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9日 星期日

《以名召德》

《以名召德》 有人想到「母親」兩個字,就流下感恩的眼淚,也就是「以名召德」,「母親」名號含攝著所感受的母愛。心中若沒有「慈愛」的覺受,「母親」就只像是沒有生命的符號。 誦「如來名號」也如是,「名號」含攝了如來為眾生所發下的廣大悲願。當「念佛者」誦出「如來名號」時,悲願感觸越深,對如來的繫念就越清明有力,越能與如來悲願「感應道交」。「求生的信願心」也由此深化。反之,所念的「名號」若不能召德,感受如來悲願,念起佛來就沒有那麼親切覺受。泛泛之念,何能生起「求生的至誠心」? 《彌陀經》談到要「執持名號」之前,先為我們介紹「極樂依正莊嚴」,無非要我們生起「欣樂極樂心」而發起求生的「信願心」,「名號」也才能「召德」,才能在「名號」中發起求生極樂的「欣願心」。 蕅益大師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似的,亦無得生之理。』又說:『如無信願,但念佛名,乃屬自力;以無信願,故不能與彌陀宏誓,感應道交。』 大師明示「持名念佛」不只是「單念名號」,「名號」中若是沒有「信願求生心」就無往生之由。 「念佛者」念佛時,會越念越歡喜,無非已信受「念佛求生,必得彌陀接引往生。」想到自己不久將來,必是極樂眾生;壽命無量,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用再為三餐奔波而苦,也不會有老苦、病苦、死苦;身心不起貪瞋痴,色身光瑩潔淨,具足金剛那羅延身,快樂如漏盡比丘。又能親近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又能隨意飛往十方法界,供養十方諸佛,厚植善根。想到這裡,怎不心生歡喜呢?這個「歡喜心」是依信受「如來悲願」來的。因此,「念佛者」讀誦《淨土經典》來感受「如來大智、大悲心」是必要的,也才能在「名號」中更親切的與如來悲願「感應道交」。

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兩種念佛功德》


「淨土門」與「聖道門」都會「念佛」,但是兩者的「宗旨」並不同,念佛的「方法與目的」也就不同。

「念佛」若是只是「持名」,當中完全沒有「觀想」的話,功德就不大,結個佛緣是有的。必須要有「觀想」,才能在念佛中感受「名號」的功德。

一般人念佛,多少都會有觀想,比如會想到佛的莊嚴法相,或圓滿的智慧,所以念佛必有功德。即使是世間人「憶念」母親,也會感受母親的慈愛,也會帶來功德與福報;「憶念心」越深澈,「功德力」也隨之深澈。只是比之於「念佛功德」有大小、深淺差別,猶如月光與無法直視的太陽光芒的差別。

「聖道門」在「念佛」上,乃在憶念佛的三德:一、智德(具足無量智慧)。二、斷德(已淨盡貪瞋痴等等無盡煩惱)。三、恩德(有廣度一切有情的大悲心)。由「名號」來攝受三德的憶念。「名號」除了「本師釋迦牟尼佛」,也包括十方諸佛,或諸「大菩薩」,比如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

只要能從「名號」生起「仰慕心」、「皈依心」,「定」就在其中,慧也在當中增長,也就有「定慧雙運」功效。這樣的「念佛功德」,與「淨土門」的念佛功德,應該沒有多少差別。

「淨土門」是以「求生佛國淨土」為宗旨,在「觀想」上,則是觀「佛國淨土的依正莊嚴」,令心生起「欣樂心」、「皈依心」,由此成就往生淨土的功德。

要如何「念佛」才好契入念佛功德海?《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念佛法」,在引導我們把熟悉的「憶念母親」的感受,轉為憶念「如來」,由此來與諸佛的大願心感應道交。就像我們小時候,只要呼叫母親,母親會立即過來愛護你,母子心心相通。這是一門簡單又能獲大利益的法門,大到令世間人難以相信。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的「現前」指現在,「當來」指往生後。亦即,我們只要「至誠」的念佛,就能不必等到臨終往生,當下已被如來所護念、攝受了。所以「真誠念佛人」,他的一生會受到佛菩薩無時無刻的護念,不但不用懼怕會被外魔入侵,更不用說會被鬼眾侵擾了。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指即使沒讀過甚深經典,也沒修過其它法門,只是一心的念佛,就能與「三寶」結下不解之緣,「智慧」也會在念佛中逐漸開啟。這樣的「念佛功德」不謂不大,乃是不可思議的大功德。

2021年5月2日 星期日

《三種發心念佛人》

依我人根機差別,可概略分成「三種發心」之求生淨土念佛人:

一是受到痛苦的逼迫,一心想脫離苦難而求生淨土。

二是發心解脫輪迴大苦而求生淨土。

三是具菩薩根性,發菩提心求生淨土。

求生淨土的最初「念佛者」,多以出離「世間苦」為「初發心」。除非善根深厚者才會以「成就菩提心」而求生淨土。如《觀經》中,韋希提夫人因為難忍世間帶來的痛苦而求生極樂,世尊對韋希提夫人的開示就未提及「發菩提心」。但是在《無量壽經》中,世尊在為阿難尊者開示「往生三輩」中,都有提及要「發菩提心」,兩者的差異在於「應機眾」的根機差別不同。

發心不同,果報自然會不一樣。有無「發菩提心」除了涉及根機差別外,也涉及果位高低。然而,「淨土法門」最終都在引導眾生「發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最能開啟法身慧命,是成佛的種子,所以「發菩提心」被稱為「善中之王」。諸佛所成就佛國淨土,也無非要利益眾生,引導眾生成就「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求生淨土」很能契應如來的本願,也是「念佛者」最能與如來感應道交的發心。

我們「初發心」者,在面對生活中,不免感觸「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苦多樂少的人生。比如有人生來五官殘缺不全;或有人年少即父母雙亡;或有人雖有父母卻三餐不繼。即使人身、家庭都能圓滿,或有感情不陸、事業不順,處處有苦難言。在「離苦得樂」的人性本能下,沒有人會想活在苦趣中,人人都急迫的希望「離苦得樂」;相對於「極樂世界」的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身心妙樂如「三禪樂」,怎不令娑婆眾生一心響往而求生呢?

阿彌陀佛思惟五劫才建立了「極樂世界」,所要引導的眾生,當然也包括了怖畏娑婆痛苦的眾生。這也是《彌陀經》所以強調極樂世界乃「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為是是要引導這類「初發心者」求生佛國淨土。此類念佛者,只要信願堅定,雖然未發菩是心,也能獲得如來接引而往生淨土。然而此類「求生者」的「信願心」卻不易堅定,因為有「追求快樂」的心,容易雜染世間愛取心,容易相應世間的「貪欲習性」。又如世間有大福報者,尤其是「欲界天」的殊勝欲樂,令世間人趨之若驚,致使「意志不堅的念佛者」會迷失於「五欲樂」而動搖所發的「求生心」。

「念佛者」若能在求生的過程中,洞見世間「空、苦、無常、無我」的本質,發起「解脫輪迴大苦」的心志來求生淨土,當能有力的厭離世間五欲,不被染著。所發「求生信願」自然能堅定不移,不被五欲所惑亂。

《圓覺經》說:「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古德也為我們強調:「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極樂。」世間的「愛渴」執力,會令眾生身不由己的輪迴不息,這股拉力也正是障礙求生淨土的主要力量。

「求生淨土的念佛者」雖然仗著「彌陀願力」在加持,然而求生淨土的「心力」也必須大過世間愛渴的「拉力」,否則也無以成辦往生心志。就如氣球會自然的往上飛,若是一直拉住氣球不放,氣球也無以上飛。

放眼世間所見,處處五光十色,人們在業力牽引下,名利爭奪。「念佛者」若是不能歇下這股名利心,跳出五欲旋渦,何能止息這股輪迴拉力?我們過去生生世世,都屈服在這股拉力之下,已是很自然的事。就如念佛時,念著念著,就浮現家庭、事業的雜念,或現起欲樂心。

尤其在家念佛者,時時繫念兒女,從小到大,念念情繫他們的未來,事事操心,念念都在加深輪迴的大拉力。這股親情大拉力,已經是多生多劫了,不但深根蒂固,已達到無功用行的境界;反觀「求生淨土」的「欣樂心」非常生疏,難以跟這股「大拉力」比擬。「念佛者」若不能時時深觀世間無常、生命危脆的事實,從而深切的發起解脫輪迴的道心來念佛。「佛號」在「世間拉力」下,那有力量來抵禦這股強大的業力?臨命終時,兒女親情一旦現在前,「佛號」也就不得力了。所以發「生死心」來念佛,對深染世間五欲的我們,就至為關鍵、緊要。

反之,「念佛者」若能發起解脫生死的心志來念佛求生淨土,「佛號」聲聲中,就具有息下世間情執的拉力;日久功深,「佛號」不但能夠有力的降伏世間五欲,更能解脫輪迴的動力下,具足深切的「信願力」來與「彌陀願力」感應道交。我們若能如此發心,念佛不輟,直至臨終,何懼往生一事不能成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