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念佛法門》的「一心」

《念佛法門》的「一心」 「念佛法門」的「一心不亂」與「禪定一心」,有很大的不同。如蕅益大師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單一的「執持名琥」,若沒有「求生的信願心」,即使能達「一心」,也沒有得生之理。亦即,沒有在想「憶佛」或憶想「極樂依正的殊勝莊嚴」,只是定在「名號」中。這樣的「定心」,並沒有相應如來的大願心。這也當是《彌陀經》在談「執持名號」之前,有三分之一的經文在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好讓我們生起求生的「欣樂心」;又用近三分之一文句勸我們「發願求生」來堅定求生的「信心」。 因此,《彌陀經》的「執持名號」,乃是以「名號」攝受「信願心」,而非只是單一「執持名號」。亦即,在持念名號中,心中同時少分或多分能感受「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由此來生起求生極樂的「欣願心」,也才能在念佛中法喜充滿。 當然,若能將「名號」融攝「求生欣願心」,又能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不僅能親切感受「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令「欣願心」更為堅固。也能由此來悟入「所念的心」與「所觀的境」乃自心所現,趣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深妙禪」。 「念佛法門」最初「口念心聽」,句句入心,都攝六根,淨念相續;「攀緣習性」就會在「淨念相續」中逐漸淨化;「念」與「念」之間的空間才能隨之加大,才能在「名號」中,同時「憶想」西方依正莊嚴。比如感受到彌陀如來的攝受;或感受處在輪迴苦,趣向清涼無憂的極樂世界等等。如是熏習,直至「名號」一提,「心」猶如處在極樂世界中,了無雜念,此「念佛心」當可以是「念佛法門」的「一心」。 「欣願心」能否成就「一心」,在於能否放下「世間的執愛」,以及是否「深信」彌陀如來所發的「大願」。要能放下「世間的執愛」,就得勤觀「世間空、苦、無常、無我」。《彌陀經》何以未為我們開示「世間空、苦、無常」?因為《彌陀經》的「應機眾」乃是大阿羅漢、菩薩眾,對「世間空、苦、無常」早已証得,不需再提。 至於增長「欣樂淨土」的「信願心」,則需讀誦「淨土經典」,方能知曉佛國淨土的殊勝,以及如何排除有關「求生淨土」的疑惑;「疑惑」尚存,就會障礙「一心求生」。 決定往生淨土的「念佛者」,「念佛心」要達到什麼「定心」程度,才具備往生條件?從「經論」中概略分五方面來剖析: 一.「若一日乃至若七日」的「定心」 《彌陀經》:「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二.「一念乃至十念」的「定心」 《無量壽經》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明示「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即能往生彌陀淨土。不同於 《彌陀經》的「若一日、若二日,---- 。」的定心。 「一心不亂」與「乃至十念」,都是具備往生的條件,兩者如何區分呢? 蕅益大師說:「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 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若一日、若二日,---。」是指平常就必須要努力的目標。「十念、一念」是指臨終時的「定心」。若是沒有平時的努力,臨終時不免會被「世間名利、恩怨情仇」所擾亂,難以憑籍「十念、一念」就能與「彌陀願心」交感。 三.「定善與散善」的「定心」 往生的「一心不亂」指的是多深的「定心」呢?「一心不亂」是什羅大師所譯。玄奘法師譯為「繫念不亂」,兩者在「定心」上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以善導大師的「定善」與「散善」來看這兩者的層次,當有助於釋疑。 善導大師把《觀經、十六觀》的前十三觀歸為「定善」。後三觀「三福九品」歸為「散善」。不論「定善」或「散善」,都是往生極樂的「正因」,但是兩者的「定心」差別甚大。 善導大師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來解說「定善」。善導大師說:「言差別者,即有二義:一謂思惟,二謂正受。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文中說言『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 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成就「定善」要經過兩階段:先透過「思惟觀」,再成就「三昧正受」。首先,將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的總相、別相,先透過「思惟觀」,了別在心,比如觀極樂七寶池、蓮華散發各種美妙顏色,都能了然明現在心;也就是要能從「有能有所」,觀到「能所」泯絕而成就「三昧」,方能「明明了了的見到極樂依正莊嚴」,這樣的定觀,才名為「定善」。「定善」也就必須具備「心一境性」的定心。 娑婆眾生是「欲界散心」,做不到「色界定心」的「心一境性」。若是以「心一境性」的「定心」來看「欲界眾生心」,則說為「散心」。以「欲界心」無有「心一境性」。「欲界心」的娑婆眾生,除非精進於「禪定修習」,才能成就「心一境性」的「定善」,否則只能安住在「思惟觀」,做不到「定觀」。 或許什羅大師時代,成就「定觀」的高僧甚多,為了契應當時的根器,適合以「一心不亂」的「定善」來譯義。玄奘法師則以「繫心不亂」來釋義,比較接近「散善義」。兩者雖然都是「往生正因」。 四.《觀經三心》的「定心」 《觀無量壽經》說:「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 ,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 必生彼國。」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明示「三心」通「定善與散善」。亦即不論「定善」或「散善」,都要具足「三心」方能往生極樂。不具備這「三心」,「定心」就算達到「四禪八定」,也無往生之理。這「三心」也是把決定往淨土的「定心」的內函。三心者: 一.至誠心。「至」就是至真;「誠」是真實。「至誠」就是「如實不虛假」,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願出自真誠、不虛假的心。「虛假心」者,是念佛的背後動機夾雜著自我利益,參雜著名聞利養的散亂心,就無法達到一心。 二.深心。是深信不疑的信心。深信如來是真實語者;深信彌陀四十八大願真實不虛;深信「念佛法門」是最契應自己根性的法門,堅定不動搖。 三.迴向心。念佛者的迴向心,是把所有為善的功德,不求世間福報、生天享樂,悉皆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形成一心。 「念佛者」若還存有「世間福報的希求心」,祈求「事業平順」、「婚姻圓滿」,「念佛心」就不純正,不相應「三心」。古德總是敦敦告誡我們,要把一切善,乃至小小的微善,都要迴向往生西方。「迴向心」熏習成熟時,也同時成就「一心」。 五。「純想」的「定心」 《楞嚴經》說:「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純想」的「純」,定義為「不雜」、「純一」,獨存「善想心」,沒有世間的染著心。 「臨終心念」若是能夠達到「純想」,又發願往生淨土,就能依於願力而往生。所以「純想」也能是往生淨土的定心。 「想」的念頭有著「來來去去的觀察」,而不是定在「一心一境」,所以「純想」並不是指「心一境性」的定心,「欲界定」即可達到「純想」。也就是以「欲界的定心」就能成就「往生淨土」。只要「願往生心」真誠、深切,相契「三心」,就能依於「純想」而隨願往生極樂世界。 「純想」是「欲界定」,不具足「一心一境」的「色界定」。比如「觀想西方境」,心念有來有去,有時觀「西方三聖」,有時觀「極樂依報莊嚴」。心念雖然一直在浮動,做不到「一心一境」;但是只要心念對世間沒有留戀心,沒有二心,堅定的一心發願往生西方,即是「純想」。 徹悟大師說:「只將此信願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聖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嚴命;憶念不忘,作為第一件要事。不論所處境界靜閙閒忙,多念少念,總皆為往生正因。」這個比喻很能說明「純想」。也就是求生極樂的「信願心」,常存在心中,猶如忠臣對國家的忠心,堅定一心,不被名利、權勢所亂。也猶如孝子對父母的交代,一心信受奉行,不會有二心。不二之心即是「一心」。有了這樣的「信念」,就是往生極樂的「正因」。 由「心存佛國」達到「純想」的方便有多門。如《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的「如子憶母」的念佛法,或《觀無量壽經》的「觀想念佛」。眾多方便門中,共同的「核心」是願往生極樂世界的「欣樂心」,由此成就「純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