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早晚課的重要性》


文:唐岐
中國「課誦」最早的記載是《吳書劉繇傳》,記載在寺院中,可集合百人、千人一起課誦,主要目的是大家齊聲誦經文,聲音大又莊嚴,可以讓他人能夠聽到法音,或者讓喜愛佛法的人能夠因此感到法喜與持誦法義。直至東晉道安法師制定《僧尼軌範》,才有正式的課誦儀軌,而後慢慢發展成為「早晚課」。到了唐朝馬祖道一、百丈禪師制定叢林清規時,才把「早晚課誦」列為日課,往後寺院都依此清規而有「早晚課」。
不論清平時代或是戰亂時代,僧團都堅守「早晚課」的儀軌,懷著「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的恐懼心。出家眾自我嚴謹的風範,讓當時的社會對出家眾懷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很是敬仰,也就有了「暮鼓晨鐘」之諺語。尤其在在清晨時刻,大地萬籟寂靜;高山上的寺院,鐘鼓一敲,能傳達到十里之外,喚醒無數迷執世間的有情。「早晚課」樹立了出家僧人的本分與精神,也成了中國寺院的特色。
「早晚課」的本意,除了具備弘傳佛法的功能外,也具有「內証」的用意。「早課」能讓修行者在早晨醒來後,不忘「初心」。尤其早晨三四點起來,心最為寧靜,精神最為飽滿,是專志修行的最好時機。
古德也說:「朝暮不軌,猶良馬無轡。」「轡」是控制馬的韁繩。如果早上所學,到了晚上就忘了,他的心就必定被世間所迷惑。不做「早晚課」就像良馬無轡,無法正確又持續的邁向菩提道。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學佛者時時都在檢視自己的心念是否違反道心?當發現自己的行為有所偏失,就算別人沒有看見,也沒有聽見,他也會日夜無間,老老實實的懷著恐懼心,自我反省檢視。孔子這一段話,也可以是「晚課」的精神。「晚課」有著反省一天下來,對所學是否有懈怠?是否有致心學習?
寺院的「早晚課」,在引磬和鐘鼓等等梵貝引導下,很令參與者攝心不亂,所以「早晚課」也有著禪定與觀慧的熏習效力。結束前,又有迴向、發願文的儀軌,能提醒大眾在菩提道上,不忘「菩提心」。
居士忙碌於世間事業與家庭,無法有這樣的修行環境,可以依自己的狀況訂立簡易的「早晚課」,不只提醒修行初衷、對治懈怠、熏習禪觀。單單以至誠心禮拜佛菩薩、誦經或念佛,就功德無量了,如《地藏經》說:「是人若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乃至聞名,一瞻一禮;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瞻禮供養」即是心懷「至誠的恭敬心」瞻禮,就能有如此不思議功德果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