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執持名號》


文:唐岐
「煩惱」來自於妄想執著,「解脫」則是來自於放下。「念佛法門」則強調要「執持名號」,這對一個追尋「放下執取」者,不免感到疑惑不解了。
法門八萬四千,門門都是如來應緣眾生的根機而設,就「宗門」歸類而言,有「空宗」有「有宗」,下手方便自然不盡相同。「念佛法門」被歸於「有宗」,修証教理與下手方便,自然有別於「空宗」;若以「空宗」批判「有宗」的方便法,就不免牛頭不對馬嘴,也顯露自己的無知了。然而,不論何宗,學習最初都沒有跳過「執持」這個過程,猶如如學生聽課時,對老師的教導要明記在心,也就是「執持不忘」,也才能對所學的知識明了。
我們眾生的無明妄想深根蒂固,攀緣心非常強大,心念只要稍微懈怠,不是落在昏沉就是落在攀緣外境,追逐五欲,妄念紛飛。若是沒有把聽聞的「善法」明記在心,執持不失,就會立即忘失。即使能在偶然的情況下想起,「法義」也往往只是流於「知解」,很難運用於生活中。
就內証來看,法義聽聞後,若能執持不失,在「執持」的當下,心念「都攝六根」,攝心不亂,清明的緣住「所緣境」,不隨外境流轉,正念正知。「正知」的當下,就有明覺觀照力,有著照破除無明的力量,比如執持「諸法無常」,並且清明觀照,相續不斷,就會逐漸領受「世間空、苦、無常」的實諦,認清過去種種無知迷執而放下世間的執愛。如果不能「執持法義」而忘失,法義就無法「如理思惟」,無法成為「正念」而受用。
又如「學禪者」修習「參公案」,最初也是要先執持所參的「公案」,才能進一步將「疑情」凝然在心。「疑然在心」即是「執持」的本身,也是參破公案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比如虛雲大師開悟前,在高旻禪寺參禪時,在禪堂中晝夜精勤,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如此經過二十餘天,如痴如醉。直至護七例沖開水,濺到大師的手,茶杯墮地後,一聲破碎時,也繫破大師的疑根而大澈大悟。証得「空性智」的大澈大悟,應該才能說「歇下了妄想執著」,才有可能在起心動念中,任運無執無住,如蒼雪禪師的偈語:「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
「念佛者」執持名號的道理也是如是,「執持」的當下,止斷了攀緣心;「名號」相續不斷,句句入心,正念正知,此時的「明覺心」就在淨化無明習性,也能排除「相應彌陀大願心」的障礙,「定慧」也在明覺心下,逐漸增長,如《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世尊明確直指我們要「執持名號」,而且要相續不斷,若一日、若二日---,持之以恆,不但能夠消除業障,成就「一心不亂」的「定心」,更能相應如來的悲願,獲得接引往生淨土。
《彌陀經》是一部「無問自說」的經典,直指無上道的經典。雖然不談修証細節,不談甚深「空性智」,但是當中的妙諦,唯有如來方能澈知,不是我們凡夫所能知曉。我們若是未能了解「執持」在學習上的妙用,就誤認「執持名號」是「純根者」的修習方便,就會錯失了無上妙法了。





「息妄顯真」看「念佛法門」

『息妄顯真』看「念佛法門」 「眾生心」本具「清淨心性」,以有「無明妄想」,「智光」才給覆藏了。若能有幸能獲「善知識」開示「心性」本然具足「佛性」,也只是明白歸明白,「無明妄想」依然會主導著心念,一時跳不出「貪瞋習性」。 「無明妄想」不因明白「道理」而頓除,只能熏習淨化。必須時時「以理照事」,由事達理,無間的熏習才能淨化。熏習淨化過程,可概括兩個方向: 一者「真如熏習無明」: 所謂「真如」,指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了無一切差別之相,「寂靜一味」的「清淨心性」。「清淨心性」在生活中穿衣、吃飯、走路---,隨緣現無量相,「心性」依然不垢不淨。猶如「虛空」容受風雨雷電生生滅滅,虛空前後一如,不增不減,不染一塵。 「禪觀」中,只要「正念正知」,觀照「清淨心性」,「妄想」就會被「觀照般若」伏住不現,如是「守記內心」,熏習無間,「妄想習性」才會漸漸消融於「覺光」,如旭日東昇,晨霧漸散。 以「禪宗」的行持,多先明白「眾生心本具如來德性」,以此「正念」為所持,再依於「保任」來淨化「無明妄想」。當覺察到內心現起「妄念」,立即回到「正念正知」的覺照,「妄想習性」就會在覺照中消融。或者誦《金剛經》、《心經》或《楞嚴經》等等《般若經》來深化「般若正觀」,都具備消融「妄想習性」的功效。 二者「息妄顯真」: 「妄者」乃無始以來的「無明習性」所現起的「緣慮、憶想、分別」等等「妄心」。「妄心」乃緣生而緣滅,以心生分別,才成為「妄想境」。若離分別,「心」是「心」,「境」是「境」,不會成為「妄想境」。是以在「禪觀」中,依於「緣起性空」,觀照「妄念本空」,即趣向「息妄顯真」。 「真」與「妄」,並非截然各別,乃「非一非異」,猶如「海與浪」,「浪」因「風」而起,風息浪歸海,兩者本沒有差別,所以是「非異」。起浪時,「浪」與「海」乃不同現象,所以說「非一」。 明白「浪」依緣而有,止息了「分別見」,即是「息妄」。息妄時,「真」法爾自顯,如風息浪平,大海一味。 就「念佛法門」而言,「念佛者」緣住「佛號」,淨念相續時,「妄想」即伏住不起,也同時在淨化「妄想習性」,漸漸「息妄顯真」。直至止息了「能念、所念」的分別念時,海浪不二,了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即是「顯真」。 《楞嚴經》說:『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我們放眼所見、所聽、所想的一切心念,乃至心中所現山河大地,無非是妙明真心中物。心性所起的佛號,何嘗不是自己的「妙明真心」所現呢?若能如是了達,當能了知《觀無量壽經》所說:「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略述「三品九生」差別

文:唐岐

《觀無量壽經》中「三品九生」的共同條件是「三心」: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若是沒有這三心,就算具足了「三福」,也不具往生的條件。有了這「三心」,就會依所修的三福差別,而有不同的往生品位。所謂三福:
1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2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3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
一。由「三福」看「三品九生」。
上品上生:圓具三福。
上品中生:於三福中「未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受持」是信受奉行。雖然尚無法相契大乘經典,但是對義理則能信解。「勸進行者」是為他人演說所知的念佛法門。
上品下生:除了「未具讀誦大乘經典」,也沒有完全具足「深信因果」的條件,只是「亦信因果」,這個「亦」是說雖然信因果,但是還到達深信,依教奉行的程度。
中品上生:修福往生中品者,雖然尚未圓具第三福「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但是能夠持清淨戒。
中品中生:無法終生持戒不犯,但是至少能一日一夜持八齋戒,或沙彌戒,具足不犯威儀。
(按:三品九生理當只是慨略的分類,眾生的根機無量,往生的品位,也理應有無量差別。比如持戒者,也聽聞過大乘經典,也對大乘能理解,這類往生者,觀經也沒詳細說明品位。在《佛說大阿彌陀經》中,對「中品者」如是說:「其中等者,雖不能往作沙門大修功德,常信受佛語,深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此佛,隨方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其剎。」所以品位的安立,隨眾生的福德智慧不同而有種種不同。又比如上品中生,往生極樂世界,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這一小劫的時間,也只是慨略明示,不同的眾生根機,在道心上、福德與智慧上,時間上當會有所不同。)
中品下生:三福中,具足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但是對佛法並不完全了解,只是在臨終時,依於過去世的福德因緣,能遇上善知識為他演說有關阿彌陀佛成就極樂世界,也為他演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聽聞後發起善根,決心發願往生極樂,具足三心而往生。
下品上生:往生下品者,三福都沒有完全做到。「下品上生」者,雖然不是犯了殺人、搶劫這類大罪,但是在身、口、意上,處處犯了十不善業的輕罪;像小妄語不斷、自私自利的事,不會感到慚愧,也不知道要懺悔,我們大部分的娑婆眾生都屬於這一類。在臨終時,或有過去的福德因緣,能遇上善知識來為他演說佛法經名與大義,比如「佛說阿彌陀佛經」、「金剛經」、「法華經」等等;聽了這些經名,就能除卻「千劫極重惡業」。善知識又教他合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稱名念佛,能消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往生下品上生。
下品中生:是屬於毀犯了五戒、八齋戒、沙彌戒等具足戒的眾生,又不會感到慚愧。這些惡業,會令其人在臨終時,現出地獄相,心中生起極大的恐懼;幸好尚有福德因緣,聽聞佛法,或有善知識殷勤的為他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福德與智慧都尚充足,聽聞後,一心信受,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往生下品中生。
下品下生:有眾生犯了五逆十惡,這類的罪業,應當下墮無間地獄,要經過無量劫才能消業。當在臨終時,現出地獄相時,幸好過去有大福德,也能遇到大善知識,讓他信服並一心隨其念佛,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至少具足十念。在稱佛名中,念念消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往生下品下生。
(按:往生下品的眾生,都是罪業凡夫,欠缺三福資糧,所以能往生,完全是依持於三寶的皈依心,能在臨終時,一心志誠念佛、念法、念僧;更能對彌陀佛的救度生起堅定的皈依心,與願往生的決心。 ) 
二.三品九生往生的瑞相
上品上生: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上品中生: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上品下生: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按:上、中、下三生的主要差別有二。一是上生乘金剛台,中生乘紫金台,下生乘金蓮華。二是來迎接的化佛與眷屬數量不同,上生則有無數化佛,中生者有千化佛,下生者有五百化佛。)
中品上生: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中品中生: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中品下生:聞善知識為他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按:中品上生、中生者,是以聲聞乘為例,所以臨終迎是阿彌陀佛與諸比丘,沒有菩薩眾。中品下生只說聞善知識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後,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下品上生: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下品中生:臨終所現出的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下品下生: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按:下品上生,尚能直接看到化佛、化菩薩;下品中生則只見天華上有化佛、化菩薩;下品下生則只見金蓮華。)
三。見佛與証果的時間差別
上品上生: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上品中生:經宿即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台,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
(按:上品上生與中生,往生時足下都有莊嚴的七寶蓮華;極樂世界雖然同是金色身,但是福慧因緣差別,品位高低不同,七寶莊嚴,顯然亦有差別。)
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瞭,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按:往生上品共同特點是能見佛並供養十方諸佛,只是品位不同,所証的時間上差別隨之不同。菩薩歡喜地乃是菩薩初地,菩薩住無生忍,則是菩薩八地)
中品上生: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中品中生: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中品下生: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按:往生中品者,並沒有見佛與化佛的明文,只說明能見觀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為其說法。又中品上生証俱解脫阿羅漢,中品中生者,只明文証阿羅漢。中品下生是証初果羅漢。)
下品上生: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下品中生: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下品下生: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按:觀經往生下品中生、下生者,特別述及犯五逆罪也能被彌陀的大悲願所攝受而往生;在《佛說無量壽經》、《佛說大阿彌陀經》、《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等三經中,都只將往生慨略的分為三輩。下品上生與下品中生的差別也非常大,上生者四十九天蓮華即開,中生者,必須經過六劫,罪障才能消,蓮華才會開。又,上生者能得到觀音、勢至二大菩薩的光明攝受;中生、下生者只聞菩薩梵音安慰。下生者更須經過十二大劫,罪障才能消,蓮華才會開。)
觀經原文:
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生彼佛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國時。
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此紫金臺如大寶花。經宿即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現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彼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并大勢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花。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13]惡。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花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蓮花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花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花上。蓮花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
經於七日蓮花乃敷。花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
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生經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哉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花。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經七七日蓮花乃敷。當花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得聞佛名法名及聞僧名。聞三寶名即得往生。
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花之內。經於六劫蓮花乃敷當華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當花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即為其人廣說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念佛」與「魔事」

 )臨終見佛菩薩來迎 (  元照法師 )
摘自《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宋 元照法師述  (唐岐白話淺解)
凡夫修道,知見上的觀念若是不正確,或心術不正者,比如求富貴、求神通,就不免會遭到魔擾的問題。若是心地光明正大,正念無邪,魔也無從而入。所謂「魔」全是自己本身的問題,不在於外在的問題。比如世上的美人計,對一個心念端正者,是起不了作用的;對一個縱於情欲的人,就一定被她所迷惑了。
念佛者為什麼不會著魔事,以四點來說明:
一。念佛者,內心必有大光明,所以不會有魔事,猶如奸盜之匪不敢在大白天胡作非為。
二。娑婆眾生在觀心時,是觀照身心五蘊作用,不解五蘊皆空,才會被變幻莫測的心識所迷失,才會有魔事的問題。念佛法門是觀彌陀的果德境界,不是凡夫的妄想境,所以不會有身心上的魔事問題。
三。念佛人必為十方諸佛所護念,怎麼會有魔事呢?
四。如果念佛者會發起魔障,世尊一定會說如何對治的法門,比如楞嚴經就是在闡明誤執五陰的現象為聖境,以致產生魔障,所以世尊特別為我們說明對治五十陰魔的問題。念佛人若會著魔的話,世尊當會明示對治法,但是淨土經典都沒有對治魔障的問題,歷來淨土祖師,也沒有談到對治魔障的事,所以「念佛法門」不會有魔障是很明確的事了。
山陰慶文法師正信法門辨之甚詳。今為具引。彼問曰或有人雲臨終見佛菩薩放光、持台天樂異香來迎往生並是魔事。此說如何。答曰有依首楞嚴經修習三昧,或發動陰魔;有依摩訶衍論修習三昧,或發動外魔(謂天魔也);有依止觀論修習三昧,或發動時魅。此等並是修禪定人約其自力。先有魔種,被定擊發,故現此事。儻能明識各用對治,即能除遣。若作聖解,皆被魔障(上明此方入道則發魔事)
山陰慶文法師在「念佛者何以不會著魔」這方面說明很詳盡。有人問慶文法師說:「有人說:在臨終時,看到佛菩薩放光來迎,天空響起天樂,滿室異香,這樣的現象是魔事,是怎麼一回事呢?」慶文法師回答說:「如果依于楞嚴經或其他經典的方法修定、修觀,或有可能發起魔事。這類修禪定者,都是依于自力,沒有老師指導,自己對教理又不明白,所以潛藏在內心的偏見被禪定引發為魔障而不自知。如果能明白對治之道,也能夠完全排除。若是執著身心引發的境界為聖境,不知道這些身心效應只是禪定引發出來的身心現象,就會有魔障了。
「修習念佛三昧」者,所憑籍的是佛力,而不是自力,魔無以現行,猶如你站帝王的身邊,沒有人敢侵犯你。念佛者所以不著魔,是仗持「阿彌陀佛」有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阿彌陀佛有天眼明見念佛者是否受到外來的干擾,有天耳傾聽念佛者的念佛聲,有他心通了知念佛者的心念,彌陀佛光攝受一切念佛人,有這樣的不可思議功德力,還不能攝受念佛人直至臨終都了無障礙嗎?那會在臨終有魔擾的可能呢?
若不為護持者,則慈悲力何在?若不能除魔障者,智慧力、三昧力、威神力、摧邪力、除魔力複何在?若不能鑒察被魔為障者,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複何在耶?經雲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若謂念佛臨終被魔障者,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複何在耶?況念佛人臨終感相出自眾經皆是佛言,何得貶為魔障乎?
如果彌陀不能護持念佛者在臨終無障礙,彌陀的大慈悲力何在呢?若不能為念佛者除去魔障,彌陀的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何在呢?如果彌陀不能觀察到念佛者受到魔障,佛的天眼力、天耳力、他心通力又何在呢?經典說,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個個攝取不舍,如果念佛者臨還有魔障,彌陀的光明遍照,攝取眾生的力量何在呢?何況《彌陀經》說:「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是出自世尊所說,念佛者在臨終時,彌陀與諸聖眾會現前來迎;諸佛真實語者,不妄語者,怎麼可以把臨終見佛菩薩來迎的瑞相說為魔障呢?
唐岐附記:
蓮池大師提到「念佛有十大功德」,當中的前四條:
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並諸眷屬,隱形守護。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三、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四、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
由此明示「念佛者」會受到十方諸佛,以及十方護法菩薩的護念,必可免於魔障」。
又如《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大勢至菩薩是極樂三聖,護念我們娑婆世界的一切念佛人。菩薩所到之處,大地震動,群魔退避。「念佛者」在大勢至菩薩的智慧光下,那會受到魔擾呢?
又如《觀無量壽經》中韋提希夫人受到迫害時,心中呼喚世尊,立即獲得救度。「念佛者」心繫彌陀,自然為彌陀的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所攝受,能令「念佛者」直至臨終無障礙,就像韋提希夫人受到世尊的護念一樣。
 )從《大乘起信論》看「念佛不著魔」
著魔之因與對治
《大乘起信論》說: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
眾生若是過去世缺了善根,造下重大罪業,雖然對佛法有信心,在學佛的過程中就很容易被邪魔、鬼神所惑亂。《大乘起信論》提出三點:
一.過去世造了重罪,心性的智慧光明被惡業所覆藏,就容易有魔障。
二.被世間的煩惱事牽纏不息,善根不具足。比如追逐名聞利養,就會欠缺熏習佛法的因緣。
三.一身被病苦所纏,也是善根不具足,容易被鬼神所惑亂。
要如何來增長善根呢?
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如何積善根、消業障,歸類為三:
一.要發起精進的勇猛心,時時禮拜諸佛,心繫三寶。
二.從起心動念中,觀照貪瞋痴的邪念,發心懺悔。
三.遇到善緣就發心隨喜,或護持善知識宣揚佛陀教法,把一切功德迴向成就菩提。
有了這樣的發心恆持,「善根」就自然的漸漸增長,業障也會逐漸消除。
著魔現象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業障重、少善根的眾生,被諸魔、外道、鬼神所迷惑時,出現的迷惑現象大略的歸類如下:
或在靜坐中,出現了令人恐怖的景象,比如見到餓鬼恐怖的面相生起恐怖心;或見到俊男美女,生起染著的歡喜心。一旦生起歡喜或恐懼,就會退失正念,讓魔有機可乘。
對治的方法:不論所現的影像是好是壞,都要能夠明白一切萬法全是心識的化影,沒有實質的體性。若能了達「諸法唯心所現」,才能心不隨境轉,魔境就會自然的止息。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或說陀羅尼,或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或在靜坐中,看到天神的像貌,或變化成莊嚴的佛菩薩像,又誦出各種神咒,讓眾生生起稀有想。有時也會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時也談法性平等、如夢如幻、無相無作的法理,讓眾生分不清是邪法或正法。當此人迷失了正知見而信入魔說時,諸魔就會演說無親無疏,無因無果,令此人墮入「諸法畢竟空寂的斷滅見」。眾生一旦墮入「無因無果」的邪見時,就會妄說法空,比如在看到他人在精進布施時,就說諸法皆空,布施也空,業報也空才是真修行,令布施者漸漸喪失善根,走入魔道。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有時諸魔會顯神通令靜坐者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去世,以及未來事,甚至於別人在想什麼他也能知道。也因為能知道別人心在想什麼,能夠辯才無礙而生起我慢心。此人就會在神通的迷惑下,生起「貪染心」,從此貪染世間的名利供養而著魔。
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受到諸魔操縱的眾生,他的性情會大變而不自知,有時大發瞋心說為「現菩薩瞋怒相」;有時生起染著的歡喜心說為「菩薩慈悲相」;有時讓此人整天睡覺不務正事,生起大懈怠;有時又令此人常常生病,有時又令此人異常的精進,但是精進過後又開始懈怠。有時性情反覆無常,不信任他人,別人講什麼都會疑東疑西。有時叫人不要讀經、觀心、修禪定,無所事事說成「無為」,讓此人去做無關緊要的雜事,被世間的俗事纏綿不休,無以出離。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尤其諸魔的神通力,能令此人進入少分相似的「定境」,這些「定境」都屬於「外道定」,不是真禪定,不會相應「無常、無我」的般若慧。諸魔有時能令此人整天都在定中,乃至七天都在定中,而且可以不用吃飯也不會感覺餓,精神看起來非常好,讓此人欣欣自喜。或者可以令此人吃特別多也能消化,或者多天吃一餐也不覺得餓,而且氣色讓人看起來又很年輕。
修止觀者,若沒有「諸法如幻」的般若,以及不染著境相的觀照力與禪定力,就不免覺得境界殊勝而迷失在這種似是而非的魔境中了。一旦諸魔遠離此人,此人的健康就急轉直下,不是立即病死,就是因為犯法而陷入牢獄之災。
對治魔境的原理
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避免魔境根本方法是「長養善根」,亦即要時時觀照起心動念來改變貪瞋的習性,以及精進念佛、拜佛、懺悔業障、廣修一切善法來增長善根來避免魔境。
我們眾生尚不具足「善根」前,要避免染著魔境,就得在禪修中具備「智慧觀察」。「智慧觀察」的要領是「當勤正念,不取不著。」這「智慧觀察」就是《楞嚴經》所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的觀察智慧。「勤正念」是明白「身心各種境界」全是心識所現的境相,所以不執不取。若是把如幻的境相當成「聖境」,妄執為「實相」,就會有走魔境的危險。
其次,觀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身心所現的「五蘊」活動,是心識所變現的境相,這些境相是依於「妄想心識」產生。若能心不起妄想執著,這些五蘊的境相自然會緣生緣滅,不用起心清除,自然的消踨無跡。若能了達心識所現起的「美醜相」、「恐懼相」、「莊嚴相」、「貪欲相」等等境相猶如鏡中像,沒有實質的本體,令心念處於「般若正念」中,照見一切境相,不執不住,境相就會自然而滅。心念若是去執取,就被境相所拘了。
結語
《大乘起信論》的「著魔與對治」歸類為兩方面:
一者,「長養善根」來根本性的避免著魔。
二者,依「三法印」或「緣起實相印」的般若慧來生起「智慧觀察」,來破除妄執五蘊為實境的邪見。
《大乘起信論》所提的「長養善根」中,談到「拜佛懺悔」能避免魔障。由此而知,「淨土法門」的「念佛者」,一心依於「信願而念佛」,本身就是在「長養善根」,自然不受魔障。 
 )《印光文鈔》所述「魔事」
     《文鈔上‧復何慧昭書》
----近來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則便受損不受益矣!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
近來有很多的修行者所以會著魔,無非是心念現起妄想心,希求殊勝的境界才會著魔。不說所現起的情境是魔境,就算是勝境,也會因為對境界的貪著而令修行受損。何況所執著的勝境,不一定真的是勝境。
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無貪著心,見諸境界,直同未見,即不生歡喜貪著,又不生恐怖驚疑。
倘若修行人有智慧函養,知道要息下無明妄動心,息下貪著心,知道所出現的境界是心識所變現出來的,不會生歡喜心與貪著心;有了這樣的見地,就不會有恐怖、疑惑心。
勿道勝境現有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轉,即能上進故。此語不常對人說,因汝有此種事,固不得不說也。
若能有這樣的智慧見地,不說勝境有益於修行,即使所現的是魔境,也一樣會有益於修行,為什麼呢?因為心能夠不被魔境轉,就是大智慧。這些話,我平常不對人說,因為你有著魔的危險,才不得不對你說。
汝最初禮佛所見之大士像不的確,以若果實是,不至因念與觀經不合而隱。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緣,但不宜常欲見像,但志誠禮拜而已,庶無他慮。
臨睡目前白光,及禮佛見佛像懸立虛空,雖屬善境,不可貪著,以後不以為冀望,當可不現。窺汝根性,似是宿生曾習禪定者,故致屢有此相也。
你最初禮佛時,突然所現的菩薩像,不完全是勝境。若是勝境,就不會心中懷疑所見的境相與《觀無量壽經》所說不吻合,以致在疑心下,菩薩像隱沒消失。然而,不論所現的境界是什麼,若能由此境界來增加你對往生的信念更加親切,也是好因緣。只是千萬不能有想要再見到這樣的境界;有想要的心,在潛意識中已把境界執為聖境了。只要在禮佛時,用志誠的心禮拜就好,這是用清淨心禮佛,就不會有其它的憂慮。
睡覺前,閉眼時感覺有一道白光,以及禮佛時看到佛像懸立在空中,雖然是好的境界,但是千萬不可貪著,以後也不可以有「想要再看到的企盼心」。若能這樣,就不會有「執境界為聖境」的自我暗示。我觀察你的根性,你過去世應該有修習禪定,才會有顯現這樣的境界。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關靜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預道天之陰晴,人之禍福。彼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聞之,寄書力斥,謂彼入於魔罥,後遂不知矣。
明朝時代,有一位虞淳熙,在天目山閉「生死關」時,突然有預知的能力,能預知天氣的陰晴,以及人的禍福,而且常常很準確。後來皈依了蓮池大師,大師知道他有這樣的境界時,特別寫信告誡他,若是這樣執著下去會著魔。虞淳熙聽聞大師的告誡後,就放下潛在的貪染心,也就從此不再有這樣的預知了。
須知學道人,要識其大者,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勿道此種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須置之度外,方可得漏盡通。若一貪著,即難上進,或至退墮,不可不知。---
修行者要懂得教理的大方向,否則會被眼前的小小勝境給迷失而入於魔境。不說這種小小的預知境界,就算真的証得五神通,尚且不能貪著,才有可能繼續証得「漏盡通」。若是起心貪著,不但不會再進步了,甚至於會因此而退墮,不可不知。
---魔境勝境之分別,在與經教合不合上分。果是聖境,令人一見,心地直下清淨,了無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則見之心便不清淨,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雖極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現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理勘,則愈顯。魔現以此理勘,則便隱,此勘驗真偽之大冶洪鑪也。
----「魔境」與「勝境」的分別,在於是否與「經教」所說吻合。若是聖境,會令人一見,心地當下清淨,息下妄動攀緣的紛擾心,令心祥和、愉悅。若是魔境,會讓見到的人生起妄想執著,當中不免有多分或少分的我貪、我瞋、我痴、我慢在其中。又所見的佛光若是非常耀眼,令眼睛不舒服感,就不是真佛光。真佛光,會令人感到柔和,不會有剌眼的感覺。或者出現佛像時,用《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來進行堪驗,若是感應來的勝境,會依然明確在眼前;若是魔境,就會經不起堪驗而消失。《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堪驗真偽的大法寶。
       復陳士牧 居士書
鐘英宿根固深,智識不開,夜半念佛,見一金甲神,恐是魔試,便不敢念,何無知一至於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誠墾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
有一位鐘英居士,在半夜念佛時,看到金甲神。因為恐懼是魔境,以致不敢再念佛下去,這樣的想法是很無知的。大凡念佛人,念佛心能夠至誠、墾切的一心正念,不應該有想要見佛或見其它的境界的妄想心。
以心若歸一,見佛見境界,皆不至妄生歡喜,遂致得少為足,便成退惰。不見佛不見境界,亦了無所欠,心未歸一,急欲 見佛見境界。勿道所見是魔境,即真係佛境,以心妄生歡喜,即受損謂生歡喜退惰不受益矣。當以至誠念佛為事,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
若能一心念佛,倘若是在這時候見到佛,也會因為處在一心中,不會另起歡喜心的雜念。如果因為有所相應而生起歡喜心,就有「得少為足」的妄念,就會停滯或退墮精進心。一心念佛,就算終生不見佛,也沒有特別的境界出現,對往生淨土一事,並不會欠少什麼。何況往生與否,在於「信願心」的有無,不在於「見不見」聖境。若是不能夠一心念佛,又妄想見佛或見其它殊勝的境界,這樣的妄想心,不說所見到的是魔境,就算真的見到佛境,也會因為所生起的歡心,令念佛心失去一心而障礙了往生淨土的善因緣,這樣的妄想歡喜心,是有害無益的。所以念佛要以「信願心」念佛,以求生西方而念佛,若是在念佛求生中見佛,也是心淨而自然的相應彌陀願力,這樣的相應,不同於「為了見佛」而現出妄想境界。
倘正念佛時,或有忽現佛像 及菩薩諸天等像,但心有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見之像,乃唯心所現。雖歷歷明明顯現,實非塊然一物,以心淨故,現此景象,如水清淨,月影便現,毫無奇特。
若是以正念心念佛,當突然現出佛菩薩像或諸天神像,應當專注在一心念佛,對現象不生起貪取。要明白所見的一切,乃唯心所現。所見的境相,雖然歷歷明明的在眼前,不是似有似無之類,這是因為念佛心清淨了,就自然的與彌陀願力相應而顯出來,猶如碧潭澄靜,才能夠映現月影,不是什奇特的異相。
了不生誇張歡喜之心,更加專一其心,認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現有利益,即魔現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歸一。佛現則心更清淨,魔現則心以清淨不取著,魔無所擾,心益清淨,道業自進。
出現了各種境界,若能不染著歡喜心、貪著心,念佛心就會更加的專一,不說出現佛境界能令你更加精進,即是魔境界,也會有利益,為什麼呢?因為魔境現前,依然能一心念佛,不取不捨,也正表示你往生的信願堅定,同時也具備了般若智慧,才能一心念佛,不執不取,道業也會自然的進步。
今則偶有所見,便生畏懼,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現,倘是魔現,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竅,令彼著魔發狂,喪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於此。恐是魔現,正宜認真懇切念佛,彼魔自無容身之地,如明來暗自無存,正來邪自消滅。何得怕魔現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則是授彼全權,自己對治之法,全體不用,則任魔相擾矣。哀哉哀哉!
如果偶然見到金神像,就生恐懼不敢再念佛,當下的心,就已經處在恐懼中失去正念了。幸好所現的不是魔境,不然處在恐懼心中而不敢再念佛,反而讓魔有機可乘,甚至於會有著魔發狂的可能,怎麼這樣不知好歹。
心中若恐懼是魔境,就應該更懇切的念佛,讓魔無有容身之地,猶如光明之下,黑暗沒存在的道理。只要提起正念,一心念佛,自然不會有所謂著魔。怎麼可以害怕魔境出現而不敢念佛呢?幸好不是魔境,若真的是魔境而不敢念佛,心中所生起的恐懼心,等同打開心門,讓魔境長趨直入。簡直就像放棄防治之道,任由魔境來擾亂你的「念佛心」,豈不愚痴!
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處,然不可專欲興此感想。若心常欲興此感想,則必至著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無一物在心中。以此清淨心念佛,自無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驚懼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 譬如恐強盜來,自己先將家中護兵,移之遠方,令勿在家,則是替強盜作保護,令其了無所畏,肆行劫奪淨盡耳。何愚癡一至於此。
念佛時,偶而會生起悲傷的心情,這是發起「善根相」,感觸輪迴苦。然而心念若時常刻意的去捕捉這個傷感,就會變成執著了。一旦執著傷感久了,就讓悲魔有機可乘。若是發現有執著「傷感」時,就要進行「觀空」對治,把心念完全放空,不驚不怖的念佛,「傷感」的執著心就會歇下來。就算有魔境,若能以「不執、不住」的心來念佛,魔境也會在「不執、不住」下自消。
你恐懼是魔境而不敢念佛,這是很愚痴的,就像害怕強盜會來,自己卻把自家的護衛兵移到遠的地方去,讓強盜毫無所畏懼的強奪家中所有財物,你怎麼愚痴到這種地步呢!
       (文鈔三編·複唯佛居士書)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無量劫來怨家,令汝橫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將死,魔力已去,則苦不勝言,當生邪見,必致墮落。此執著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
我們每個人都會死,但是不能想說趕快死,才能快快往生極樂世界。念佛者,要只管一心念佛,念佛心若不放在一心念佛,卻想著快快結束生命,必定會招來無量劫的怨家債主,令你橫死;不但不能往生極樂,在將要離世時,魔力一旦消去,就會苦不堪言,也會生起邪見而墮落惡道。求死的心,千萬不可有,也是一種病態,不可不知。
         《文鈔續編卷上複吳希道居士書》    
(念佛)除早晚功課外,行、住、坐、臥、都要念,只求心歸於一,不必定求瑞相。以心若歸一,自與心浮散時不同;若不以心歸一為事,常想見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至誠懇切聽,決不至起魔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念佛最妙之法
念佛時,重在求一心念佛,不必要求得什麼殊勝的聖境。心若是能一心念佛,心境自然與散心會有所不同;心若是不能歸一,卻想要見到什麼殊勝的聖境,就會有生起魔事的可能,不可不知。念佛時,至誠的念,懇切的聽所念的佛號,決不會生起什麼魔事。「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是念佛的要領,不要偏離這個大綱領。
 )省庵大師《念佛著魔辯》淺解
或問省庵曰:“參禪一門,全仗己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則仗他力,故承佛護念,魔事不生,有諸否乎?”
有人問說:「參禪一門,全仗己力,才會有著魔的問題,「念佛法門」則仗著彌陀願力,會承蒙佛力的護念,所以不會有魔事,是這樣子嗎?
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參禪、念佛,論其難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論魔事,二俱不免。”
或者曰:“敢問何謂也?” 曰:“魔事之來,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覺察。
省庵大師答說:「這個的說法,不能說對或錯。因為參禪與念佛各有難易兩方面,也有自力與他力的分別,但是若論魔事,則二者都會有。 」若是問說為什麼這樣說?可以由三方面來了解會著魔的原因: 一是對經典教理不明白。二是沒有師長與同修指引。三是自己欠缺自我覺察力。
今夫人適千里之路,苟不按輿圖,又不逢引導,複不識前路通塞,莽莽然而進,吾知其難免於錯誤之患矣。參禪、念佛,譬如行路。經教如輿圖,善友如引導,覺察之心如識路通塞。雖兩條途路,夷險不同,俱不免錯誤之患。
所以會出現魔事,比如一個人行千里路時,一來沒有地圖指引,又沒有過來人幫忙帶路,自已又不能辯明叉路,就會莾莾撞撞,就不免會走錯路了。「參禪與念佛」就像在走千里路,二者全依於佛陀的經教,猶如依於地圖可以讓我們明辯正確的方向,不致於走錯路。善知識猶如過來人可以幫忙帶路,自己又能時時撿視自己的起心動念,猶如自己遇到叉路時,依於所學的經教,能認明那條路行得通或行不通?「參禪與念佛」雖然是兩條不同的路,但是若是缺了這三方面,都不免會走錯路。
(換句話說,不論「參禪或念佛」,若能由教理來明白魔事的來龍去脈,就不會有著魔的問題。沒有教理基楚,出了問題,也能有老師或學長們的智慧來協助引正,也可以解決問題;若是這二項都沒有,自己又沒有覺察力,就不免會有著魔的可能了。)
參禪且置。只如念佛。或有厭平坦而好奇特者。或有捨直截而求紆曲者。或兩路兼行。兩路俱失者。或以途中為家舍。平地為高山者。如是錯誤。不可勝舉。皆教理未明之過也。
「參禪」暫且不談,就「念佛法門」來說,念佛者若是不能「老實念佛」,喜歡談論奇特現象。有這樣的偏差的心態,是對「淨土教理」不明所致。若是掌握不到念佛要領,又喜歡在念佛時,要特別加上其它複雜的儀軌,把單純的「念佛法門」給複雜化;或者念佛一面求生西方時,一面又想要參禪開悟,到頭來,兩頭落空;或者念佛念到有一點感應,就執著感應為聖境,忘失了往生淨土的本願等等,都是對教理不明白所致。
念佛一門。極圓極頓。至易至難。只如彌陀經中一心不亂四字。淺言之愚夫愚婦皆可為。深言之。大聖大賢終不能過今初心行人。或暫得輕安。自謂已得事一心者。初開淺解。復自謂得理一心者。或粗念不生。細念猶生者。或勇猛過分。精進倍常。不知外心無佛。速求取證。不達善巧方便。急欲捨身。魔鬼因之遂入其體。為風為狂。都不覺知。此善友不遇之過也。
「念佛法門」可以說是一門極為圓滿的法門,也是一門至易卻又至難的法門。比如《彌陀經》中「一心不亂」這四個字,由淺的方面來說,一般的村夫村婦也能做証到。從深層方面來看,証入聖位的行者,也沒有超出這四個字。
有些念佛者,從「念佛法門」中得到身心輕安,妄念減少了,色身比以前更為健康,就誤以為自己已經証得「事一心念佛」的境界,這是沒有老師的指明,又沒有與同參法侶加以討論,才會「未得謂証」。
又如對「經教」的教理有所體會,就誤以為已得「理一心念佛」的境界;或者只是降伏粗分的妄想,就誤以為已証得「一心不亂」了。或者突然的異於平常的勇猛精進,讓生活失去常態,造成身邊的人產生困擾。或者不明了「心外無佛」,只想要到心外的極樂世界,不知道成佛要領,就在當下的念佛心,不知要善用方便道修行,只想快快結束生命往生極樂世界,以致外魔乖機入侵他的體內。這些偏差的觀念,都是造因於沒有良師與善友的即時導正,才會走入岐路。
夫眾生生死。以我見為本。我見不除。修行無益。然我見之生。根深蒂固。其萌芽發幹。無處不有。是故。見地高則我見俱高。工夫進則我見亦進。若不時時撿點。刻刻提撕。則念念發生。心心增長。隨逐行人。雖死不離。是故。學人心不虗。則自不覺察。不覺察。故我見增長。少有所得。則生憍慢。譏嫌同學。誹謗行人。雖有修行。終成魔事。此自不覺察之過也。
「我見」是輪迴生死的根本,所以「我見」不除的話,所了解的一切佛法,反而會成為增長「我見、我慢」的增上緣。「我見」很穩晦,在待人處事中,隨時都會顯現出來,比如佛書看得多,很容易誤以為自己很高明而自大。知見越多,「我見」就越深;學佛越久,「我見」就越大。若是不能時時檢點自己的心態,我慢自大的心魔,就跟隨他一生,直至臨終。
學佛者若是不能「謙虛自持」,時時撿視自己的缺點,就有可能落入「增長我見」的魔障,會在念佛工夫有所進步,就生起憍傲心,自覺修証比別人高,甚至於因此而誹謗他人,若是如此,所謂修行就變成在增長魔事了。這些過失,都在於自己欠缺自我覺察力所造成。
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佛祗貴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則決定往生。何藉善友經教。省庵曰。是何言歟。世間小技。尚不可無師。況念佛為出生死要門。若無善友經教。從何開發。誰為引導。觀經下三品。皆是臨終善友開發。故得往生。其上中品則不必言矣。須知從凡至聖。由易至難。莫不以善友經教為根本。汝不因經教。何由而知淨土法門。而生信向邪。
有人會說:「參禪必須要明師指導,若無明師,自然必須自己要懂得經教,以經為師,才不會走錯路。」但是「念佛法門」的核心在於「以信為入」,只要深信淨土經典,一心念佛發願往生淨土,就必定往生,有這樣的「信念」,何必一定要明白經教,以及「明師善友」來指導呢?
省庵大師回答說:「話不能這樣說,即使是世間的專業,都有各行各業的專業老師,何況「念佛法門」是出離生死的大法,怎可以說不需要「經教與老師」呢?在《觀無量壽經》中的下品下生,臨終者尚且必須靠善知識啟發,才能往生極樂世界,何況「一心求生中上品」的念佛者,那能沒有「經教與師友」呢?
當知,一切法門的修証,由淺而深,由易而難,沒有不以「師友與經教」來作為根本,若不去了解經教,對「念佛法門」要如何來生起深信呢?又如何明白自己的「信念」不會走向邪見呢?
或曰。若因經教而知念佛。則彌陀一經足矣。奚以多為。曰。上根則可。中下根人。須徧閱淨土諸書。備識信行願三差別之相。加之善友警策。內以虗心覺照。庶幾免於魔事。而後念佛之功可日進焉。否則不為魔事。終成增上慢人。一念不覺。遂成淪墜。其禍可勝言哉。
或者說:「依於經教來念佛,一部《佛說阿彌陀佛經》就夠了,何必廣讀其它「淨土經典」呢?
省庵大師回答說:「若是上根者,倘能這樣說;絕大多數的中下根者,就必須廣讀各類「淨土經典」才能啟發深信,才能明白「信願行」的要領,而且還得要有「師友時時幫忙提醒」,以及自己本身具備自我覺察的觀照力,才能免受到魔事障礙,才能成就「決定信念」;否則,就算沒有著魔,也會成了一個自大傲慢的人;會在「我慢心」下,沉輪於無盡的輪迴。
或曰:「行人心既念佛,佛豈不垂護念?如其護念,魔事何從?」
省庵曰:「念佛人果得 一心不亂,則佛護念不虛。如其未得一心,或有以輕安為禪定,淺解為深悟者,隨有所得生增上慢,此則自取過愆,非如來咎。是故吾言善友、經教、覺察之心,三 者缺一不可。而覺察之心尤為最要,不可須臾暫離,若一念不覺,則一念顛倒;念念不覺,則念念顛倒。顛倒既起,魔事興焉,畢世工夫,一朝唐喪,可不畏歟!
或問說:念佛人念佛必然得到彌陀的護念,怎麼還會有魔事呢?
省庵大師答說:念佛人,若能具足「信願行」,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必定能與彌陀大願心感應道交,獲得彌陀的攝受護念,不會有魔事。若是念佛還不能達到「一心不亂」,念佛工夫有所得力,身心生起未曾有的輕安,就執著輕安為聖境,或者執著淺解為深悟,以致生起了增上慢,魔事就會在「我慢心」下引生。這些禍害不是如來的過錯,是念佛者缺了「經教、師友與自我省思心」,才會陷入「我慢的魔障」。所以我說念佛者的「善友、經教、自我覺察之心」三者不可缺一。尤其自我覺察最為要緊,必須時時自我反觀自己的起心動念,若是一念不覺,染著名聞利養,就有生起「我慢心」的危機,會不知不覺落入魔事中了。
淨土文云。身無病苦。心不顛倒。當知身無病苦。則求土於佛。心不顛倒。則求在於我。在於佛者。非我敢必。在於我者。宗可不自勉焉。設使臨終一念顛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塗難免。佛雖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淨業人。不可一念遠離善方亦不可一念生顛倒心也。
古德在「淨土文」中一再明示「要一心念佛,方能感得彌陀攝受,才能在臨終時,身無病苦,心不顛倒往生淨土。」尚在世間時,色身的病苦乃涉及過去世的業力,念佛者無力自主,只能把色身安危交給彌陀安排。但是在世時的「心不顛倒」是能自己作主的,豈可自我解怠,荒廢念佛功課呢?倘若平時不依於經教努力,又不親近師友,到了臨終時,一旦業障現前,心念顛倒了,不說連「下品下生」也沒有往生的份,還可能隨業障墮到三惡道去。這時候,彌陀雖然大慈大悲,伸出慈悲的雙手,念佛者也會被業障所覆而不相應,豈能怪彌陀不慈悲?所以平時不可遠離「經教、師友、自覺心」,並時時努力精進,才能在臨終時,身無病苦,心不顛倒而往生彌陀淨土。
 )著魔的對治心態 (頂果欽哲仁波切)
我們於日常的修行、或睡夢之中,可能屢屢逢厲妖及魔障等惡業的強烈影響。這些現象發生的時候,我們絕不可以意圖殲滅此種有害的厲鬼,即使在睡夢中也是如此。而應當視他們為過去世的父母,他們曾養育我們,而現在竟欲妨害、傷害我們。他們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我們過去世所造惡業的結果,我們更應該進一步了知這種損害我們的惡業力量,他們本身也為他們本身、或他們過去世的惡業所支配。作此傷害,無非是為自己來世種惡因,作如是的觀察,大悲心乃隨之而升起。當這些魔類決心為害我們,也應視之為清除無明的逆增上緣。任何的障礙、身體的痛苦、心靈的折磨,都可轉換為修行的方便。也就是將這些障礙視之為上師智慧的示現,當我們作如是修持時,惡業自然清淨,而痛苦也隨之消除。隨時如此覺照,這些惡業力量就不能成為傷害。反之,若視之為敵對,而欲摧毀他們,則會增加更多煩惱。
近幾年來,許多人因為雜念妄想,而引起各種不正常的障礙。這實在是自身潛在意識的作用。行者不應以此為外來的困境,而應當了知這是上師的賜予,作為修持過中的增上因緣。如此,更應專心於祈請上師,而對於所有魔類生起廣大的悲心,如果能如此的話魔障就不會興起。
若遇外力的干擾,則應當探究其來源,追究這些障礙本身是否有其具體的實質,是不是可以用手掌握,或用棒擊打。如果是如此,則追究他們安住於何處?源於何處?以及從何因緣生起?以此心意,我們應當誠心持誦蓮華生大士心咒並發願,願諸魔類得依蓮華生大大士大慈悲心,而親遇蓮師的善法。願他們不自損損他,願菩提心深入他們的心中。
如此的大悲心,融攝諸魔的心念、我的心、及蓮師的清淨心,三者合而為一,其功德尤其廣大。如果能視一切外相為上師智慧的示現。那麼障礙這個名詞也將自然消失。
 ) 摘錄自「黃念祖居士」的《谷響集》)
今秋我在廣化寺念佛七講阿彌陀經宗要,末後引用印光老法師開示,謂「念佛未得到一心者,不可急求見佛」。若有此躁妄求見之心,則為自家的冤對提供機會。他們必借機干擾報復,破壞行人。講完後,有一年老之女居士,前來問話。該人心情激動,神暗氣急,謔色憔悴,形容枯槁。連聲問曰:「您所講的,正是我的病。我的病已兩年多。因念觀音,就想見觀音。誰知見到觀音後,從此見種種相,擾亂不息。於是白天黑天,開眼合眼都見。或見善相,或見惡形,心驚意怖,苦惱無窮。夜不能睡,晝不能休。精神疲頓,神經緊張。無法可醫。縱滿室坐滿了人,仍見滿室都是惡相,遂致精神恍惚,身心俱疲,苦惱萬分,命在旦夕」’末後並問是否應念大悲咒來除魔?
  我對答曰:「您不必修法去壓制,若去壓制,即是在作對。則這個結子,拉得更緊,更不易解開了。」於是我告以一法:「古有大德,在深山中,結一茅蓬,率眾共修。但該處山精野鬼,時來干擾,或現佛菩薩相,或現虎豹惡形。大眾驚擾,不能清修,力勸大德遷移,但大德不為所動。三年後,野鬼俱寂,諸相皆無。大德曰:野鬼伎倆千般有盡,老僧之不聞不睹無窮」。
見不聞不睹,不去管它,則魔惱自息,古云:「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正此意也。’她當時要求小女寫下來交給她。本月初一日,我在居士林講《淨修捷要》。講畢,該女居士煥若兩人,體態安詳,容光煥發,精神奕奕,特來道謝。蓋小女所寫之字條送到後,諸相俱隱,干擾全清,大患頓除矣。可見‘不聞不睹’,真是去魔之良方,盼您一試。再者《十往生經》云:「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可見您若切願求生,一心持名,即得二十五位菩薩于一切時,一切處,來加護持。那還怕什麼外道的干擾呢?末後,請聽一頌:
不聞不睹 平等大智
無愛無憎 不捨不取
般若妙用 不可思議
智光照處 魔障頓息
毋用排遣 不須對治
一心平等 諸魔絕跡
外道邪法 無能為力
自在安然 何必疑懼
捨諸分別 一念單提
深信切願 持佛名字
一聲佛號 萬德圓俱
如海一滴 具百川味
念佛求生 契佛本誓
佛遣菩薩 隨時護衛
現世安泰 臨終佛至
慈悲加護 蓮台迎去
勸君生信 莫更疑慮
信願持名 綿綿密密
乘佛願力 必定生西
蓮花化生 徑登不退
小止觀第八章(覺知魔事)
「魔者」意在會毀滅修行人的功德法財、障蔽修行人的智慧。魔有四種:煩惱魔、陰入界魔、死魔、鬼神魔。 
「煩惱魔」者。是指「貪瞋痴」所現起的煩惱。煩惱會障礙修行,比如在家居士因為工作壓力大,或情感上的煩惱現前,就無心修行了;又如無緣無故受到辱罵,或受到暴力欺壓,心中忿怒不平時的煩惱就會障礙了修行。 
「陰界入魔」者。「陰界」是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所現行的障礙,比如在「色蘊」上,當感冒發燒,色身疼痛不舒服時,整個五蘊會失去了協調,不是痛苦得令心念無法集中心力,就是昏昏欲睡,障礙修行。或者我們吃到好吃的食物,若是迷執味覺的覺受,就被「受蘊」所繫縛,成了「陰界魔」。總之,迷執於五陰,就會在止觀修証中造成障礙。對治之道,乃勤觀「五蘊皆空」。 
「死魔」者,色身健康的活著,才能有效的學習佛法,一旦色身死亡,就中斷了佛法的學習。佛法的成就,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成辦,如果在壯年因意外或生病而離世,就中斷了佛法的學習;就算再投胎人間,還得重頭開始學習。壽命的中斷,會障礙止觀修証,即是「死魔」。
 鬼神魔」者,指在修止觀時,受到鬼神的干擾。眾生妄想紛飛的心念,不會威脅到鬼神,鬼神魔是不知不覺,也會不理不採。若是止觀有所成就,就會令魔眾不安而欲干擾。 
「鬼神魔」有三種:精魅、推剔鬼、魔惱。前二者是低等鬼,神通不大,容易排除。
精魅者,在《地藏經》中說惡業重的眾生,死後受地獄報,地獄業盡後,雖生在娑婆,由於三毒業力未盡,只能依附成形為魑魅、魍魎,必須再歷經多劫多生的鬼道報盡後,才能生為人。
魑魅、魍魎貪瞋習性尚重,會做出傷害於人的行為。止觀修行者,在受到精魅干擾者,都有固定的時間,比如午夜子時來者,屬於鼠類精魅;中午來者,屬於馬類精魅。從「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對照「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就知屬於那類的精魅。精魅來時,會變作少男少女或恐怖外相來惱亂修行人,這類精魅最怕人們知道牠的底細,若是早晨卯時來的,就罵牠說:「我知道你是兔精,走開﹗」一旦叫出牠們的名字,就會害怕不敢來。據說,古時候有隱士在深山修行,靜坐的地方,後面若是掛著鏡子,精魅在鏡中會現出原形,當牠自己看到自己的原形時,就給自己嚇走了。
 推剔鬼」者,在坐禪的定境中,常常感覺有蟲或東西在頭上游走,有時在身體內部,雖然不會痛苦,但是會癢癢不舒服,造成定力退卻,用手去趕時,卻不見蹤影,一會兒後又會來,揮之不去。有的感覺像是有人抱著。這種情形要仔細明察原因,查明是自己身子的問題,或是氣脈一時的問題。若不是氣脈問題,並且伴隨半月、一月乃至更長時間的話,就有可能是推剔鬼在干擾。推剔鬼是破戒業報者,地獄重罪雖已消,業力尚未盡而生為推剔鬼。對治之道,就在出現時,心中罵說:「我知道你是世間的破戒鬼,我有持戒,我不怕你﹗」推剔鬼就會害怕,因為「推剔鬼」是破戒者。出家眾,只要持誦戒本;在家眾,可誦念三皈五戒,推剔鬼聽到誦戒,就會羞愧得爬著走開。何況在誦戒時,會有護戒神護法。當誦五戒時,每誦一戒就有五位護戒神,所以誦五戒會出現二十五位護戒神,推剔鬼必然就不敢接近了。
 魔惱」者,乃天子魔與其眷屬,天子魔乃欲界天頂之波旬魔王,牠們的福報大,神通也大。《楞嚴經》所說的天魔,就是魔惱。
受魔惱干擾的方式不外三種:
一順情之境。讓修行者生起貪欲染著而退失「止觀」修習。比如變化成你的父母,讓你在坐禪中生起世間情識的留戀。或者化成佛菩薩像,讓修止觀者執著喜樂的幻境;或幻作你喜愛的歌舞或喜愛的音樂,讓你迷戀在其中,而失去修習正念。
二「違情之境」。變作恐怖的景像讓修行者退定。比如僦作虎狼或夜叉的恐怖相狀來恐嚇你,讓你驚嚇畏怖而失去禪定;或者作出要打你、殺你的姿勢,讓你心生恐懼而不敢再靜坐修止觀。
三「非順非違之境」。讓你感受滿身酷熱、寒冷或飢餓,以致無心修行;或者會讓你感覺痛苦,以致散失專一的心力修止觀。
方式雖然有三種,不外讓你陷在貪欲、瞋恚、睡眠、昏沉掉舉、疑這五種主要蓋障。比如讓你掉在名聞利養中,滿心貢高我慢,而後毀了修行人的慧命。
 魔惱干擾時,主要的管道,不外三種:生起貪欲時、生起瞋心時、對現象迷惑無知時等三種。《楞嚴經》裡即詳述在坐禪中,在五蘊變化過程中略說五十種陰魔,是依於染著「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而分類。然而這五十種陰魔只是一個慨略數字,因為五陰所產的現象乃無量無邊,陰魔也就無量無邊。若是在坐禪中執著五陰所現起的境相,就會有魔惱趁機而入。
 「魔惱」有相當程度的福德與神通,一旦被其附身,被附者本身沒有能力發覺被附身了,就會誤以為自己已証得甚深禪定,也有神通了。被附身者,有的有能力讓別人能夠看到他的身上會發光,甚至別人看到的是法師的法相,乃至於是帝釋天帝的法相,令他人對他非常崇拜。有的被附身者,也能預知他人福禍,也有某種程度的準確度。這些神通其實都是魔惱的神通,不是修行人的神通。魔惱的目的,無非是讓修行人誤以為自己有神通,再令其染著名聞利養,一旦染著名聞利養時,就只能依附著魔惱,為其廣說各種似是而非的邪見來破壞正法。當修行人的利用價值已盡時,魔惱就會離開,一切神通就會頓時消失了,修行人也因此身敗名裂,也斷了自己的福德與慧命,不是受到國法的制裁,就是病死、猝死。
 《楞嚴經》說:「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合,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能夠「心精通合,當處湛然」是因為菩薩與羅漢的無漏心光已破除五蘊的種種蓋障,顯出澄瑩的光明。這光明力,足以撼動魔宮,乃至於帝釋天宮。《楞嚴經》這段話,也有一個啟示,即是止觀修行者,心念若能立於不染不著,不取不捨的心境中時,也會散發智慧光,令魔宮心生憂慮。魔惱不希望聖人出世,聖人出世就會滅少魔的眷屬,所以魔惱與眷屬就會來干擾修行人。精進修習止觀者,當發起「善根發相」後,魔惱就會伺機而動,行者若是不能覺察到自心的貪瞋痴,染著五欲而迷在五塵時,就有受到魔惱干擾的可能。
 所謂「邪不勝正」,魔惱無法也沒有能力干擾菩薩或阿羅漢,為什麼呢?《楞嚴經》說:「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持神力。」聖者的心已淨除塵緣的染污,心性住在明覺的性光中,而魔惱的心則是覆蓋著貪瞋痴的塵障,所以魔惱神通是有漏的,而聖者的智慧光是無漏的。想要以有漏的神通干擾無漏的智慧光是不可能的,猶如風吹光,怎麼吹也吹不動光;也如用刀在斷水,怎麼斷也斷不了;也如冰塊放入沸騰的熱水中,會自動被銷殞。修行人若能覺悟無明惑空無自性,顯現自性光明,則明能破暗,不但魔惱奈何不了修行人,也不敢靠近修行人,猶如冰遇熱會被銷融。
 修止觀時所以會著魔,不外迷失在「色、聲、香、味、觸」之中,對境生起欲念心、憂愁心、饑渴心、渴愛心、睡眠心、怖畏心、疑悔心、瞋恚心、名聞利養心、自我高慢心等等。有了這些邪心,天子魔才會有機可乘。如何排除這些魔事?智者大師細說二種方法:即是修止與修觀。
一修止:見一切六塵境界時,安住於當下,了知「一切相皆是虛妄」,而後「不憂愁不畏怖」、「不取不捨」,不作妄心推測,息下一切攀緣的心念。只要心不染著,五塵妄心就自然的息滅。心若染著「五塵境」中取捨的話,當下不是生起貪欲心或我慢心,就是生起瞋恚心或憂怖心等等,自然會失去正念而入於邪念中。
二修觀:從五塵境中,觀「能見的心」乃依於緣生而有,了不可得;「所見的境」也如是了不可得。當正觀「無能無所」時,一切境自然息滅。若是因為害怕魔境而生起恐懼心,就要生起不惜身命的道心,才能伏下恐懼心,才能進一步觀照「魔境由心所生」,心不染境,妄境自然幻滅。也因此,止觀的修証,必須具備「用生命求道」的精神,否則必然在途中「知難而退」。或觀「一切有情法性平等」,魔佛亦然,兩者平等無別,於法性中,無魔亦無佛。
 從《楞嚴經》的五十陰魔的現起,可以知道所謂魔境,乃造因於執著五塵所現起的現象為聖境,魔惱才有機可乘。尤其染著貪求神通者,莫不為陰魔所控制。過去伽藍叢林制度,僧眾若是以神通迷惑人,會被默擯於山門之外。有神通的高僧,也不會故意顯出神通,更不會讓人知道他有神通。古德高僧若必須以神通度眾生,也會裝瘋賣顛,遊走街道,隨緣度眾,比如普化禪師即是。因此,若有人故意宣傳他有特異功能,他的背後動機,往往與名聞利養脫不了關係。
 我們心想酸梅時,色身就會流口水,這是由妄想產生的生理現象,也是五塵境中的想識所產生的妄境。我們眾生對內心潛藏的微細妄想,難知難明,雖然想酸是妄想境,但是沒有深甚禪定與般若來令心「不取不捨」,只能被習性牽絆,而身不由己的流下口水。
眾生心內微細的妄執,會隨各人的因餯,在禪定中現出無法理解的不思議的境界,若是執著所見的異相為聖境,猶如執著想酸就流口水,把口水當成甘露神葯般的邪見。又如兩手磨擦即生熱,這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透過禪定的身心效應,會有感受涼、熱、麻種種知覺與感受,有的看到光或看到特別的異相,這些現象都是依於五蘊而有,若是不能了達「一切相皆是虛妄」,就會執為聖境,沾沾自喜,就不免讓魔惱有機可乘。
 智者大師又提醒我們,就算修行人的福德、禪定、智慧尚不足,一時無法滅卻魔境,也千萬不能憂慮與恐懼,因為魔惱所幻作的虎狼,旨在干擾行者修止觀,並不會在坐禪中被虎狼給吃了;或與妄想境的俊男美女結為夫婦。總之,魔惱的目的在於擾亂修行人的心,讓其染著執取,或驚怖發狂,退失道心,而這一切造因於修行人沒有智慧明白它的真相,才會中了魔惱的計謀。
 若是經年累月,魔境還無法消除,除了要時時存念三寶,念佛、念法、念僧,來增長禪定智慧外,智者大師特別提出了四項對治要點:
一.持誦大乘方等諸經。比如持誦楞嚴經、金剛經、法華經、心經、彌陀經;為了讓紛擾攀緣心能有效、快速的止息,我們也可以用拜的方式,一字一拜,稱為拜經,效果更顯著。
二.懺悔業障。可參加各寺院的慈悲水懺、梁皇懺、地藏懺種種法會。
三.持咒。做功課時,可持大悲咒、楞嚴咒。
四.誦戒。
若能如是進行,信心與智慧會日日增長,也會得到佛菩薩的護念;智者大師說,日子一久,魔惱必會退卻。
淨土經典以及修持淨土的祖師,都沒有留下有關「除魔」的經論,主要的原因,乃「淨土法門」在念佛時,即念念皈依於三寶;亦即「念佛法門」本身即在行持智者大師所說的四項對治之道,所以「念佛者」不會有著魔的現象。
《十往生經》云:「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故《淨修捷要》云:「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又《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