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漫畫家「蔡志忠先生」

 

無意中看到「訪問漫畫家蔡志忠」的影音,感到他的「人生觀」很特別,因此進一步去搜尋有關他的影音。

蔡先生1948年生於彰化花壇,屬於鄉下農村地方。他的人生受到他父親影響很大,他父親在書法上有很高的造詣,觀念又開放,造就了蔡先生的成長環境。

蔡先生的飲食,受到唐代葯王孫思邈的「飲食觀」影響很大:「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訣了」。其個性生性寡言,生活重心都在閱讀、創新。出社會後,多過著日中一食,而且只是簡單的飲食,這一點很令人敬佩,不說沒有一般人會想吃零食的習慣。即使賺了大錢,也不講求美味,可見他的心志很堅定,不容易被外界的美味、名利所迷惑。

他的睡眠很少,大約早上一點就起床了。起床最享受的是「用寧靜的心傾聽宇宙的聲音」。亦即蔡先生是一個能夠享受寂靜的人,不同於社會人士喜歡逛百貨、開名車,迷於五光十色的歌廰、夜店。這樣的「生活觀」,很值得追求「心靈智慧者」效法學習。這樣的良好習性,跟他一生不生病、沒看過醫生,有著很大的關係。

蔡先生的「人生觀」很突出,三四歲就懂得要去思考人生,四歲就立志要當「漫畫家」,很清楚自己的人生路,也朝著這個方向一直努力前進。十五歲,在國中二年級就休學了,一人到台北當「職業漫畫家」,很不簡單。

他的「人生右銘座」:不把生命切一塊去換金錢,也就是不會浪費生命去做不喜歡的事。一生都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想做什麼事?不同於一般國中生整日被功課追著跑。

他標榜「生活越簡單越好」,曾一次買了十四雙鞋子、二十條一樣的褲子、三十件顏色的同襯衫,免得將來又花時間去買衣服。衣服、鞋子都穿到破了才換,一身樸素,也不戴手錶、飾品。也因為他生活簡單,才能心無旁騖的專一閱讀、創作。這與「佛家」講求「生活簡單、規律,才好修行」很一致。

他的工作態度非常專一,能在椅子上十幾小時工作是常有的事,甚至可以坐上幾天幾夜。長年下來,也沒有手麻、頸麻、背痛的現象;身子柔軟,也能直接雙盤打坐。這樣的「專一定心」,很令人讚歎!若能以這樣的心志來修禪定、禪觀,應當沒有不成就的。

他三十多歲就開了公司,拍了「老夫子電影」,不但賺了大錢,還名聲遠海外。然而,就在事業高峰、名利雙收時,毅然收掉公司,一個人跑到日本,花四年時間創作了「諸子百家」的漫畫。世間人少有不被名利所迷,何況是在事業高峰下勇於放下名利,勇於做自己人生所喜歡的事。這樣的人,若非是奇人異士,就是瘋子!

蔡先生的「諸子百家」漫畫很受歡迎,行銷海內外。當中涉及「老莊思想,以及佛家「禪學」。然而,從他的「生活與人生理念」上看,似乎未相應道家的「無為」,或佛家的「無執無住的空性智」。道家雖然也會「無為中有所為」,佛家也會躍入紅塵行菩蕯道,但是那是在「不忍眾生苦」下所發起的願心,不同於一心要立業於世間。

或許是如此的用腦過度,蔡先生的面相,從影音上看,讓人感覺是思慮過度的氣色,皮膚少了光澤,有點顯得老態,雙眼也欠缺了祥和、明覺的光亮眼神。

就佛教的大乘佛法而言,行者重在「悲智雙運」。蔡先生在他的生命覽圖中,感覺最欠缺了「慈悲心」這一塊拼圖,也就大大縮小了他的生命光輝。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住心取境」與「離念無相」

談「住心取境」與「離念無相」 「離念無相」是「般若空宗」的行持要旨,「住心取境」則是「淨土宗」的行持要領。前則旨在對境無所執、無所住,後者則是執境不失,兩者行持方向完全相反。 「淨土門」為什麼不講求「離念無相」?就如善導大師說:「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我們眾生「執著習性」深根蒂固,很難自覺而放下。即使對「離念無相」的義理已經了解無惑,若是沒有「禪定與空觀」的禪修,歷經「得旨忘詮」的體驗,所言「離念無相」也多是依於「憶想」而得,透過「作意」而得,比如在法談時才提起來,平時六根對六塵時,多隨著「攀緣習性」在流轉,而非透過「空性智」在「根境相對」中証得無住般若,法爾無所執的「離念無相」。 我們一般眾生心念,妄想粉飛,不要說無執無住的「無念離相」,要「住心取境」都很困難。因為念頭已習慣追逐外境、分別外境。「念頭」會身不由已的閃爍,明明作意要安住「所緣境」,但是前念還沒看明白,後念的妄念已生起,想安住當下,定心觀察,猶如捉泥鰍,定不住情境。亦即沒有「繫境不亂」的定心,就做不到「住心取境」如觀掌中摩尼。所以要「住境思察」,還得修習「繫念不亂」的基本工夫。 世尊憐憫執性深重的我們,開演了特別法門:「淨土法門」。此法門不同於聖道門講求破除執著,而是善用眾生的執性,執取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相,令心專一住境。「縏心住境」的當下,就截斷了「世間五欲的攀緣習性」,也能一時阻斷了「貪瞋痴」的洪流。「淨土門」就這樣以「有」的方式,善用眾生的「執性」,令心「繫念不亂」,淨化妄想習性,令慧光穿透無明而漸入佛法大海。 《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當中強調兩個「有」,經中同時演說了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來引導眾生生起「欣樂心」,令心「住念取境」,「定慧」也由此開顯。 「淨土門」有以「念佛、觀佛」為行持,當中也有「事持」與「理持」的差別。如蕅益大師說:「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猶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名為事持。理持者,信彼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而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名為理持。」 「事持者」是深信有西方阿彌陀佛,並且一心「執持名號」,發願往生彼國。只是「念佛者」還不能明白「所觀、所念」的佛,乃是自心所造,還無法了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是只要以「如子憶母」般的繫念彌陀,無時暫忘,就能依願往生彌陀淨土,名為「事持」。 「理持者」已經明白「諸法唯心所造」,當憶念西方阿彌陀佛時,也明白所憶念的彌陀是我人心中所現,乃至所觀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心所造。由此明白「即心即境,即境即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理持」。 「念佛者」由「事持」達「理持」時,則念佛當下,即能與「離念無相」交融無礙了。如《緇門警訓》天衣懷禪師問學人說:「若言捨穢取淨、厭此欣彼,則是取捨之情,眾生妄想。若言無淨土,則違佛語。修淨土者當如何修?眾無語。復自答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淨土門」會有厭離娑婆穢土,轉求生西方淨土,此心是「取捨分別心」,非是「無取無捨的清淨心」。但是世尊明確開示要眾生求生佛國淨土,明明確確的「示有」淨土可往生。「修淨土者」要如何修才能在「空有」中不執一邊?才能「禪淨無礙」?大眾無語,師自答:「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念佛者」念佛求生,能依願往生,乃真實不虛,此為「事持」。若能了達「求生的心與所生的境」體性空寂,皆是吾人「心性」所顯,也就「生而無生」矣,此當是「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旨意,「實不去」意謂心性空寂,而非是無極樂世界可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