,聲音深沉而渾厚。他說當時沒有什麼寺廟建築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覺,只有源源不斷的念佛聲,由下至上一直繞轉,盡虛空、遍法界盡是彌陀聖號。
老和尚說,那時他也不曉得行不行香,也不曉得定在那裡,光是「南無阿彌陀佛」而已,最後維那引磬一敲,功課圓滿,大眾各歸寮房,他還是一樣「南無阿彌陀佛」下去,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上殿過堂,完全融於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聲中,鳥語花香,如此有三個月之久。

老和尚笑著說:「那真的很爽快!不過這只是我記憶中的體會,是不是念佛三昧,我給你作個參考,我覺得是個念佛三昧,你認為是不是那是你的事情了。」

《虛雲和尚法彙—開示》

當民國廿二年春季,閩省福建功德林居士,發起佛七時,至第三日,虛雲老和尚,由鼓山湧泉寺下省公幹,順途到功德林慰問大眾。剛好佛七止靜默念,大眾一聞虛雲老和尚駕到,大半離座迎接,叩頭禮足。
當時虛雲老和尚大喝一聲說:「你們學佛好多年,今天對這樣嚴肅佛七道場,給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門中,無論是禪是淨,貴在六根門頭用事。掉舉與昏沉,都是失念的病源。你們記得嗎?《彌陀經》中說過,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於七天,都一心不亂,那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諸聖眾,現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

現在你們諸位能不能一心不亂?如果一心不亂,怎樣會聽到老僧到來?如果一心不定,念到阿彌陀佛現身到來,你也不認識;他是佛是魔,你還不認識;是定是亂,也弄不清楚。那前途危險,真是可憐,可憐!」
大眾給他教訓一番。都不知道怎樣是好。到佛七場中開靜了,虛雲老和尚就同大家入殿禮佛,向大家開示說:「你們打佛七,貴在一心。如果心不一,東看西聽,這樣的念佛,就是念到彌勒下生,還是業障纏身。佛法世法,都是一樣,世法無心,尚且不可以,何況佛法呢!
   
念佛的人,從頭到尾,要綿綿密密,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亂的念去。佛來也這樣念,魔來也這樣念。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這樣才有成功的日子。為什麼呢?佛者是覺也,既然能覺悟,自然知道用力專心念去。魔者是惱也,惱害眾生慧命,知道他惱害慧命,當然更加用力專心去降伏他。所以當能夠覺時,就是見佛。如果遇害,就是著魔。
現在佛七場中,如果坐在本位不動,繼續念下去的各位居士,算是見著佛了。你們叩頭接我的有幾位,你們說接到什麼?既說不出好處,豈不是虛耗時光,空無所得?豈不是我來惱害你們一心大事,擾亂你們一心淨業?這樣就是你們置我于魔羅邊處了,可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