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皈依彌陀」的心路

「皈依彌陀」的心路
我最初接觸佛教的經典是《六祖壇經》的註解本,翻了又翻,就是看不懂,卻也不死心的要明瞭書中意,尤其那句「菩提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久久在心中,成了大公案。
服役的時候,與佛法結了不解之緣。部隊就在大樹鄉崑明寺附近,部隊同袍中有位本地人,常親近寺中惟明法師,法號「心智」。就這個因緣,惟明法師成為我學習佛法的啟蒙老師。
法師有許多相關禪宗的著作,收集於《圓明文集》。我在受學其間,偏於修習「禪法與止觀」,當中雖然有涉及淨土法門,卻都止於了解。
我的根性低劣,無法運用禪法於生活中,總是生活是生活,佛法是佛法,像是難以交集的兩條平行線。處在順逆境時,「禪定與般若」就使不上力,要止息貪瞋習性,感覺猶如要截斷四十里流水那般的難。每在生了大病時,就會對死亡就有所恐懼不安,深感「我貪、我慢、我見」習性甚深甚深,也無力降伏,所欣樂的「解脫境」,就像在無盡頭的遠方。
1990年參學於「現代禪」。李元松老師的教育是從「人生思考」下手,這對佛法融入生活中有著莫大的幫助。在接受教團指導時,倒是先修學「淨土法門」,而非「禪法」,主要原因在於人人都有可能尚未証得大安心前就已命終,而皈依阿彌陀佛的「念佛者」,見思二惑雖然尚在,但是能在彌陀的攝受下,不論罪業是輕是重,都能帶業往生,雖然不能當下解脫,卻也能夠從此不再輪迴三惡道,是一條最能在短時間內令人安心的修行法門。進而言之,也能是一條現生邁向解說的法門。
我雖然未曾聽過李老師提起永明禪師的「四料簡」,但是覺得李老師的理念吻合「四料簡」所說「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學禪越久,越是越清楚「淨土法門」最為相契自己的根性。
《大乘起信論》可以說是一部「佛法的修証慨論」,不只有助於理清「禪門」與「淨門」的教理,在融合禪淨上有著莫大的幫助。比如《起信論》說「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真如門」是「有門」,「生滅門」是「空門」。「二門不相離」不就是「空有不二」嗎?不論由「諸法皆空」或「勤觀眾生心性本具如來德性」,方便雖然不同,終將歸源,空有不二,禪淨不相礙。
緣起性空,性空無礙緣起;佛號由心所現,念起念滅,心性法爾如如,不增不減,猶如浪起浪平,大海前後如如。從「如如心性」上,聲聲彌陀,正顯法性自在無礙,即空即有,故說「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在事修上,散亂的凡夫心,猶如猿猴,若是沒有依法而住,就安不住「正念」,會隨順貪瞋痴習性流轉。在尚未消除「我法二執」前,在事修上,必須緣法或緣義而住,比如「禪行者」必須先緣於「無所住」而住,待定慧有成,方能任運無所住。
我的妄想習性深厚,要緣於「無所住而住」,猶如單指抓泥鰍那般的難。「念佛法門」讓我易於緣住佛號,令心安住所緣,這也是我多以念佛為行門之所在。
「念佛法門」立基於深信彌陀大願力、大威神力,深信念佛必得彌陀護念,雖然無力淨除見思二惑,也能帶業往生,脫離輪迴大苦。我有了這樣的深信,漸夠能在佛號的當下,生起安祥心,會形成一股強力的欣樂心而緣住佛號,猶如遊子思念慈母,雖相隔千里猶在眼前,歷歷分明的信受。

「佛號」不只是開顯心性的妙方便,更是消融妄想習性的無上大方便。只要緣於「名號」或「西方境」來增長欣樂心,當如《起信論》所說「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妄想習性在「念佛心」下,會漸漸消融,我也從中獲得無量的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