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憨山大師開示《禪淨雙修》

憨山大師開示《禪淨雙修》(一) 《憨山老人夢遊集、答湖州僧海印》 問:有古德已稟受了禪宗的「直指見性」,而後修「淨土法門」欲求往生淨土。這是「悟後」再發願求生耶?還是尚「未悟」時,「直指見性」與「發願求生」兩者同時並行?若是以這樣的「兼修」方式,是否掉入「偷心不死」的岐路?有「偷心不死」的心念,行持工夫那能成片呢?若是「已悟」,則念念都在莊嚴法藏世界,處處無非是淨土,何必要特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就「教理」說,淨土有三: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如諸佛菩薩,或達磨祖師以下之單傳大澈大悟的祖師們,都已証得「明心見性」,能正受於「常寂光淨土」,也是証得所謂「惟心淨土」。「華藏莊嚴實報土」則是指十方無邊佛國淨土,是十方如來發大願所成就的佛國淨土,也是「唯心所現」。若是眾生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所往生的「淨土」是「方便有餘土」,乃是華藏世界無量淨土中的一土而已。 《起信論》說:初學眾生,有的信心不足,害怕無法一生成就「解脫輪迴大苦」。如來對這類少信心的眾生,特別開示了「念佛法門」來攝護眾生的「信心」,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並且將所修的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極樂世界,祈願謹見彌陀,常隨佛學。這類修學眾生,即是指「未悟而修者」。也是永明禪師所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的教誡。 若「禪淨雙修」說,如《起信論》:『若能觀照如來真如法身,並且常勤修習,精進不退,必定得「正定聚」,由此契應如來法身,禪淨同歸根源,那裡是「偷心」呢?會有「偷心」想,那是還尚了達「念佛」的要旨,還不知道「淨土法門」的旨意。因此,「已悟者」不用「起念」求生,即密契如來大願心而得生。未悟者,也得信願堅定,一心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是尚未領會「念佛要旨」,疑心未斷,存有「偷心」所能往生。 同樣一段話,蓮池大師開示說:『真實信受「淨土法門」而發願求生者,不論已悟或未悟,都能如願往生。以修持禪宗的「直指見性」而尚未悟者,蓮池大師說:『雖日以參禪為務,不妨發願往生。』雖然日日以「參禪」為要務,卻也不妨發願往生。因為尚未証得「解脫輪迴」前,臨終時就一定會有投胎的「生處」,跳不出「六道」輪迴。不論「悟或未悟」,求生極樂都是一條成佛大道的穩當要法。所以「禪淨雙修」,不能說是「偷心不死」的岐路。 「已悟者」雖然悟到了「清淨心性」,但是古德說:『這只是理悟,並非一悟便具足與諸佛同等功德。』所以《華嚴經、普賢品》中普賢菩薩,力勸已悟「無生」的法身菩薩「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已証「無生」的菩薩,尚且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來成就佛道,何況是我們未悟的凡夫?』 (原文)問古人已稟單傳直指。復修淨業而欲往生者。為是悟後。隨願起行耶。為是未悟。二行兼修耶。若兼修者。墮偷心。岐路心。工夫那得成片。如已悟。則塵塵華藏。在在蓮苗。十方無不可者。何獨樂西方乎。 答。承教有言。淨土有三。謂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若諸佛菩薩。與從上單傳悟心諸祖。皆受自性法樂。無一不歸常寂光土者。是謂惟心淨土。若塵塵剎剎皆淨土者。乃華藏莊嚴實報土耳。亦惟心所現。至若求生西方淨土者。名方便有餘土。乃華藏塵剎中一土耳。此是欲求往生者。論云。眾生初學。懼信心難成。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即得往生。常見歸依佛。故終無有退。此乃未悟而修者。即永明所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之意也。若兼修此行。如論所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此豈偷心。是未達念佛之旨。不知淨土之意也。是知已悟者。不待求而自然往生。未悟者。亦非偷心念佛可生也。 《念佛警策》蓮池大師答聞谷廣印禪師(蓮池大師法嗣) 蓮池大師答:真信淨土決志往生者。不論已悟未悟。其從事單傳直指而未悟者。雖日以參禪為務,不妨發願往生。以未能不受後有。畢竟有生處故。不是偷心岐路心也。其已悟者古人云汝將謂一悟便可上齊諸佛乎。故普賢為華嚴長子。雖塵塵華藏。在在蓮邦。而行願品必拳拳以往生安樂為言也。已悟尚然。未悟可知矣。 憨山大師開示《禪淨雙修》(二) 《憨山老人夢遊集、答湖州僧海印》 又問:「參禪」貴在「一念不生」,「念佛」貴在「淨念相繼」。現今「參究念佛」這一法門,意在妙悟「無生」而登上品位。但是念佛時,「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能所」了然分明;參禪時,則趣向泯息「能所」。當「能所」逐漸泯息,「參究心念」就越來越細微;反觀「求生淨土」需要清明心念才能感通「如來悲願心」,兩者的「心念」正好相反,怎麼能夠同時「亦悟亦往生」呢? 答:「參禪」貴在「一念不生」,不同於「念佛」的「淨念相續」。「念佛法門」貴在「淨念相續」,把「阿彌陀佛」四字放在心中相繼不斷,了無雜念,說為「淨念相續」;然而,就「禪門」的「參究念佛」,「四字佛號」相繼不斷,是「繫念」,不是「淨念」。「佛號」繫念不斷,是為「中下根」人,尚不具足因緣參究到「一念不生」,轉以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現今所說的「參究念佛」,意在「明心見性」,而非「求生極樂」。乃以一句「佛號」,當作「話頭」來參究,也是所謂「念佛參公案」。就如「禪宗」諸祖教人「參話頭」,如庭前柏樹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無佛性等等公案。隨提一則公案,蘊藏在胸中,默默參究。由參究中阻斷「意根」的分別心,止息妄想;日久功深,「話頭」就越來越清明有力。直至頓然一聲,爆碎了「無明」,過去的「妄想分別」不見踨影,唯是萬里清空,稱為「妙悟」。「參究念佛」也如是這樣參,提起一聲「阿彌陀佛」,疑審「念佛者」是誰?不斷的深深覷究「佛號」從何處起?「念者」是誰?就這樣疑來疑去,參之又參。要能持之以恆,久久就會得力,直至桶底脫落,忽然了悟,即是所謂「念佛參公案」,與「參究話頭」並沒有兩樣。 當參究到「一念不生」時,即名為「淨念」。若起了妄念,就要攝心歸於「正念」。《起信論》說:『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正念」乃「無念」,【無能無所】,此「無念」即是「淨念」。只要「正念」在,就「淨念相續」。並不是「念佛」聲聲不斷,說為「參究淨念」,否則不但不了解所謂「參禪」,也不知道「念佛求生極樂」的旨意。 若能參究到「淨念現前」,「淨土」不必外求,一念就相應如來悲願而往生。「上品上生」就是由這樣的「行持」証得的。 (原文)問:參禪貴一念不生。念佛貴淨念相繼。茲參究念佛一門。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今念佛時。雖心佛分明。參時則二俱坐斷。故參功漸勝。念佛漸微。他時焉得亦悟亦生耶。 答。參禪。貴一念不生。是已。若言念佛。貴淨念相繼者。此將四字佛號。放在心中。為淨念耳。殊不知四字佛號。相續不斷者,是名繫念,非淨 念也。乃中下根人。專以念佛求生西方。正屬方便淨土一門耳。 今云參究念佛。意在妙悟者。乃是以一聲佛。作話頭參究。所謂念佛參禪公案也。如從上諸祖。教人參話頭。如庭前柏樹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無佛性。放下著須彌山等公案。隨提一則。蘊在胸中。默默參究。借此塞斷意根。使妄想不行。久久話頭得力。忽然㘞地一聲。如冷灰豆𪹼。將無明業識窠臼。一拶百碎。是為妙悟。即參究念佛。亦如此參。但提起一聲佛來。即疑審是誰。深深覷究。此佛向何處起。念的畢竟是誰。如此疑來疑去。參之又參。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此為念佛審實公案。與參究話頭。原無兩樣。畢竟要參到一念不生之地。是為淨念。止觀云。若心馳散。應當攝來歸於正念。正念者。無念也。無念乃為淨念。只是正念不昧。乃為相繼。豈以聲聲念佛不斷。為參究淨念耶。此不但不知參禪。亦不知念佛矣。若參究果至淨念現前。則淨土不必外求。而一念即至。得上品上生者。此行所至也。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念佛法喜,法喜念佛』

偶思『念佛法喜,法喜念佛』 「念佛」會念到「心生法喜」,必定在念佛中感受「念佛功德」的無上殊勝。有了這「法喜心」,才會讓他更歡喜念佛;如是「念佛法喜,法喜念佛」,猶如車之兩輪,互相帶動前行。有點像「修車店老闆」,「修車」除了能養家湖口,也能帶給客戶的方便與歡喜;當感受到客戶的歡喜,就會在修車過程中滿心歡喜,也歡喜修車。 如果明明知道「念佛好」、念佛有無量功德,但是念起「佛」來卻感覺「枯橾無味」,應該是念佛中,沒有「如實」感受「念佛功德」,才生不起法喜。就像「修車老闆」在修車的過程中,只想著「工作賺錢」,為賺錢而工作,修起車來就有「累」的感受。同理,如果「念佛者」,在稱名念佛中,未能感受如來「大願心、慈悲心」的殊勝,就不會有「法喜」的湧動,就只「為念佛而念佛」,雖然「功德」也無量,卻難以快速入流殊勝的「念佛法喜,法喜念佛」。 「念佛心」若能「念佛法喜,法喜念佛」,如是淨念相續;「法喜力」會引生強而有力的「攝受力」,令「念佛者」不刻意去修「禪定」,就自然趣向「一心」;「觀照力」也法爾更加明利,當是「念佛法門」的一個重要的「要領」。 我們若不幸「疾病纏身」,面對無盡的身心苦痛而茫茫然,身心無以安住。若能信受《觀經》:『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就會以「至誠心」念佛懺悔。把病痛交給彌陀,一心念佛、懺悔,必受佛光攝受,也當會越念越法喜,「法喜」隨著「信心」越深切越充滿。反之,不能至誠深信,「疑心」就會擾亂「念佛心」;一面念佛一面帶著「質疑心」,念起佛來,生不起法喜,會感到煩橾而念不下去。 又如,衰老到來,想到「道業未成」身先亡;想想來生即使有幸再生為人,又能再遇佛法,今生所學也會忘失,必須重新學習,也不免會憂慮那時候的因緣也未必具足。想到西方眾生常隨佛學,壽命無量,因而求生西方而念佛。有此「信念與欣樂心」,也必會懷著「法喜心」,歡喜念佛。 《地藏經》說:『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聞地藏菩薩名號功德」尚且如是不思議,何況是「一心稱念佛名」。若能如是信受「念佛功德」而念佛,當能法喜充滿。 彌陀如來為眾生成就了四十八大願,願願都能讓眾生「念佛法喜」。我們眾生雖然沒有「甚深觀慧」同時「觀照四十八大願」,只要選擇當中契應自己的因緣,即能從「名號」中融入「如來大願心」而「法喜念佛」。比如一心至誠信受『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而念佛,就必然被佛光攝受,滿心法喜而念佛,念佛法喜。

2023年7月1日 星期六

《賢護經》三昧中見佛

《賢護經》三昧中見佛 「定中見佛」的修習,除了《賢護經》,其它經典也多有明示,如《觀無量壽經》、《觀佛三昧經》等等。《賢護經》開示「定中見佛」:『(聞)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今在西方,經途去此過百千億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安樂。如是,如來今現在彼為諸菩薩周匝圍遶,處大眾中說法教化。是人依所聞故,繫念、思惟、觀察不已,了了分明,終獲見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也。』 《賢護經》談到「見佛」,依於「禪觀」深淺,有三種層次:『若於晝時不能見者,若於夜分或睡夢中阿彌陀佛必當現也。』一是在白天三昧中見,最難;二是夜中修習中見;或在睡夢中見阿彌陀佛,最為普遍。 「修觀者」在定中或睡夢中,清明的看到阿彌陀佛的莊嚴像,以及西方僧眾、菩薩眾在會中圍繞,也能清清楚楚的聽見彌陀說法。聽完後,憶念、受持、修行,生起無上的恭敬心,禮拜阿彌陀佛,醒來如在世間,見佛說法,法喜充滿。但是《賢護經》說:『實未得天眼能見彼佛;亦無天耳聞彼法音;復非神通往彼世界;又亦不於此世界沒生彼佛前。』「修觀者」在定中見佛、聞法、恭敬禮拜,並不是因為証得「天眼通」看到西方、也不是有「天耳通」聽聞如來說法,更不是以「神足通」飛到西方去聞法。而是一心修觀想,具足眾緣,才與彌陀感應道交。 《大乘大義章》談及《般舟經》明示要成就「定中見佛」,必須具足三項因緣:『一謂持戒無犯。二謂大功德。三謂佛威神。』必須持戒清淨,修習禪定功德。「佛威神」是相應如來的所成就的大願力,比如彌陀如來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眾生念佛求生西方,就能感應「如來大願」而見佛。若是沒有「如來」所成就的大願,眾生也無佛可感。 《大乘大義章》談及「三昧見佛」有三種: 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 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 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天台智者大師修「法華三昧」,在定中聽本師釋迦摩尼佛在靈山會上說法,儼然未散。當是屬於第二種見佛,也是《賢護經》所說的「定中見佛」。 「第三種見佛」比較特殊,雖然還無法「一心不亂」的「念佛、觀佛」,只依於謹守清淨戒律,廣積福德,不論已遠離「世間欲」,或者「尚未離世間欲」,也能在淺定中見到所憶念的「佛」,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雖然無法請法發問,但是也名為「定中見佛」,也應當是現今「念佛者」在念佛中,忽見「西方依正莊嚴」的情境。 《大乘大義章》說凡夫很難深信依於「禪定」修觀想,即能見佛;會誤以為一定要具足「神通」才能見佛,所以很難了解「定中見佛」因由。佛陀憐憫眾生的無知,才會用「夢」來作比喻,讓我們有信心去修「念佛三昧」。《賢護經》說了比喻,比如遊子在遠方,非常想念家中的一切,不時日夜思念,思慮專精時,會在睡夢中看到家鄉,乃至他的家人;不論家鄉多遠,墻壁、山川都不會受到阻礙。《賢護經》說:『當正念時,於彼所有佛剎中間,凡是一切須彌山王,及鐵圍山、大鐵圍山,乃至自餘諸黑山等,不能與此眼根為障。』「佛」無處不在,眾生只要持戒清淨,廣積福德,勤修觀想,直至一心,即能相應「如來大願心」而見佛,不會有所障礙。 有些人認為這種見佛是虛幻的,《大乘大義章》強調:『學般舟三昧者,雖言憶想分別,而非虛妄。』如《彌陀經》:『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乃如來真實語。何況修「般舟三昧」有所成就時,能感受到自己的「善根」在增長,或成就「阿羅漢果」,乃至成就「不退轉菩薩」的事實。「虛妄心」就像做「白日夢」,怎麼妄想都是虛妄。 或有人質疑「憶想分別」本身是「虛妄相」,怎麼能見到真實的佛?然而,法性空寂,卻無礙一切妙有的顯現。諸佛依於不同因緣成佛,成就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皆依「性相」同源,無礙化現無量諸佛。就如無量波浪皆是海水,「分別」止息時,「海波」不二,真妄非異。 「見佛」的功德非常大,不論是「定中見佛」或「夢中見佛」。如《觀經》韋提希在煩惱的痛苦中,聽聞世尊開示《觀經》,仗著佛力而見佛,尚非依於自己的「禪定三昧力」見佛;以「見佛」生強烈信心而悟「無生法忍」。《觀經》說:『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大乘大義章》明示世尊怕眾生貪著「定中見佛」而執為「實」,開示「定中所見的佛」並沒有來到你的面前,也不是色身去西方聞法。而是依於持戒清淨,厚植善根,再透過「心憶分別」的「觀想」,直至一心相應「如來大願」,如是眾緣和合而「定中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