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念佛』偶感

『念佛』偶感 最初念佛時,不免會妄念紛飛,為了強力對治「妄想」,會講究念了多少「佛號」?念了多少「時間」?隨著念佛的時間越長,「妄想習性」雖然依舊,卻也少了一些。堅定的念佛心志,當是最初念佛要領。 「念佛」時,慢慢「覺知」妄念生起,即顯示「觀察力」在增長。「覺知妄念生起」的重點,不在「息卻妄念」,因為「妄想習性」未淨化之前,「妄想」就像「石壓草」,壓也壓不住。「妄想」的粗念,來自於戀執世間的「執著」,不能了達世間乃「無常無我」的真實相,才會習慣性的執著它、戀執它,擾動「念佛心」。也因此,不是「表層意識心」想息掉「妄念」就能息掉。 在「覺知妄念生起」的過程中,重點乃先放在「覺知力」的定心增長,不斷的「覺知」佛號的起滅,或念頭的起滅。漸強的「覺知力」即漸漸淨化「攀緣習性」,也同時漸漸具備「觀照世間無常」的「覺照力」,也是瓦解「妄想習性」的「觀慧力」。 最初的「覺知力」的定心修習,或可修習「身念處」,或「持名念佛」,口念心聽,句句入心,當是甚為善巧的方便。觀照力」增長後,再修「空性智」,明了妄念本空,依於「無明妄動」而有,「理事並進」就更為善巧。「覺知力」尚未增長前,雖然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很有「欣樂心」,但是不免受到「世間執愛心」的擾動。若是沒有去增長「覺知力」,觀照世間「空、苦、無常、無我」的觀慧,「念佛心」就不免受到「妄念紛飛」的習性干擾。所以《淨土十疑論》中說:『欲決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厭離行,二者欣願行』。「欣願極樂心」與「厭離世間心」,必須同時並行,乃至互相迴照,「欣願心」才會快速增長。或觀極樂殊勝,同時迴照世間空、苦、無常;或感觸世間無常的當下,迴觀往生極樂的殊勝。還沒能成辦「覺知力」的基本定心前,「厭離心與欣願心」會難以同時迴觀,也是所以會強調「覺知力」的所在。 「念佛者」若是放不下世間執愛,「欣願心」就會像「氣球」被繩子綁住,飛不上天空;雖然很想要「求生極樂」,「潛意識」卻戀執著世間,當是難以成就「決定往生」的一個主要障礙。 若能時時觀照「世間無常、無我」,於「佛號」中,時從「名號」中照見色身「不淨」或「無常」;或從「名號」中深感慶幸得聞「念佛法門」;或「名號」中唯念彌陀如來的悲願;或「名號」中期望親謹「觀音、勢至諸大菩薩」說法----。不論時而壓離世間苦,時而欣樂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都會令「極樂欣願心」與「世間執愛心」互為消長。「世間執愛心」漸漸消彌,「欣願心」就漸漸增長。再回頭觀照「都攝六根,淨念相續」,當會感受越來越有力。直至,「名號」一提,頓覺「欣願心」猶似在「萬里無雲」的睛空中清明覺照,相續不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