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專修、圓修」與「雜修」


文:唐岐
印光大師在複卓智立居士中的書信上說:「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修淨業者,有「專修」、「圓修」種種不同,譬如順水揚帆,則更為易到;亦如吃飯,但吃一飯,亦可充饑。兼具各蔬,亦非不可。」又在「無量壽經頌序」中說:「末法學人,如其智力充足,不妨圓修萬行,迴向往生。否則固當專修淨業,以期仗佛慈力,橫超三界,直登九蓮也。」
「念佛者」的根機有利有純,在行門上也就有「專修與圓修」的差別。印光大師認為「智力充足」者,不妨「圓修」,否則最好「專修」就好。「專修」在往生品位,或許不及「圓修」者,但是智力不充足者,若是硬要廣修其它法門,心志容易紛雜,難以一門深入,反而得不到「念佛」的大利益。就「往生」而言,沒有「專修與圓修」的差別,兩者都能往生,猶如吃飯就能充飢,不一定要再食用其它蔬菜才能飽。
在「圓修」方面,印光大師在複慧海居士書說:「金剛等持誦,亦不必廢。但以持經咒之功德,迴向往生,則六度萬行,皆為往生助緣,是為圓修。」持誦《金剛經》,能開啟般若慧,有助於瓦解對世間的妄執,成就一心念佛。
善導大師雖然是一位致力提倡「專修」者,但是大師本身是一位「圓修成就者」。善導大師念佛一聲,就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被稱為「光明和尚」。善導大師若是沒有成就「念佛三昧」,豈能有如此境界?又在《新修往生傳》中記載善導大師隱居終南山的情形說:「後遁跡終南悟真寺,未逾數載,觀想忘疲,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這也明証大師是一位成就「念佛三昧」者。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說:「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善導大師所提倡的「正行」,近似「專修」。「正行」,是指「身口意」都不離「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口稱佛名」等五個行門。讀誦的經典不離「淨土三經」。觀想不離「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禮拜、讚嘆、稱名,都不離「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又說:「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讀誦、觀想、禮拜、讚嘆供養、口稱佛名」等五個行門中,「稱名」為「正行中的正行」,名為「正業」,其餘歸類為「助業」。「正中之正」近似「總持」,意即念佛名號時,所觀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全攝在名號內,「名號」總持五正行。
「正行業與助行業」之外,則歸類為「雜行」。「雜行」功德雖然也可以迴向「往生極樂」,只是雜行不容易成就「無間念佛」的專一力量。比如廣修善行迴向往生極樂,也能往生,但是在行善行當中,求生的心念上會有間斷性,不若執持名號「相續無間」。有「間斷心」,力量就沒有「無間」來得大,這也是「一心持名無間」即具大福德的道理。
《觀經》下品下生,說明五逆惡人也能往生。五逆惡人現生時已滿身罪業,沒有積福的善行,也能仗持一心專念佛名而往生,這是「無間心」的強大力量所致。
至於「專修」好呢?還是「圓修」好呢?印光大師在覆永嘉某居士書中說:「淨土法門,修有專圓。由眾生根器不一,致諸祖立法不同。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者。恐中下人以業雜致心難歸一,故示其專修也。永明令人萬善齊修,回向淨土者,恐上根人行墮一偏,致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也。」
提倡「專修」或「圓修」,都是祖師依於眾生根機所應對的方便差別,我們不能把它執為「定法」。善導大師所以致力提倡「專修」,在於顧慮到「中下根性」的念佛者,若是廣學其它法門,心志容易分心,難以「一門深入」,到了臨終時,反而有落得兩頭空的危險,並非要念佛人都持專修。而永明壽禪師提倡「禪淨融合的圓修」,是顧及當時的「上根者」若是只求專修,會失去「福慧圓滿」的機緣,令「上根者」廣學一切法,深化般若,成就廣度眾生的智慧。
一般「念佛者」除非年紀已大,或身染重疾,來日無多,必須一心專修來求生極樂外,一般青壯年者,理應隨自己的根機與智力,於福於慧,並行精進才是。
「福業」雖然不是「往生」要素,但是不只涉及品位高低因緣,因為福業好,成就往生極樂的因緣也隨之更好。何況「念佛者」實在沒有理由只是滿足於「下品往生」。
只是一昧講求「專修」,也會有「懈怠」的幣端,印光大師在複周群錚居士書中說:「“一門深入,盡廢餘門”,唯打七時方可。平時若非菩薩再來,斷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則生厭故 也。天之生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實際。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則普天之下,了無一物矣。況吾儕心如猿猴,不以種種法對治,而欲彼安於一處,不妄奔馳者,甚難甚難。人當自量其力,不可偏執一法,亦不可漫無統緒。」
一般在「精進念佛時」,或參與「打七法會」時,才好用上「專修」。一生都能只依「專念名號」就能一門深入,除非他是菩薩再來人,否則沒有不造成「懈怠」的幣端。因為凡夫追逐外境的習性根深蒂固,只是單一執持一句「名號」,一旦執久了,就會感到淡而無味,失去「精進」的動力,「懈怠心」就會現起。若是有其它的助行相輔,能令「欣樂心」持久不墜,猶如萬物必須有晴有雨,有冬有夏,互相交替,才能生生不息。如果只下雨,沒有晴天,或者只有晴天,沒有下雨,萬物就會滅絕。「欣樂心」與「精進心」有「助行」來交替,更能綿綿運行。
「念佛者」不離「信願往生」的原則下,依於自己的力量,對有助於「念佛法門」的教法、教理,理當量力學習,不能只是偏執「一法」,當然也不可以亂無章法的廣學其它法門。
「專修」與「圓修」是祖師依於眾生根機不同而設的,不能截然分開,也沒有高下。蕅益大師說:「方便門,有一病隨有一藥,病旣萬端,藥亦千變;良醫合宜而用,砒霜活人,庸醫昧機而施,醍醐傷命。立一法必伏一幣,有一利,必具一害。」又說:「眾生根性,萬別千差,或顯悟,或密證,或須助,或不須助,事非一等,皆是一門深入。」一切方便法門,都有它的利與幣兩方面,有一病就有一藥。病因有無量,藥也無量。良醫能針對病情不同而施藥,善用砒霜也能救人;庸醫不知道依病情施藥,醍醐也會醫死病人。同理,有一法就有一弊;有一利就有一害。眾生根機無量,有的眾生需要「助緣」來引導,才有成就的希望,就像現今學校,也善於利用「輔助教材」,也猶如「助行」的善巧方便。
蕅益大師又說:「不知一切法即一法;廣修誠屬二心。若一法中透一切法,專習即是總持。」不能明白「一切法的本身就是一法;多即是一」的道理,「圓修」就會變成二心,轉成弊病。明白了「多不離於一」,「專修」就成了法門的總持。
以求生極樂的「念佛者」來說,以「念佛」來統攝其它法門時,「禪、密、般若」都成為「助行」,看《金剛經》、《楞嚴經》、《地藏經》等等,都會增長往生的信願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