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大乘大義章》定中見佛

前言: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中談到「定中見佛」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行般舟三昧,雖未離欲,也能以定心見佛)
《大乘大義章》的「定中見佛」是屬於第二種。
白話:唐岐
遠問曰。念佛三昧。如般舟經念佛章中說。多引夢為喻。夢是凡夫之境。惑之與解,皆自涯已還理了。而經說念佛三昧見佛。則問云。則答云。則決其疑網。
慧遠法師問鳩摩羅什大師說:關於「念佛三昧」,《般舟經》在「念佛章」中多引夢來作比喻。「夢」是人人都會有經驗的。然而,「夢境」不論能理解或無法理解,都猶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自己的心識活動現象而已。但是,經中所說的「念佛三昧」中見佛,卻可以與佛來問答,而且佛還會回答所問的疑難。
若佛同夢中之所見。則是我相之所矚想相。專則成定。定則見佛。所見之佛。不自外來。我亦不往。直是想專理會,大同於夢了。疑夫我或不出。境佛不來。而云何有解。解其安從乎。
如果說定中所見的佛,同於「夢中所見的佛」一樣,那就只是自心的想像而已,不會有什麼疑惑。「定中見佛」是由憶想專一,成就三昧定心而見佛,所見的佛不由外來,我也沒到佛國去,這樣的專一而見佛,如果只是憶想比較專一而已,就與夢境沒多大的差別。我的疑問在於「我沒有到佛國見佛,佛也沒有來我這兒」,但是「定中見佛」時,又能回答問題,這樣情形與夢境的虛妄心就確實不相同了,要怎麼來理解這個問題呢?
若真茲外應。則不得以夢為喻。神通之會。自非實相。則有往來。往則是經表之談。非三昧意。復何以為通。
如果「定中所見的佛」是外來之佛,那就不能比喻為夢了。定中所感的佛,既然不是真佛來到我面前,我的生身也沒有去真佛那兒,但是能夠一問一答,心念就有來有去,心念有來去就不是「三昧」境界,怎麼還能夠感通「定中見佛」呢?
般舟經云。有三事得定。一謂持戒無犯。二謂大功德。三謂佛威神。為是定中之佛?外來之佛?若是定中之佛。則是我想之所立。還出於我了。若是定外之佛。則是夢表之聖人。然則成會之會。不專在內。不得令同於夢明矣。念佛三昧法,法為爾不。二三之說。竟何所從也。
《般舟經》又說:「定中見佛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持戒清淨;二是有禪定功德與福德;三是佛的威神力加持。這三個條件與「定中見佛」緊密相繫,比如持戒清淨會與或者定心深淺,涉及所憶想的佛,有清明與否的差別,也涉及能否感得佛的威神力。佛的威神力,更涉及「外來真佛」的問題。
若是只是憶念出來的佛相,就只是自己憶想出來的而已,與一般凡夫的夢想就沒有什麼差別。若是定中所感的佛是外來的,就有外來的真佛,就不同於夢境了。我們要如何來理解這幾個問題呢?
什答。「見佛三昧」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鳩摩羅什大師答說:念佛三昧」有三種:
一者。具備大威德的大菩薩或已証得天眼通、天耳通的聖者,能夠看到聽到十方諸佛說法,又能在定中請法斷疑解惑,或者飛到佛的世界,當面請法解開心中的疑惑。
二者。雖然沒有証得神通,但是能依於「念佛法門」,專念「阿彌陀佛」或專念「釋迦牟尼佛」,或念其它諸佛名號者。依於專念,念到一心不亂時,也能在定中見佛,也能在定中提出心中所疑的問題,讓十方如來解開疑惑。
三者。無法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定境,但是能夠依於謹守清淨戒律,遠離世間欲,或者尚未離世間欲,也能在淺定中見到所憶念的佛像或在見到世尊,或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雖然無法請法發問,但是也名為「定中見佛」。
是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其實不同。上者得神通見十方佛。餘者最下。統名念佛三昧。
復次若人常觀世間厭離相者。於眾生中。行慈為難。是以為未離欲諸菩薩故。種種稱讚般舟三昧。而是定力。雖未離欲。亦能攝心一處能見諸佛。則是求佛道之根本也。
這三種「定中見佛」,雖然都名為「念佛三昧」,但是定心有深有淺的差別。
在修解脫道的初期,會有人在觀照世間無常,色身充滿臭穢不淨,因此對世間欲生起強大的厭離心。這類「厭離心強」的菩薩,「定慧」尚未圓滿,若在世間行大慈悲心來濟度廣大有情,不免還會生起貪欲煩惱。諸佛為了讓這類菩薩能生起究竟解脫世間欲念,會為他們讚嘆「般舟三昧」。雖然尚未究竟出離世間欲,也能依於「般舟三昧」力,在定中見佛。這樣的「定心見佛」也是証得「菩提道」所必須具備的根本定心。
又學般舟三昧者。雖言憶想分別。而非虛妄。所以者何。釋迦文佛所說眾經。明阿彌陀佛,身相具足。是如來之至言。又般舟經種種設教。當念分別阿彌陀佛。在於西方。過十萬佛土。彼佛以無量光明。常照十方世界。若行如經所說。能見佛者。則有本末。非徒虛妄憶想分別而已。
依於「般舟三昧」的定心而見佛者,雖然也是依於「憶想分別」所成就,但是絕非是凡夫妄想紛飛的虛妄心,為什麼呢?因為世尊在淨土經典中,明確的告訴我們觀佛見佛的方法,若依經而觀阿彌陀佛,就能見「阿彌陀佛」無量相好。如來乃真實語者,不妄語者,所說的話,絕對不會是虛假。
何況《般舟三昧經》在明述修習方法時,要確實的憶念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阿彌陀佛」,以及佛身光明無量,常照十方諸佛世界。只要依《般舟經》的方法實修,就能有因有緣在定心中見佛,不能說是無了真實的虛妄境而已。
以人不信。不知行禪定法。作是念。未得神通。何能遠見諸佛也。是故佛以夢為喻耳。如人以夢力故。雖有遠事。能到能見。行般舟三昧菩薩。亦復如是。以此定力故。遠見諸佛。不以山林等為礙也。以人信夢故。以之為喻。又夢是自然之法。無所施作。尚能如是。何況施其功用。而不見也。
人們因為沒有禪定力,所以無法體會「定中見佛」的三昧功德力,也會認為「沒有証得神通之前,那能看到諸佛世界?十方如來為了讓這類眾生能對「三昧力」生起信心,由此走入菩提道,才會用「夢」來比喻。有些人對某些事一直掛在心頭,也能在夢中夢到還沒發生的事,事後與所夢相差無幾。修習「般舟三昧」的菩薩,也是這樣,依於定力,能超越世間山林的障礙,相應諸佛願力。「夢」是自然的現象,尚能依於憶想相應某些事,何況三昧力是依於定力以及如來的威神力,豈有不相應而見佛?
又諸佛身有決定相者。憶想分別。當是虛妄。而經說諸佛身皆從眾緣生。無有自性。畢竟空寂。如夢如化。若然者。如說行見諸佛身。不應獨以虛妄也。若虛妄者。悉應虛妄。若不虛妄。皆不虛妄。所以者何。普令眾生。各得其利。種諸善根故。如般舟經中見佛者。能生善根。成阿羅漢。阿惟越致。是故當知。如來之身。無非是實。
三昧力所見的佛身,不會是虛妄相;如果是自己妄想出來的,當然是虛妄的,就像皮影戲,本來就是假的,也沒有實質的作用。經論中明確的說明諸佛身相,是依於因緣所現,沒有固定的體相,體性本來空寂,如夢如幻;但是空寂性能顯現無量妙德,比如藥師如來依於願力而成就藥師佛,正是依於因緣所生,只要以三昧力契應藥師佛願力的眾生,就能如實獲得藥師佛的攝受,並非虛假,不是無因無緣的虛妄相。
凡是虛妄的,就全部都是虛妄;若不是虛妄,就有它的作用。三昧力所見的佛相,能讓所「見者」獲得利益,生起種種善根,比如修「般舟三昧而見佛者」,能生起大善根,乃至成就阿羅漢果位,甚至於成就不退轉菩薩,有這樣的大利益,怎能說是虛妄相呢?
又憶想分別。亦或時有。若當隨經所說。常應憶想分別者。便能通達實事。譬如常習灯燭日月之明。念後障物。便得天眼。通達實事。又下者持戒清淨。信敬深重。兼彼佛神力。及三昧力。眾緣和合。即得見佛。如人對見鏡像。
我們凡夫的憶想分別,都是在追逐所喜歡的境,喜歡時才會去憶想它,不會無間斷的憶想,憶想會時有時無。如果依於經典所說修習,專注於一境,無間的憶想,就能通達所憶想的實境,與散心妄想的凡夫憶想是不同的。修天眼通者,開始先憶想燈燭的光明,漸漸的擴大到日月的光明,當成就三昧時,便可証得天眼通,能夠確確實實看見天界的天人,不是虛妄相。又如持戒清淨者,對諸佛生起堅定的信念,雖然沒有神通力,也能依於憶佛的三昧力,與彼佛願力互相感通而在定中見佛,猶如面對明鏡,確確實實的看到彼佛,不能說為虛妄想。
又一凡夫。無始以來曾見。皆應離欲得天眼天耳。還復輪轉五道。而般舟三昧。無始生死以來。二乘之人。尚不能得。況於凡夫。是故不應以此三昧所見。謂為虛妄。
凡夫無始以來就有的妄想見,與三昧力所証得的天眼、天耳,必然截然的不同;沒有三昧力的凡夫,不會有天眼天耳的神通力。《般舟三昧經》也說,二乘修行人尚不能証得以「般舟三昧見佛」,何況是凡夫?所以不能把依於三昧力見佛與凡夫的妄想境相提併論。
又諸菩薩得此三昧見佛。則問解釋疑網。從三昧起。住麁心中。深樂斯定。生貪著意。是故佛教行者。應作是念。我不到彼。彼佛不來。而得見佛聞法者。但心憶分別。了三界之物。皆從憶想分別而有。或是先世憶想果報。或是今世憶想所成。
能依三昧力而見佛的菩薩,與佛一問一答,解開心中的疑惑後,從三昧的定境中出定,心境雖然離開了定心,不免會對「入於三昧中見佛」有著強大的湧動法喜,而且很容易就貪著。諸佛為了避免菩薩染著法樂,才會告誡說:「依三昧力在定中見佛,所見的佛並沒有來到你的面前,你所見的佛,是依於憶想而成;不但所憶想的佛是這樣,三界的一切現象,也能依於憶想而有。成就「定中見佛」,有的有著過去世的善根種子,才會今生很快就成就「定中見佛」;有的是必須依於今生勤修修習,才能成就三昧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