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文:唐岐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三摩地即是所謂「三昧」。亦即先以「念佛心」令心「淨念相續無間」入於「三摩地」,再依於「三摩地」証「無生忍」。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八個字是「念佛法門」的綱領,也是入「無生忍」的前行。「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也就涉及三個過程:
一什麼是「念佛心」?
二如何才能「淨念相續」?
三何謂「無生忍?」
什麼是念佛心?
各人在學佛過程中的學習因緣各各不同,「念佛心」的下手處也就自然的不同,略說為三:憶念佛的智德、斷德、恩德。本文以《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文中的「如母憶子」與「如子憶母」的「憶念心」來闡明「念佛心」。
「母愛」是世間的至愛,也是絕大部分的人都有過經驗的感受。每個人在出生後,必須依持於母親才能生存。嬰兒飢餓的哭叫聲,能立即獲得母親的餵飽;一切大小便,母親自會細心清理;遊戲時,在母親的呵護下,可以安全的盡情遊戲。世上也沒有其它方式能夠取代母親懷抱在嬰兒心中的地位。
小孩長大後,出門在外生活,難免會遇到挫折或種種委曲。遊子在夜深人靜時,「委曲之情」與「思鄉之情」不免會翻騰交集;就在此時,會自然而然的湧起思念母親的至愛,會強烈感受到母親的恩澤與無限思念。
「念佛者」對彌陀的憶念,若能猶如離鄉背井的遊子,日夜思念母親那般親切,即是「如子憶母」的「念佛心」了。
母愛的無我付出,雖然是人間的至愛,然而母愛除了保護幼子、養育幼子外,智慧的給予則相當有限,比如母親無法保証生下來的小孩五官俱全,也沒有能力令小孩不生病,更無法保証小孩毫無意外的平安長大。就算小孩能夠平安長大,成家立業,母親也漸老邁,無法照顧小孩一生。何況離世後,本身也茫茫無歸依處,又如何再對小孩關懷呢?
娑婆眾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能深刻感受母愛,卻無法從生活中感受彌陀的慈愛;必須透過「淨土經典」的詳述,才能領受彌陀深澈的悲願,才能親切生起對皈依彌陀的「念佛心」。
母親的大愛,照顧我們十數年,才能長大成人;彌陀為了成就極樂世界,卻必須歷經「億劫兆載」。母愛無法讓我們解脫輪迴,彌陀的圓滿智慧,則能引導眾生永離苦趣,成就正等正覺。母親無法令自己的小孩聰明又不生病;彌陀則能令往生極樂世界的有情,個個都是金剛不壞之身,身頂都有光明,莊嚴無比。
「念佛者」若能親切體認彌陀的大慈大悲心,以及感受無始以來輪迴至今,而今生有幸逢遇彌陀的攝受救度,在無限的感懷中,領受彌陀慈悲的呼喚,契入「如子憶母」的「念佛心」。
如何淨念相續?
所謂「淨念」,也是沒有妄想的「念佛心」。「念佛心」相續無間,就是「淨念相續」了。《楞嚴經》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的心念若是無法「都攝六根」,就一定隨順攀緣習性,流轉不息。
念佛時,「佛號」句句念得清楚,就是攝舌根;佛號句句聽得清楚,就是攝耳根;聽得清楚,念得清晰,心就內攝不亂,意根也攝受了;心正念時,眼就不會邪視,即是攝眼根;也不會再生起想聞什麼香的攀緣心,即是攝鼻根;心處於內攝時,身體更不會無故亂動,也不會想到處遊走,即是攝身根。都攝六根,自然無妄念而淨念相續了。
不論是「持名念佛」還是「觀想念佛」,當形成「淨念相續」時,五根都歸於「意根」總攝。妄念若是乘虛而入,必是「意根」已在攀緣外境了。「念佛者」無不念念覺照當下,守護「意根」。印光大師說:「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喻如兩軍對壘,必須堅守己之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候其賊一發作,即迎敵去打。必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俾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彼自懼獲滅種,即相率歸降矣。其最要一著,在主帥不昏不惰,常時惺惺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為賊滅。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攝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攝心,則妄念當漸漸輕微,以至於無耳。故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這段話把「意根」攝五根的說得很明瞭。「主帥不昏不惰」是「意根」攝受五根,不失正念。
我們眾生的無明妄想非常深厚,在念佛中,妄想總是三不五時的乘虛而入。當心覺察到隨著妄想情境現前時,《圓覺經》告訴我們應對原則,就是「知妄即離」。覺察到妄念時,當下的心,已回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心念只管念佛,莫要回顧已歇的妄念。只要純熟「知妄即離」這個方便,「無明妄想」就應該會自然漸漸消。
《楞嚴經》明示念佛憶佛,能入「念佛三昧」而証得「無生法忍」。《楞嚴經》說:「猶如染香的人,自然而然的身上就會有香氣」。念佛憶佛的人,日日熏習,自然而然的轉「攀緣習性」為「念佛心」。「禪定與智慧」就在息下「攀緣心」的的當下增長。「念佛心」也隨順「定慧增長」而入於「三摩地」。
扭轉「無明妄想習性」上,通途的方便,必須先明白「諸法畢竟空」的諦理;再從「起心動念」中,以「諸法畢竟空」消融「妄想執著」。所以「通途方便」對治「無明妄想習性」,要具備相當的禪定與般若,才能照破無明妄想。倘若欠缺「禪定」,必然在「起心動念」中,身不由已的隨順妄想習性流轉,覺察不到「無明妄動」。「諸法畢竟空」的諦理也就派不上場,所知的道理,會流為「戲論」。
念佛者是以「念佛心」來「都攝六根,淨念相續」,由此消融「無明妄想習性」,比之於通途的方便,就有著難以言喻的殊勝。所以殊勝,在於「念佛者」即使尚未具足甚深「禪定與般若」,也能由念佛憶佛中,掌握到修行要領。日久功深,形成「淨念相續」後,禪定與般若自然的在當中成長,並且不知不覺中淨化了「無明妄想」。
入無生忍
《大智度論》說:「能信、能受、能持故,名為忍。」又說:「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仁王般若波羅蜜經》把「忍」分為五個修行次第。《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說:「五忍是菩薩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寂滅忍上中下,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佛光大藏經》把這五忍歸類為:
()伏忍,地前三賢之人未得無漏,煩惱未斷,但能伏住煩惱令之不起。其中十住為下品,十行為中品,十回向為上品。
()信忍,地上菩薩得無漏信,隨順不疑。其中初地為下品,二地為中品,三地為上品。
()順忍,菩薩順菩提道,趣向無生之果。其中四地為下品,五地為中品,六地為上品。
()無生忍,菩薩妄惑已盡,了知諸法悉皆不生。其中七地為下品,八地為中品,九地為上品。
()寂滅忍,諸惑斷盡,清淨無為,湛然寂滅。其中十地為下品,佛為上品。
由上得知証得「無生忍」者,已是「圓教」七地菩薩以上的果位了。
以「般若」的角度上說,「無生法忍」乃澈觀現象緣生緣滅,諸法畢竟空,証得心性本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清淨無染。如《大般若經》說:「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就是依「念佛心」來來形成「念佛三昧」而証入「無生法忍」。《觀無量壽經》則是依於「觀極樂世界的正報與依報」証得「觀佛三昧」入於「無生法忍」,如《觀無量壽經》說:「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無生法忍。」

《觀無量壽經》明述眾生得無生忍有兩個方式:一是往生後得無生忍;二是現生証得「觀佛三昧」而得無生忍。如《觀無量壽經》在第九觀時說:「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這是往生後,方能得「無生忍」。
在《觀無量壽經》中,當世尊說完十六觀後,「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這是現生即得「觀佛三昧」後,當下豁然大悟,得無生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